什么是通货紧缩?

 我来答
工商牙牙老师
财经观察员

2023-04-21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工商牙牙老师
采纳数:21419 获赞数:5508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通货紧缩,简称通缩,通货紧缩(deflation):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
【拓展资料】
一、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二、货紧缩(deflation)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三、通货紧缩(deflation)该如何定义?
四、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统统价格不能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五.通货紧缩基本含义
对于通货紧缩的含义,与通货膨胀一样,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从争论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即所谓的“双要素论”。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被称为“单要素论”。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仍有争论,但对于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