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论述
3个回答
2012-06-14
展开全部
《官场现形记》形象地描述了这“最后的疯狂”:
藩台大人一共有一位正太太,三位姨太太。不是前两天有过上谕,如要捐官的,尽两月里头上兑;两月之后,就不能捐了?因此我们大人就给太太养的大少爷捐了一个道台。大姨太太养的是二少爷,今年虽然才七岁,有他娘吵在头里,定要同太太一样也捐一个道台。二姨太太看着眼热,自己没有儿子,幸亏已有五个月的身孕,便要大人替他没有养出来的儿子,亦捐一个官放在那里。我们大人说:“将来养了下来,得知是男是女?倘若是个女的怎么样?”二姨太太不依,说道:“固然保不定是个男孩子,然而亦拿不稳一定是个女孩子。姑且捐好一个预备着,就是头胎养了女儿,还有二胎哩。”大人说他不过,也替他捐了,不过比道台差了一级,只捐得一个知府。二姨太太才闹完,三姨太太又不答应了。三姨太太更不比二姨太太,并且连着身孕也没有,也要替儿子捐官。大人说:“你连着喜都没有,急的哪一门?”三姨太太说:“我现在虽没有喜,焉知道我下月不受胎呢。”因此也闹着一定要捐一个知府。听说昨儿亦说好了。大人被这几位姨太太闹了几天几夜,没有好生睡,实在有点撑不住了,所以请的假。
偷偷摸摸在日期和数据上做手脚,毕竟成不了规模。于是,相关利益者就思考着在制度上对七月的上谕进行“修正”。八月,户部专门奏请了一个“停止捐纳具体执行意见”。分析这份意见,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了解到一项制度是如何被一点点戳破的。户部的意见先重复了上谕的意思,义正词严地表示要一律停止捐纳实官。接着,它就提出了几项“例外”: 第一是不属于实官的衔封、贡监、翎枝等项捐纳,请求继续进行;第二,提出“初捐实官者”和“加捐实官者”,认为要加以区别,今后不允许百姓捐纳实官,但已经有官衔在身的人可以继续加捐;第三,朝廷曾经发行“股票”(其实就是卖官的债券),继续进行;第四,地方官绅如果“报效”巨款,可以由地方官员奏明朝廷,经皇上特旨恩准的可以“较寻常捐纳之员班次更为优异”。(所谓“报效”本意是百姓热爱朝廷,向朝廷无偿捐助巨款。)户部的意见打开了巨大的卖官口子: 非实官可以继续买卖,已经有官衔的人可以继续捐官,而第三、四两条意见则完全保留了两种捐官形势。这个意见甚至连折中都算不上,只能说是限制了一般老百姓直接捐纳实官的道路,增加了捐纳的形式难度而已,本质依然。这个意见竟然获得了批准。
至此,禁止捐纳实官的圣旨被冲击得四分五裂了。一年后,户部又奏请对“报效”巨款数万的人特旨奖励,如果是正途出身奖给正印实官,如果本身就是正印实官立即升官。这就强化了第二和第四条具体执行意见。同年,各地督抚纷纷哭诉财政危机,要求恢复捐纳实官。朝廷考虑到圣旨墨迹未干,不好开禁,做了折中,把第二条意见中的“有官衔在身的人”扩大到“有功名在身的人”,极大地扩大了允许捐官的对象范围。于是,山东借口河工、广西借口剿匪、奉天借口筹边,纷纷奏准重开捐官。口子一开,捐官不可遏制。
五年后(光绪三十二年),“停止捐官”的呼声再次响起,户部再次奏请“停止实官捐输”,得到光绪批准。这只能是对愈演愈烈的捐纳大潮的暂时限制而已,口子依然留着。如户部奏称:“捐纳条款,如果与实官没有冲突,应该酌情保留,再由我们随时参考斟酌,奏明办理。”捐纳实官主要表现为专折奏奖、皇帝特批。各省财政依然困难,科举正途又在1905年停止了,大量的人只能涌入捐纳异途,捐纳盛行。富贵人家穿着开裆裤的幼儿,就隶名官员名册,甚至还在肚子里的婴儿也成了朝廷命官,开始了宦海沉浮。
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朝廷干脆奏请专折奏奖、皇帝特批的捐纳实官形式从“或准或驳”改为“一律特沛恩施”,完全将捐纳实官变为例行公事了。九年前光绪皇帝“永远停止”的话完全烟消云散了。
藩台大人一共有一位正太太,三位姨太太。不是前两天有过上谕,如要捐官的,尽两月里头上兑;两月之后,就不能捐了?因此我们大人就给太太养的大少爷捐了一个道台。大姨太太养的是二少爷,今年虽然才七岁,有他娘吵在头里,定要同太太一样也捐一个道台。二姨太太看着眼热,自己没有儿子,幸亏已有五个月的身孕,便要大人替他没有养出来的儿子,亦捐一个官放在那里。我们大人说:“将来养了下来,得知是男是女?倘若是个女的怎么样?”二姨太太不依,说道:“固然保不定是个男孩子,然而亦拿不稳一定是个女孩子。姑且捐好一个预备着,就是头胎养了女儿,还有二胎哩。”大人说他不过,也替他捐了,不过比道台差了一级,只捐得一个知府。二姨太太才闹完,三姨太太又不答应了。三姨太太更不比二姨太太,并且连着身孕也没有,也要替儿子捐官。大人说:“你连着喜都没有,急的哪一门?”三姨太太说:“我现在虽没有喜,焉知道我下月不受胎呢。”因此也闹着一定要捐一个知府。听说昨儿亦说好了。大人被这几位姨太太闹了几天几夜,没有好生睡,实在有点撑不住了,所以请的假。
偷偷摸摸在日期和数据上做手脚,毕竟成不了规模。于是,相关利益者就思考着在制度上对七月的上谕进行“修正”。八月,户部专门奏请了一个“停止捐纳具体执行意见”。分析这份意见,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了解到一项制度是如何被一点点戳破的。户部的意见先重复了上谕的意思,义正词严地表示要一律停止捐纳实官。接着,它就提出了几项“例外”: 第一是不属于实官的衔封、贡监、翎枝等项捐纳,请求继续进行;第二,提出“初捐实官者”和“加捐实官者”,认为要加以区别,今后不允许百姓捐纳实官,但已经有官衔在身的人可以继续加捐;第三,朝廷曾经发行“股票”(其实就是卖官的债券),继续进行;第四,地方官绅如果“报效”巨款,可以由地方官员奏明朝廷,经皇上特旨恩准的可以“较寻常捐纳之员班次更为优异”。(所谓“报效”本意是百姓热爱朝廷,向朝廷无偿捐助巨款。)户部的意见打开了巨大的卖官口子: 非实官可以继续买卖,已经有官衔的人可以继续捐官,而第三、四两条意见则完全保留了两种捐官形势。这个意见甚至连折中都算不上,只能说是限制了一般老百姓直接捐纳实官的道路,增加了捐纳的形式难度而已,本质依然。这个意见竟然获得了批准。
至此,禁止捐纳实官的圣旨被冲击得四分五裂了。一年后,户部又奏请对“报效”巨款数万的人特旨奖励,如果是正途出身奖给正印实官,如果本身就是正印实官立即升官。这就强化了第二和第四条具体执行意见。同年,各地督抚纷纷哭诉财政危机,要求恢复捐纳实官。朝廷考虑到圣旨墨迹未干,不好开禁,做了折中,把第二条意见中的“有官衔在身的人”扩大到“有功名在身的人”,极大地扩大了允许捐官的对象范围。于是,山东借口河工、广西借口剿匪、奉天借口筹边,纷纷奏准重开捐官。口子一开,捐官不可遏制。
五年后(光绪三十二年),“停止捐官”的呼声再次响起,户部再次奏请“停止实官捐输”,得到光绪批准。这只能是对愈演愈烈的捐纳大潮的暂时限制而已,口子依然留着。如户部奏称:“捐纳条款,如果与实官没有冲突,应该酌情保留,再由我们随时参考斟酌,奏明办理。”捐纳实官主要表现为专折奏奖、皇帝特批。各省财政依然困难,科举正途又在1905年停止了,大量的人只能涌入捐纳异途,捐纳盛行。富贵人家穿着开裆裤的幼儿,就隶名官员名册,甚至还在肚子里的婴儿也成了朝廷命官,开始了宦海沉浮。
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朝廷干脆奏请专折奏奖、皇帝特批的捐纳实官形式从“或准或驳”改为“一律特沛恩施”,完全将捐纳实官变为例行公事了。九年前光绪皇帝“永远停止”的话完全烟消云散了。
展开全部
当前中国的局势是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整体形势国际求和平谋发展的声浪很高,国内是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总的看中国目前处在发展综合实力,改善民生,搞活经济,提高国力的最好时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古往今来 弱肉强食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