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习惯,生活
展开全部
如何培养学生好习惯
有人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行动,把一种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性格,把一种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命运.的确,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具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好的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好习惯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做事更有效率,更具有条理.一种良好的习惯直接会影响一个人终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放在教育首要的位置,下面就从我个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良好习惯养成的感受和做法.
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之迁也正有此意.一个人是有良好的习惯,还是恶习缠身,都与他周围的环境和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赏罚分明,制度约束
习惯是一种行为定型,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建立的.一种良好的习惯的形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自觉阶段,即要依靠外力督促强化.第二阶段自觉行为,这一阶段可能还会像第一阶段那样反复出现问题,但主要依靠自制力,要求行为本人通过自我意志努力去实现.第三阶段为自动化,即不要外力督促,就能自觉、自动的完成.作为一名教师要把行为习惯养成的重心放在第一阶段,即在督促强化行为习惯的形成时要用制度约束,赏罚分明,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体会到好的行为会得到肯定,不好的行为将受到惩罚你将自食其果,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三、激励机制,树立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批评,这样往往会使得其反,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让孩子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引导孩子向好的、对的方向努力.
四、广泛开展活动,以点带面
单纯的言传身教,严格制度的约束,在习惯形成长有一定的作用,若能配合制度开展丰富的养成教育活动效果则会事半功倍.它能够更生动,有力的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配合读书活动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根据读诵古诗活动开展赛诗会.根据独生子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开展相应的主题晨会等等.这样由活动带动,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
话好说,事难做,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耐心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求教师有一种敢干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愿我们所有的教师、父母都能够把行为习惯的养成当作一种主要的工作来抓,那我们的孩子明天一定将会更灿烂.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班主任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那些方面入手呢 ?下面谈几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做法:
一 、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良好班风
我从抓好班风建设开始,依靠良好的班集体习惯,给学生创造逐渐克服不良习惯,使不良行为受到约束和限制的氛围,使全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有良好的班风.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而良好的开端,则是成功的一半.每周初乃至每一天的开始,我都把它看成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极好机会.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帮助他们把心从宽松、快活的假期生活中收回到充实、愉快的学校生活中来,让他们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训,并谆谆诱导他们去实践和体验.为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我在班里建立奖励制度,从学生的每天作业情况,纪律情况到学生的家庭表现都作了管理,且奖励制度宽松,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励,我通过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让做得好的同学有光荣感,让做得不好的同学以前者为目标,不懈追求,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人人都不甘落后,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欠交作业,且大部分书写工整,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课间,学生能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打闹,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为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如要举行一些活动,班上要实行一项新的管理制度等,我都会在班上向学生宣布,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管是谁提的建议,只要是好的就采纳,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明白到只要自己努力一分,出一点力,就是为班集体争一分光.另外,我还让学生每两个人为一组,轮流当值日生管理全班同学一天里的学习和纪律,并每周评选出优秀值日生和最守纪律的同学给予奖励.这项管理制度的实行,连平时纪律最差的学生也严格要求自己了,因为他也有机会当一次“小班长”管理同学.良好的班风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发挥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而一个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和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所以平时我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上学、放学自己背书包;做完作业自己收拾书包,午饭后自己洗碗,每天自己洗手帕和袜子,由收拾自己的床铺到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等,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子女,什么事都为孩子包办,我就在家长会上动员家长多给机会孩子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我充分利用班会课、社会实践课教学生学习穿针引线、钉纽扣、进行穿衣叠被的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公共卫生劳动,要求学生多做家务,并组织学生进行“自理小明星”的奖励活动.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边做边学,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能做,现在,我班的学生不但热爱劳动,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我很注意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知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看到班上卫生角的扫把倒了,我不经意地走过去把它轻轻地扶正,平时看到地上有纸,就主动拾起来;有些粗心的男孩子早上来到学校红领巾戴的歪歪扭扭,我走上前去帮他拉整齐.这,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对学生来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他们的一些行为更规范了.有些学生书写潦草,我告诉他们书写潦草就不会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不深入,不透彻,对知识的认识就容易肤浅,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事情也容易毛躁.只有开始一笔一划地书写,才能把字写好,容易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然后我亲自给学生做“示范作业”,从这以后,书写潦草的现象在班中逐渐消失.平时我对待学生做到亲切有礼,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班上有一男生,由于疾病和身体上的缺陷以致手脑不能协调,受到同学的歧视.我不但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并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不要怕困难,对那些经常嘲笑欺负他的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交上朋友,互相帮助.该生只要在学习或生活上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在全班上表扬他.这样,该生的自信心增强、其他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关心一个学生,他们也从中学会关心同学,形成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四、 学习生活实例,体会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从身边挖掘题材,让生活说话,从而激发学生建立良好习惯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终身受益.如我举了很多伟人因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成功的例子,使他们真正的明白了建立良好的习惯对于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表示要主动地进行改变.我班有个别学生,铃声一响,不管老师叫不叫下课,就站起来要走,针对这个问题,我曾举这样的例子,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吃饭,客人还没吃饱,你吃饱了就走,客人还好意思吃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说:“不好意思”.从此以后,象这样事很少发生.关于卫生问题,我针对我们作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员,我们的家里都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年365天,你们有多少天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由此他们没有理由不爱我们的学校,要把我们教室和学校打扮得更美、更干净,让我们觉得舒服,学习开心,从此以后,我们班的教室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如为学生讲述了一则《小节的礼物》的故事:某男青年在应聘清洁工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注重小节,虽然没能携带任何人的介绍信或是礼物.进门前,蹭掉鞋上的土,并随手关门,可见其卫生;有问必答,爽快,可见其耿直;等候时,见一老者立即让座,可见其善良.更主要的是,当其他人都迈过考验者故意扔在地上的书时,他拾起书并小心地放在了办公室桌上.他身上的小节不正是最好的礼物吗?小节为他开了通行证.用生活的事例教育学生,他们易于接受,可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深受教育.
五、多加鼓励,持之以恒
改变不良的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相当艰巨的斗争过程,养成良好习惯不能一蹴而就,需允许学生习惯的形成有个过程,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与不良习惯做斗争,自觉地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努力需要得到老师及时的承认,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增强孩子的成功的快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养成,不能一味的指责以免影响他们的热情. 上学期,我的班上有那么几个淘气包听课或写作业总爱伏在桌子上,我除了课上多给他们做提醒,每天还有意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几个特别需要训练的同学学习坐姿,什么时候坐姿好了,就给予"毕业".对一些改了又犯,说过了又忘的小家伙,我没有一味批评,而是通过多种形式,既严格,又耐心地指导他反复练习.有个学生,在家骄横惯了,在校不懂得尊重他人,平时见到别人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他不管对方许可与否,硬要把那东西拿来玩或归为己有,面对有这样不良行为的学生,我尽量不急躁,不训斥,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那幼稚的童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这位小同学的行为习惯慢慢好起来了.总之,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六、家校结合,优化教育环境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和家长密切联系,相互交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习惯、道德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渗透,家长要注意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往往教育者会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模仿对象,利用好教育者本身这一教育资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
有人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行动,把一种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性格,把一种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命运.的确,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具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好的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好习惯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做事更有效率,更具有条理.一种良好的习惯直接会影响一个人终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放在教育首要的位置,下面就从我个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良好习惯养成的感受和做法.
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之迁也正有此意.一个人是有良好的习惯,还是恶习缠身,都与他周围的环境和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赏罚分明,制度约束
习惯是一种行为定型,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建立的.一种良好的习惯的形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自觉阶段,即要依靠外力督促强化.第二阶段自觉行为,这一阶段可能还会像第一阶段那样反复出现问题,但主要依靠自制力,要求行为本人通过自我意志努力去实现.第三阶段为自动化,即不要外力督促,就能自觉、自动的完成.作为一名教师要把行为习惯养成的重心放在第一阶段,即在督促强化行为习惯的形成时要用制度约束,赏罚分明,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体会到好的行为会得到肯定,不好的行为将受到惩罚你将自食其果,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三、激励机制,树立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批评,这样往往会使得其反,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让孩子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引导孩子向好的、对的方向努力.
四、广泛开展活动,以点带面
单纯的言传身教,严格制度的约束,在习惯形成长有一定的作用,若能配合制度开展丰富的养成教育活动效果则会事半功倍.它能够更生动,有力的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配合读书活动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根据读诵古诗活动开展赛诗会.根据独生子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开展相应的主题晨会等等.这样由活动带动,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
话好说,事难做,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耐心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求教师有一种敢干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愿我们所有的教师、父母都能够把行为习惯的养成当作一种主要的工作来抓,那我们的孩子明天一定将会更灿烂.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班主任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那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那些方面入手呢 ?下面谈几点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做法:
一 、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良好班风
我从抓好班风建设开始,依靠良好的班集体习惯,给学生创造逐渐克服不良习惯,使不良行为受到约束和限制的氛围,使全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有良好的班风.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而良好的开端,则是成功的一半.每周初乃至每一天的开始,我都把它看成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极好机会.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帮助他们把心从宽松、快活的假期生活中收回到充实、愉快的学校生活中来,让他们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训,并谆谆诱导他们去实践和体验.为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我在班里建立奖励制度,从学生的每天作业情况,纪律情况到学生的家庭表现都作了管理,且奖励制度宽松,基本上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奖励,我通过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让做得好的同学有光荣感,让做得不好的同学以前者为目标,不懈追求,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人人都不甘落后,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欠交作业,且大部分书写工整,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课间,学生能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打闹,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为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如要举行一些活动,班上要实行一项新的管理制度等,我都会在班上向学生宣布,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管是谁提的建议,只要是好的就采纳,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明白到只要自己努力一分,出一点力,就是为班集体争一分光.另外,我还让学生每两个人为一组,轮流当值日生管理全班同学一天里的学习和纪律,并每周评选出优秀值日生和最守纪律的同学给予奖励.这项管理制度的实行,连平时纪律最差的学生也严格要求自己了,因为他也有机会当一次“小班长”管理同学.良好的班风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发挥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而一个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和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所以平时我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上学、放学自己背书包;做完作业自己收拾书包,午饭后自己洗碗,每天自己洗手帕和袜子,由收拾自己的床铺到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等,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子女,什么事都为孩子包办,我就在家长会上动员家长多给机会孩子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我充分利用班会课、社会实践课教学生学习穿针引线、钉纽扣、进行穿衣叠被的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公共卫生劳动,要求学生多做家务,并组织学生进行“自理小明星”的奖励活动.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边做边学,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能做,现在,我班的学生不但热爱劳动,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我很注意以自己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知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看到班上卫生角的扫把倒了,我不经意地走过去把它轻轻地扶正,平时看到地上有纸,就主动拾起来;有些粗心的男孩子早上来到学校红领巾戴的歪歪扭扭,我走上前去帮他拉整齐.这,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对学生来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发现他们的一些行为更规范了.有些学生书写潦草,我告诉他们书写潦草就不会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不深入,不透彻,对知识的认识就容易肤浅,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事情也容易毛躁.只有开始一笔一划地书写,才能把字写好,容易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然后我亲自给学生做“示范作业”,从这以后,书写潦草的现象在班中逐渐消失.平时我对待学生做到亲切有礼,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班上有一男生,由于疾病和身体上的缺陷以致手脑不能协调,受到同学的歧视.我不但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并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不要怕困难,对那些经常嘲笑欺负他的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交上朋友,互相帮助.该生只要在学习或生活上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在全班上表扬他.这样,该生的自信心增强、其他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关心一个学生,他们也从中学会关心同学,形成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四、 学习生活实例,体会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从身边挖掘题材,让生活说话,从而激发学生建立良好习惯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终身受益.如我举了很多伟人因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成功的例子,使他们真正的明白了建立良好的习惯对于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表示要主动地进行改变.我班有个别学生,铃声一响,不管老师叫不叫下课,就站起来要走,针对这个问题,我曾举这样的例子,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吃饭,客人还没吃饱,你吃饱了就走,客人还好意思吃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说:“不好意思”.从此以后,象这样事很少发生.关于卫生问题,我针对我们作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员,我们的家里都收拾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年365天,你们有多少天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由此他们没有理由不爱我们的学校,要把我们教室和学校打扮得更美、更干净,让我们觉得舒服,学习开心,从此以后,我们班的教室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如为学生讲述了一则《小节的礼物》的故事:某男青年在应聘清洁工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注重小节,虽然没能携带任何人的介绍信或是礼物.进门前,蹭掉鞋上的土,并随手关门,可见其卫生;有问必答,爽快,可见其耿直;等候时,见一老者立即让座,可见其善良.更主要的是,当其他人都迈过考验者故意扔在地上的书时,他拾起书并小心地放在了办公室桌上.他身上的小节不正是最好的礼物吗?小节为他开了通行证.用生活的事例教育学生,他们易于接受,可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深受教育.
五、多加鼓励,持之以恒
改变不良的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相当艰巨的斗争过程,养成良好习惯不能一蹴而就,需允许学生习惯的形成有个过程,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与不良习惯做斗争,自觉地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努力需要得到老师及时的承认,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增强孩子的成功的快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养成,不能一味的指责以免影响他们的热情. 上学期,我的班上有那么几个淘气包听课或写作业总爱伏在桌子上,我除了课上多给他们做提醒,每天还有意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几个特别需要训练的同学学习坐姿,什么时候坐姿好了,就给予"毕业".对一些改了又犯,说过了又忘的小家伙,我没有一味批评,而是通过多种形式,既严格,又耐心地指导他反复练习.有个学生,在家骄横惯了,在校不懂得尊重他人,平时见到别人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他不管对方许可与否,硬要把那东西拿来玩或归为己有,面对有这样不良行为的学生,我尽量不急躁,不训斥,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那幼稚的童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这位小同学的行为习惯慢慢好起来了.总之,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积日累月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也便成了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六、家校结合,优化教育环境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和家长密切联系,相互交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习惯、道德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渗透,家长要注意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往往教育者会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模仿对象,利用好教育者本身这一教育资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是的,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
展开全部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1)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
(2)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3)习惯培养的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4)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5)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地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6)习惯培养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1)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
(2)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3)习惯培养的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
(4)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5)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地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6)习惯培养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