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蛰是什么意思?
蛰,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
《说文解字》:蛰,藏也,从虫,执声。
蛰 《汉语大字典》3041页 《康熙字典》1096页
拼音:zhé部首:虫四角码:55136仓颉:QILMI86五笔:rvyj98五笔:rvyj郑码:DQSI统一码:86F0总笔画数:12笔顺:121354251214
「蛰」基本解释
● 蛰
zhé ㄓㄜˊ
◎ 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入~。惊~。~伏。~虫。~居(像虫子冬眠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藏(cáng )。
「蛰」详细解释
◎ 蛰
蛰 zhé
〈动〉
(1) (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2) 同本义 [hibernate]
蛰,藏也。——《说文》
蛰,静也。——《尔雅》
蛰虫始振。——《吕氏春秋•孟春》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
(3) 又如:蛰地(谓潜藏在地下)
(4) 虫类伏藏洞穴不出 [seclude]
掌攻蛰兽。——《周礼•穴氏》
(5) 又如: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
(6) 喻潜藏而未披露 [conceal]
久蛰之人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汉语大字典》:「蛰」《汉语大词典》第12107页
zhe ㄓㄜˊ 〔《广韵》直立切,入缉,澄。〕
1.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虞翻注:「蛰,潜藏也。」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虫土闭而蛰,鱼渊潜而处。」
●宋梅尧臣《蜜》诗:「天寒百虫蛰,割房霜在匕。」
●清黄鷟来《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矫举鸿已冥,凝寒龙渐蛰。」
2. 冬季藏伏起来的动物。
●《史记•历书》:「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于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鳺先滜。」
●汉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于潜户。」
●宋王禹偁《春居杂兴》诗:「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离落起蛇虫。」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九》:「闻风而兴,向化而奋,如蛰启于春霆。」
3. 比喻人隐藏不出。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武帝诔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浮轻。」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天气热起来了,不能一天到晚蛰在那小屋里。」
4. 崩塌。参见「蛰陷」、「蛰裂」。
5. 见「蛰蛰」。
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扩展阅读:惊蛰未到先响雷,42日没好天
惊蛰未到先响雷,42日没好天,这是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
类似说法还有“雷响惊蛰前,42日不见天”,“惊蛰未到响雷霆,一日落雨一日晴”,"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等等。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惊蛰正好在冬春交替时节,春气开始萌动,而此时冷空气的活动也还很频繁。如果在“惊蛰”之前打雷,说明春气萌动较早,暖湿气流很活跃,冷暖气流交汇后就容易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由此可以看出,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是因为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 "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证明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
但是有些地区忌讳惊蛰日前听到雷声,并总结出"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认为惊蛰前后打雷,这一年注定是一个灾荒年。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真正出现雷声的时候是在清明节之后,使蛰虫"启户始出"的原因是土壤温度逐渐升高。
从这一节气起,气温上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也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通常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和北方在惊蛰日这一天就表现不同."惊蛰始雷"这种说法很适合长江流域,而北方的初雷日一般要到4月下旬。
所以在我们惊蛰打雷很正常,但时间也不是固定的,在惊蛰前后都算是正常,所以大家平常心看待,灾荒什么的不靠谱,预防感冒注意养生倒是真的。
参考资料:
1、《说文解字诂林》 第12994页 补遗:17953
2、「蛰」《汉语大词典》第12107页
3、蛰陷 :塌陷。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报称沿河碎石坦坡一段被水冲刷,土岸蛰陷,禀请兴修。」
4、蛰裂:塌陷开裂清林则徐《估修泇捕上三厅闸座工程摺》:「金门、由身、雁翅各墙石,均皆蛰裂脱落,渗漏串水,不一而足。」
5、蛰蛰:众多貌。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朱熹集传:「蛰蛰,亦多意。」唐李贺《感讽》诗之五:「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清张岱《陶庵梦忆•扬州清明》:「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