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可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模式的弊病是: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压抑,较大的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传统思想政治课缺乏信息反馈与交流,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只能是培养了一批“知识”型人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当前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丰富知识和较高创新思维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我们知道,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网络环境有助于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因为在网络环境下,突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室和课本的限制,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而如何解决问题,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方式,阅读、查找不同的资料,这样就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二、网络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代青年非常喜欢网络。政治教师如能充分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政治教学设置情境,化抽象为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我们知道,在现有的教材、教参中,尽管有很多事例,但毕竟教材、教参是前几年编的,上面有些资料已过时,不够鲜活,且有些资料也无法编进去(因为书本篇幅是有限的)。而网上除了有许多最新的鲜活资料外,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资料。网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社会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也是他们迫切想了解的。政治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时政性,它跟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紧密相联。学生都比较喜欢老师能够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他们所了解的实例来证明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能把好学生这一求取知识的脉搏,紧贴生活和时政来讲解,并积极和学生展开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受学生欢迎。
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那么,对教师和学生双方而言,如何获取教学教育资源和信息呢?在现代信息社会,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就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比较简便快捷的手段和途径。信息技术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1、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2、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3、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4、信息技术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所需的和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有利于增强师生的角色互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教师以讲授为主,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配角或观众,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角色互动相对较少,以致难以实现教学相长。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的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的特点,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沟通更加便利。现代教育再也不是封闭式教育,当代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对新知识和新事物尤感好奇。老师们如能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知识点展开讨论,通过“短兵相接”的思想碰撞,能使认识得到提高。
三、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政治知识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往往深奥、抽象,从而形成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的矛盾。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政治教学的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我们知道哲学知识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但它反映的道理,恰恰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具体问题。如事物是如何变化发展的原因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但又常常弄不清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而走向极端。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它们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实际问题,得出结论。但什么知识都要回到真实的现实中,去接触现实,然后得出结论,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结束了一块黑板、一枝粉笔的课堂教学历史,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实现了由知识本体向知识和生活的有机整合的转变。它们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以及动感、技巧,生动直观、及时准确地传递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而且为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搭建了优质的。为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搭建了使生活信息课堂化,使课堂理论生活化。新课程带给我们的一个新理念就是:要将学生的生活引入我们的教学之中。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教师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文字和图片的导入新课,以及在教学中播放,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作品中进入新课。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认为思想政治就是说教,这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言传口授,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可信度低。学生对思想政治的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往往是“背”字当头,思维方式总是处在一个平面上。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片断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例如,过去我们在讲授有关坚持的领导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提供的许多材料和数字千真万确,论证也很有力,但学生总有三分怀疑。而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切入一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实际变化的图表数据、98抗洪抢险、5.12大地震、反腐倡廉大动作等一系列人和事的材料后,学生的怀疑就大大减少了,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就有了正确的理解。
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的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一个模拟实际的典型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这比学生直接接触现实,获得知识有时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网络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运用中的几点体会:
1、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良好知识体系的形成。
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我们在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设计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实际的情境创设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实际上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能对教学情境所展现的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反思,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2、教学设计对学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这一点我们虽已有一定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这需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努力更新教学观念,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3、正确处理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势互补。
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各的长处,前者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后者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教程时,在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如在复习课的时候,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的优点,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有思考和把要点记下来的时间,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效率。
4、为学生创设必要的课外的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境,更好地发挥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及电脑的逐步普及,学生用上电脑变得越来越容易。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课外多多利用电脑,利用网络来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和方法,或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拓展。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为政治学科的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营造出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恰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而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灌输和脱离实际的说教者,真正做到回归生活。增强了政治学科思想教育的真实性说服力。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靠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的过程可理解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这种模式的弊病是: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压抑,较大的打击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传统思想政治课缺乏信息反馈与交流,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只能是培养了一批“知识”型人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创新教育,从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从教育国家化走向教育国际化,从封闭教育手段走向教育信息化,从教师的知识传承走向引导创新。当前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即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生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有丰富知识和较高创新思维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在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我们知道,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网络环境有助于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因为在网络环境下,突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室和课本的限制,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而如何解决问题,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方式,阅读、查找不同的资料,这样就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二、网络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当代青年非常喜欢网络。政治教师如能充分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政治教学设置情境,化抽象为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我们知道,在现有的教材、教参中,尽管有很多事例,但毕竟教材、教参是前几年编的,上面有些资料已过时,不够鲜活,且有些资料也无法编进去(因为书本篇幅是有限的)。而网上除了有许多最新的鲜活资料外,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资料。网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社会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也是他们迫切想了解的。政治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时政性,它跟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紧密相联。学生都比较喜欢老师能够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他们所了解的实例来证明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能把好学生这一求取知识的脉搏,紧贴生活和时政来讲解,并积极和学生展开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受学生欢迎。
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那么,对教师和学生双方而言,如何获取教学教育资源和信息呢?在现代信息社会,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就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比较简便快捷的手段和途径。信息技术在应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1、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2、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
3、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4、信息技术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所需的和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有利于增强师生的角色互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教师以讲授为主,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配角或观众,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角色互动相对较少,以致难以实现教学相长。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的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的特点,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沟通更加便利。现代教育再也不是封闭式教育,当代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对新知识和新事物尤感好奇。老师们如能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知识点展开讨论,通过“短兵相接”的思想碰撞,能使认识得到提高。
三、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政治知识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往往深奥、抽象,从而形成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的矛盾。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政治教学的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我们知道哲学知识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但它反映的道理,恰恰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具体问题。如事物是如何变化发展的原因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但又常常弄不清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而走向极端。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它们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实际问题,得出结论。但什么知识都要回到真实的现实中,去接触现实,然后得出结论,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结束了一块黑板、一枝粉笔的课堂教学历史,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实现了由知识本体向知识和生活的有机整合的转变。它们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以及动感、技巧,生动直观、及时准确地传递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而且为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搭建了优质的。为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搭建了使生活信息课堂化,使课堂理论生活化。新课程带给我们的一个新理念就是:要将学生的生活引入我们的教学之中。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并且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教师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文字和图片的导入新课,以及在教学中播放,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作品中进入新课。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认为思想政治就是说教,这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言传口授,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可信度低。学生对思想政治的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往往是“背”字当头,思维方式总是处在一个平面上。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片断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例如,过去我们在讲授有关坚持的领导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提供的许多材料和数字千真万确,论证也很有力,但学生总有三分怀疑。而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切入一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实际变化的图表数据、98抗洪抢险、5.12大地震、反腐倡廉大动作等一系列人和事的材料后,学生的怀疑就大大减少了,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就有了正确的理解。
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的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一个模拟实际的典型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这比学生直接接触现实,获得知识有时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网络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运用中的几点体会:
1、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良好知识体系的形成。
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我们在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设计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实际的情境创设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实际上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能对教学情境所展现的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作出必要的反思,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2、教学设计对学生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情境创设,必须在形式、内容上,都应该有相应的不同的安排。这一点我们虽已有一定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这需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努力更新教学观念,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3、正确处理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势互补。
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各的长处,前者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后者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教程时,在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如在复习课的时候,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的优点,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有思考和把要点记下来的时间,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效率。
4、为学生创设必要的课外的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境,更好地发挥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及电脑的逐步普及,学生用上电脑变得越来越容易。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课外多多利用电脑,利用网络来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的知识和方法,或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拓展。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为政治学科的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营造出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恰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而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灌输和脱离实际的说教者,真正做到回归生活。增强了政治学科思想教育的真实性说服力。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