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兵力是不是很少
看《三国演义》,到后期三国鼎立了,为什么感觉东吴的兵力还是很少?比如曹丕称帝了,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什么的,刘备为报仇伐东吴也起兵70余万,而东吴这时候也有荆州了,为什么就...
看《三国演义》,到后期三国鼎立了,为什么感觉东吴的兵力还是很少?比如曹丕称帝了,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什么的,刘备为报仇伐东吴也起兵70余万,而东吴这时候也有荆州了,为什么就几万人?按理说各自兵力相差这么悬殊,不可以叫鼎立了吧。。真正历史上各势力兵力是如此吗?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不是,三国演义中很多故事都是虚构或移花接木出来的。不如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大军84万,号称百万,吴蜀联军十几万,这就是一个虚数。实际再发生赤壁之战的地方吴蜀联军的兵力反而要高出曹军。再比如“三分天下”演义中说是诸葛亮在初出茅庐之前为刘备定下的基本国策,但实际上最早说出这句话的应该是吴国的鲁肃。
三国志的作者是晋朝人,当时为了表示晋的正统性,在当时比较主流的记载中大量的美化了魏。到宋朝,社会主流再次偏向到蜀国。至此确定了三国中魏蜀的主要地位,而无人问津的吴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代笔。作为代笔的代价就是没有什么可写的,也没有什么大的业绩。
实际上总体思考,按三国中描述刘备是卖草鞋出身,术语农民企业家;曹操是世代官宦,属于官二代;孙家源于长江以南,属于当地豪绅,原理上属于富二代。且长江以南汉朝时属于中央政府钱粮的主要来源。故此我可以肯定的说吴国的实力不弱,且应在蜀国之上。
三国志的作者是晋朝人,当时为了表示晋的正统性,在当时比较主流的记载中大量的美化了魏。到宋朝,社会主流再次偏向到蜀国。至此确定了三国中魏蜀的主要地位,而无人问津的吴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代笔。作为代笔的代价就是没有什么可写的,也没有什么大的业绩。
实际上总体思考,按三国中描述刘备是卖草鞋出身,术语农民企业家;曹操是世代官宦,属于官二代;孙家源于长江以南,属于当地豪绅,原理上属于富二代。且长江以南汉朝时属于中央政府钱粮的主要来源。故此我可以肯定的说吴国的实力不弱,且应在蜀国之上。
展开全部
魏、蜀、吴三国人口比较,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3万户,230万人,,魏国有103万户,443.28万人;三从两点变化得知蜀国每户大约有3.4口人,;吴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魏国每户大约有4.3口人,四通过比较三国人口统计,得知三国中魏国人口最多,吴国其次,蜀国最少。三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得知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当然也是人口最多的,在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魏国也是最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事实上三国时期各国的常备兵维持一般都不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这也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只有蜀国例外,却也相差无几,蜀灭时只有二十三万户,九十四万人,只有兵十万多一点。吴灭时约四十余万户,二百三十万人,有兵二十余万。蜀汉在三国后期军事上比较活跃,但蜀汉发展至后期,人口不足百万。也就是说要用10万兵的话,则10个人中要有一个当兵,老幼妇女去掉,只选青壮年,比例要达多少?还要不要发展生产?历史上(正史)的诸葛北伐,每次都不超过五万人。此时孙吴有兵23万(230万人口)。曹魏有兵50万(443万人口)。魏蜀实力相差悬殊,正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总兵力加起来都没有30万。最多的一次6万,最少的一次万余。蜀国人口不过百万,能拖起10万军队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诸葛亮的最大活动兵力不会超过6万。魏国的西线防御兵力在20万左右。(曹真一路近10万,司马懿和张颌领另外10万。活动兵力在15万左右。){个人意见}诸葛的北伐,所谓“统一中原,恢复汉室”实际上已经是个口号而已,其自己也知道。真正出兵的目的,在垄。此时荆州已经失守,按其所谓隆中对的战略意图最后一丝希望也已消失。取垄在战略态势上有所改善,不至困向一隅,坐以待毙而已!历史只相信实力,无论是财力、物立、人力,蜀汉已是远远落后于其他两方,只能寄希望于孙氏联盟才能得以苟延残喘。但是无疑,统一的重任他们是没份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夸张多了。历史当然不是这样。实际上只能说东吴初期较少,只有六郡,后来极力开拓后,增长何止几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小说作者是亲刘反曹的
吴国+蜀国的实力基本与魏国持平,所以说得孙刘联盟,共抗曹贼
曹操打赤壁号称百万大军,其实就17万左右
吴国+蜀国的实力基本与魏国持平,所以说得孙刘联盟,共抗曹贼
曹操打赤壁号称百万大军,其实就17万左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