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音乐会让人听起来觉得特别的毛骨悚然?
恐怖音乐会让人瞬间感到恐惧,那么惊悚音乐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你不是音乐学家,那么在听到惊悚音乐时,并不能以专家的方面来分析这段音乐,但是第一反应就是感到害怕。尖叫声、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和弦、突然的高音调声音——它们都会让我们感到突然紧张或者临近奔溃。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驱使本能的恐惧意识的声音是本身就固有恐怖成分吗,还是这只是人的一种社会条件?我们是否本身曾以某种方式被告知或训练认为这种类型的音乐就是恐怖的?
答案有可能就是以上所述的。很久以前就有音乐理论家证明确切的音符组合是最令人不安的,虽然他们从没有真正找出这些声音这么刺耳的原因。三全音,两个音程(音程增四度减五度)包含三个全音(就比如F和B),在中世纪是众所周知的魔鬼的颤音(音乐中的恶魔)。音符的特定组合,比如三全音,纵观历史,都会被小心翼翼地避开,以便不会产生任何消极情绪。
当然恐惧的因素也可能是和不和谐的音符或音乐结构没有任何关系。有些音乐作品在今日仍然会让人感到惊悚,原因是作这首歌的原始目的。“Dies Irae(末日经)”是一种仅有八个音符的、令人感到可怕的、采用《启示录》作歌词的格列高利圣咏(教皇格列高利一世采用,常无伴奏)。在今日,人们不懂拉丁文,听到这段音乐也不知道这一开始是天主教徒用来做安魂弥撒,也会感到恐惧。接下来就是巴赫(Bach)的”Toccata and Fugue in D-minor(托卡塔和斌格曲的d小调)”,有些人认为这并不能说是特别恐怖的音乐,直到这段音乐被用到像“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和“慑魄惊魂(Tales from the Crypt)”的电影中。
但是在之后,一位来自美国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化生物学家Daniel Blumstein 推出了两项研究(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研究显示我们对于“恐怖的”声音的反应是非常具有生物因素的——并且当所有的作曲家和电影配乐师在创作令人毛骨悚然的音乐时,都会集中着力于本能的情绪反应。Blumstein和他的研究队伍注意到,由那些痛苦的动物幼崽发出的非线性混沌声音——为了引起它们父母的注意的刺耳的、尖叫的、猝不及防发出的声音——都会引起人类一种情绪的压力。非线性声对于人类的耳朵来说是刺耳的、吵杂的以及不和谐的。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研究队伍之后调查了超过100部电影的原声(主要是四个类型:恐怖类、戏剧、冒险类以及战争类),并且发现了非线性声在感知内,并不是为了引起恐惧以及消极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想一想”Psycho(惊魂记),” “Jaws(大白鲨),” “The Shining(闪灵),” “The Exorcist(驱魔人)”,甚至是1933年的”King Kong(金刚),”这些电影的配乐师都用了真实的动物哭喊声和尖叫声来引起观众的恐惧感。
所以,如果下次在看最新的恐怖电影时,在关键时刻快被吓到崩溃时,就训练下你耳朵对于配乐的非线性声音产生抗体吧。如果你能意识到你情感的本能是在被人任意操控着,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不害怕了呢?
我们常常会被一阵冷风刺骨起一身鸡皮疙瘩,或是看一部恐怖片突然毛骨悚然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鸡皮疙瘩。在人的皮肤上,每个毛囊都连着肌肉,这些肌肉叫作“立毛肌”。立毛肌收缩,汗毛就会立起来,同时在皮肤上凸起一个小隆起,就是我们所说的“鸡皮疙瘩”。
而鸡皮疙瘩不仅会在寒冷的时候出现,还和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怎么说?对。当一段音乐响起,大脑会释放出令人愉悦的“多巴胺”激素。但音乐,尤其是初次聆听的音乐旋律是充满未知的,这会让多巴胺触发因子一直处于猜测状态。此时,一旦等候已久的旋律出现,大脑的奖赏系统就会受到刺激,鸡皮疙瘩就不由自主地立起来了。
这种触发机制并不是人人都有的,有的人就完全没有这项技能。所以,听音乐会起鸡皮疙瘩,也是一种天赋呢!字面上看似乎有点毛骨悚然,但细听之下却发现是一首非常优美和富有想象力的交响诗!是法国近代作曲家卡米尔·圣桑继《动物狂欢节》后最为世人熟知的名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曲调,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了死神在墓地里为一群骷髅拉小提琴的“派对”场景。
尽管音乐是讲述所谓“不吉利的东西”,但由于旋律娓娓动听、高潮时澎湃激昂,再加上以小提琴、木琴、鼓乐打击为主的大型管弦乐作鸣奏,栩栩如生地塑造出大批骷髅闻曲起舞的“卡通”形象。不仅没有幽怨、恐怖的感觉,还焕发出一种热闹、激扬的舞会气氛,使人百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