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矿产分布规律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小秦岭地区,矿产丰富,主要有金、蛭石、磷灰石、石墨、铁、水晶等,尤其是金,是我国主要金矿集中区之一。小秦岭地区发现含金石英脉和含金蚀变构造带1232条,有编号的达500多条,规模大、小不等,走向长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的矿脉达35条。大型特大型金矿有文峪金矿的505矿脉、530矿脉、512矿脉等,东桐峪金矿的8号脉、12号脉等,东闯金矿的507矿脉、杨砦峪的60矿脉、四范沟的201、202矿脉、大湖金矿等。
(一)金矿床平面空间分布规律〔6,21〕
区内金矿脉在空间分布具成带性、方向性、等距性和递变性等特点〔21〕。
1.成带性
根据区内矿脉分布的相对密集程度、控制条件、矿化特征,可将其分为以下4个带(图2–2)。
(1)北矿带(五里村—灵湖矿带):呈东西向展布,宽1.5~4km,长大于28km,受五里村–安家窑背斜控制。矿脉走向主要为近东西向,次为北西向和北北东向、近南北向。矿脉倾斜以向北,中等倾角为主,以发育黄铁矿型矿化,而且常出现以第l阶段团块状黄铁矿化为主的低品位矿石为特征。可形成大、中、小型金矿床,如大湖、竹峪、灵湖等金矿床。
(2)中矿带(七树坪–雷家坡矿带):呈东西向展布,宽1.5~2.5km,中间被文峪岩体分隔成东西两段,东段长大于10km,西段长约6km。矿带受七树坪–雷家坡向形控制,矿脉主要沿向形两翼及仰起端产出。矿脉走向主要为近东西向,次为北西向,倾向与向形两翼倾向大体一致。同时出现黄铁矿型矿化和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化,有时特别富集黄铜矿化和磁黄铁矿矿化。矿床规模为中、小型。如金渠沟、桐沟等金矿床。
(3)南矿带(大月坪–老鸦岔–杨砦峪矿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宽3~6km,长大于27km。矿带受金罗斑–老鸦岔背斜核部控制,分布有本区的重要金矿床。矿脉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次为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背斜北翼矿脉多向北倾,南翼矿脉多向南倾。同时发育多金属硫化物和黄铁矿型矿化。如文峪、东闯、杨砦峪、四范沟等矿区的505、507、60、201、202、203、308等矿床(脉)。
(4)西矿带(金罗斑–潼峪矿带):呈北东向展布,宽3~4km,长约9km。矿脉受潼峪沟背斜、狮子仓向形等褶皱构造控制。矿脉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倾向与褶皱两翼倾向基本一致,倾角缓。分布有中、小型矿床,如Q401等。
从小秦岭金矿床和含金石英脉在各地层组中的分布情况看,从金硐岔组—(观音堂组)—洞沟组—三官庙组—焕池峪组,矿脉密度由密到稀,规模由大到小,矿化强度由强到弱。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矿脉的分布受背、向形构造核部及热液活动中心控制,而与地层组的岩石组合和含金性无明显依存关系。
2.方向性
区内含金石英脉直接赋存于控矿断裂带中,故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有近东西向、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6个方向组。河南境内金矿脉主要为近东西向组,次为北北东、北北西向组等。陕西境内的金矿脉主要为北东向组,次为近东西向组等。杨砦峪、四范沟矿区的60、212、213、201、202、203、308矿脉均属近东西向组。
图2-2 河南小秦岭金矿带-矿床分布图
3.等距性
等距性表现为三方面:
(1)近东西向相邻矿带内矿脉密集区段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4~5km)。
(2)北北西向矿脉之间、北北东向矿脉之间大致具等距性。如北北西向410、517、527、540的间距约4km;北北东向Q2004、岭318、106、岭38、∑303、862脉的间距为4~5km。
(3)在同一矿区内,近东西向的平行矿脉往往大致等距分布。如四范沟矿区(东、西段),201、202矿脉之间垂距为40~l00m,203与308之间的垂距为40~l00m。
4.递变性
小秦岭金矿带内主要的大、中型矿床及最大的含金石英脉密集区(带)分布于太华群基底隆起中部,向外在矿脉密度、规模、矿化强度等方面显示出衰减的递变性。以南矿带为例,由隆起中部向南有如下变化:
(1)矿床规模由大→中型→小型→矿点→矿化点。
(2)含金石英脉的分布密度由大→小,由成带→零星分散。
(3)金矿化由品位普遍较高、矿体连续性好→矿脉金品位普遍偏低、矿体小、连续性差→金品位大都小于1×10-6,小矿体零星分布。
(二)矿化标高的变化及矿化富集段
区内矿脉出露的最大标高为2400m左右(老鸦岔),最低标高650m(大湖)。据统计,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矿体矿化最高标高为2193m(501矿脉),最低标高为–50m(大湖金矿Fs中24号矿体),总体高差2243m。同一条矿脉上部矿化富集段的矿化高差最大者为大湖矿区的F5(约1050m),其次为文峪的505(841m)、530(827m)、东闯507(750m)、杨砦峪212(624m)、文峪512(611m)、金硐岔9(605m)、杨砦峪60(561m)、四范沟201(490m)等矿脉。区内多数矿脉的上部矿化富集段的矿化高差小于650m,在标高1000m以下还有存在新矿化富集段的可能。黎世美等(1994)曾对60号矿脉深部隐伏矿进行了预测,首次确定了该矿脉1000m标高以下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并通过钻探验证控制了一定的工业矿段,为在小秦岭深部寻找隐伏矿化富集段指出了方向。
(三)矿体与无矿段或弱矿化段相间分布规律
区内金矿脉无论沿走向还是沿倾向,矿化均出现强弱相间的规律。即矿体与矿体之间常出现无矿段或弱矿化段。通过对60、505、灵5等重点矿床中无矿间距的统计表明,走向上无矿间距多为30m左右和60m左右,其次为15m、90m、140m、180m。一般矿化较强地段,无矿间距小些,多为15m、30m、60m左右,矿化较弱地段,无矿间距较大,多为90~150m;矿化弱地段,无矿间距达180~250m。倾向上无矿地段长度在60号脉中多为140~350m,在505号脉中多为250~400m。
(四)矿化分带特点
小秦岭金矿的矿化类型有多金属硫化物型、黄铜矿、黄铁矿型和少黄铁矿(少硫化物)型。以某一矿化类型为主的矿脉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带性,即有围绕文峪岩体呈半环形分布的特征,从岩体向外依次出现多金属硫化物型→黄铜矿、黄铁矿型→少黄铁矿(少硫化物)型。其矿化强度由强→次强→弱。
2024-11-13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