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顾城是怎样一个人?
顾城在诗歌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就不用我多说了。我只想谈谈在读过上述三本书之后,对顾城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在这一事件中所作所为的解读。
曾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称顾城为“会走路的诗。”这一称谓生动而准确,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另一位自杀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他说自己是“穿裤子的云”。
顾城的确称得上是一个“真诗人”,超凡脱俗,不谙世事,有才华,有个性,有激情,有理想。
顾城的理想是在人间建立一个伊甸园。和上帝建立的伊甸园不同的是:在这里,不仅有夏娃,还可以有夏娃二,夏娃三,乃至夏娃N;而亚当则只有他一个,绝不允许再有第二个,即使这第二个是他的亲生儿子也不行。在这样的理念下,谢烨不得不把他们才两岁的儿子小木耳寄养在一位毛利老太太家中,这也就为他们日后的冲突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
“性格即命运。”无论是与顾城相熟的朋友,还是素昧生平的读者,对顾城性格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天真,诚实,内向,执着,自恋------,而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则是“自私”。
我以为,“自私”,几乎可以说是诗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不以自我的感觉为中心,还能写诗吗?
有人说:人人都自私,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不自私的人实确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过那是雷锋,不是诗人。
退一步说,即便人人都自私,可又有几个能写出诗来?可顾城就能,而他的诗至今还被人传诵,并且在我看来,今后还会继续传诵下去。
在有关激流岛事件和顾城性格的评论当中,我发现,很少有人关注一个我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顾城的精神是不是正常?我以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我对于精神健康问题的了解有限,但起码知道一点,如果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经常想到死亡乃至自杀,那他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抑郁症患者,——而顾城则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正因为如此,他不仅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异于常人,而且当现实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时,他也无法像一个精神建全的人那样去理性地面对。
当英儿已经出走,而谢烨也要离去之时,顾城不但不知自省,反而感到了极大的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曾与他如此相爱的女人竟然会“背叛”他,转投别人的怀抱。秦观不是有这样两句词吗?“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然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的规律,无论是秦观还是顾城,都无法改变。
顾城把死亡视为一个人灵魂最高、也是最完美的境界。对此,谢烨和英儿显然有不同的看法。她们都曾真心地爱过顾城,但是她们也都拒绝了顾城的死亡邀约。
当顾城终于认识到他理想中的伊甸园,已经被无情的现实世界彻底地粉碎了的时候,他已身处于悬崖的边缘,只要再向前迈出半步,便可以为他作为天才诗人的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然而就在这一刻,他却退缩了,选择了妥协,他想要和他一向视之为敌的现实世界握手言和。
这或许是出于人类原始的求生本能。不过,他的妥协正如谢烨所说的:“晚了”,——他伸出的和平之手遭到了拒绝(我认为,这正是随后惨案发生的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于是,他死了,并且死得不那么完美,也不那么壮烈。
前些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一部拍摄于1998年的香港电影《顾城别恋》,看过后相当失望。影片中的人物的确如一些网友所说的:“顾城不像顾城,谢烨不像谢烨。”然而这却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描述“顾城事件”的电影。
一说到“顾城事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诗人顾城在远离中国的新西兰的一个小岛上杀妻自杀。
十几年过去了,人们至今对这一事件仍有着不同的解读。
其实,“顾城事件”至少应该包括两部分:首先是顾城、谢烨和英儿的三角恋情,然后才是顾城杀妻自杀。而前者是后者的起因,后者则是前者的结果。
我想,要想取得对这一事件的发言权,起码要读三本书:顾城的《英儿》,顾城的姐姐顾乡的《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还有英儿的《魂断激流岛》。由于上述三本书所写的内容绝大部分发生在新西兰的一个被称为“激流岛”的小岛上,所以又有人称这一事件为“激流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