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化成因及发展规律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土壤盐碱化的形成主要受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颗粒组成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蒸发量数倍于降雨量,大量的水分蒸发,使水中的盐分残存于地表土壤中,土壤长期处于盐分累积的过程,因此,这种气候条件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发生。另外,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表水及地下水径流不畅,使地下水位抬高,是引起土壤积盐、形成土壤盐碱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而地处滨海地带,海水直接浸渍、风暴潮引起的淹没等,也是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因素之一。黄河三角洲土壤积盐过程主要有三种。

5.2.2.1 海水浸渍影响下的盐分积累

滨海地带成陆阶段,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受海水潮汐的顶托,不断在近海沉淀下来;当其还处于水下堆积阶段时,就为高矿化海水所浸渍,其出水成陆后,盐分开始重新分配,向地表运移、累积而形成盐碱土。在此期间,由于地表植被很少,光秃的地表在蒸发作用下,土壤表层强烈积盐,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也因蒸发而浓缩增高。另外,海水通过海潮入侵和溯河倒灌会加剧土壤的积盐过程。

5.2.2.2 地下水影响下的盐分积累

当地下水位埋深较小,小于某一临界深度时,地下水会在土壤内通过毛细作用,携带盐分上升到地表,并受到蒸发作用和水分挥发,盐分残留在地表附近的土壤内,长期的累积使土壤内的盐分愈来愈高,产生土壤盐碱化;而临界深度主要受包气带土壤的岩性影响。

5.2.2.3 地下水与地表水共同影响下的盐分积累

地表积水是土壤盐分累积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这种积盐现象更为严重。在积水洼地,盐碱化土分布普遍;各地在发展农业灌溉时,不能科学地分配水量,过多地消耗灌溉用水,使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都是这种积盐过程的结果。

综上所述,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发生与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地下水位埋深长期小于临界深度的低洼地和滨海地带是土壤盐碱化易发生地区;近海地带受高矿化地下水和海水的影响,盐碱化发生的程度普遍较严重;随着年内蒸发降雨作用的强弱变化,土壤积盐始于雨季以后的秋末冬初直至春末夏初,此时段土壤盐分含量处于高峰阶段,这是积盐阶段;雨季到来后,土壤盐分受降水的淋洗作用随水下移,表层土壤处于脱盐阶段,其脱盐的程度完全受降水量的多少和强度决定。

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2018-06-11 广告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涵养水源侧重点在水,是要让淡水保持住,避免白白流失,通过培植植被固定水分,让水分留存在土壤中,减少地表径流造成的淡水浪费。 而保持水土更多的是防治水土流失,目的是为了固定土壤,尤其在岩层裸露的地方或者是黄土高原,保持水土能...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