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和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和时间 ?

如上... 如上 展开
 我来答
w1067582750
高粉答主

2019-04-29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4万
展开全部

一战的起因是: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战结束的标志:1918年11月11日,德军正式投降。德国代表在巴黎北部的康边森林福煦将军的行军火车上,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二战起因: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大片土地沦陷。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

二战结束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扩展资料:

二战的起因:

1922年10月,意大利王国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王国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王国开始建立。

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使军部实力大大加强。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之后,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与日本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734280286
推荐于2017-1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万
展开全部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大公夫妇开枪,斐迪南大公夫妇当场死亡,随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对塞发出最后通牒,在塞同意绝大多数条件仍将事态升级。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协约国和同盟国互相宣战驿站吧爆发,战争持续四年,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战结束。1939年9月一日凌晨,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及其殖民地对德宣战,二战爆发。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二战的欧洲战场结束,盟军对亚洲的日本发动进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2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星空下的安逸
2012-06-19 · TA获得超过50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3万
展开全部
1914年6月28日撒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青年普林希普刺杀了斐迪南,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基尔水兵起义,德国反战情绪高涨,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投降书,一战结束。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uchao158123
2012-06-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开始标志萨拉热窝事件,时间1914年7月28日。结束标志德国投降,时间1918年11月11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玖儿hhx
2022-03-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07
展开全部
开始标志:1914.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标志:1918.11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