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矿山循环经济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矿山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灵宝黄金”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发展矿山循环经济的建议和意见等方面进行阐述,仅供借鉴和参考。
一、循环经济及其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思想认识过程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即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人们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举措。人们仅仅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非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后,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才逐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法很多,在矿业领域,我们认为,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三)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企业层面(小循环)、区域层面(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换句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
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二、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当前的矿产资源现状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料、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和30%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是源于矿产资源。总体上讲,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品种全,已发现的矿产171种,探明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居于世界第3位。如果按人均计算,我国人均矿产资源的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53位。
从资源的特点分析,主要是一般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大宗资助战略性矿产较为短缺。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大中型矿床少、小型矿床多。
从资源的利用方面分析,据统计,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而国外先进水平平均在50%以上。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我国资源消耗大幅增加,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保有资源储量下降,对外资源依存度不断提高,全国近200个矿业城市中有47座资源枯竭,400多个大中型矿山中有一半以上为资源重度和中度危机矿山,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社会稳定的问题。
这些情况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广泛和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曾经明确指出:“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是台湾问题,最大的经济问题是资源问题,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
总体上讲,目前的资源利用情况令人堪忧。如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继续沿用传统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必然对我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浪费和破坏,严重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深层次矛盾,矿业开发必须尽快告别传统模式,走循环经济之路。
三、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定位
循环经济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是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建立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规范、相关制度、办事规则、操作规程十分必要。
(一)矿业开发走循环经济之路,应构建五大体系
1.理论创新体系方面
要加强研究,构建矿业开发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矿产资源是非再生资源,具有有限性和消耗不可逆性。因而,矿业开发应该对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及矿业产品消费等多个环节的资源经济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在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矿业开发特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2.法律法规体系方面
建立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构建矿业开发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矿业开发涉及勘查、开发、利用、消费等诸多方面,因而应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在矿业和循环经济立法方面的经验,建立矿业开发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为矿业开发走循环经济之路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3.科技创新体系方面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构建矿业开发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循环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研究新技术、应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技术集成,逐步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利用、资源回收的技术装备水平。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研究,逐步形成和完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推动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4.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方面
矿产资源的国家属性决定了政府对矿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责任和作用。资源优化配置体系以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发展区域多元矿业经济为指导,建立专家建议、政府引导、社会支持、企业响应的资源优化配置体系。资源配置包括行业间的矿山资源配置,矿业开发所需的外部资源配置,优质矿山与优势企业配置等等。
5.企业文化创新体系方面
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矿业企业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要把体制、制度、管理和企业文化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生产方式变革,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创新体系。
(二)矿业企业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1)科学合理的设备设计、生产设计,减少有毒有害原料使用,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
为了推行循环经济,要以实行绿色设计作为起点,在生产设计中就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要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也便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同时在生产设计中,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2)推行清洁生产、节约和综合利用能源,是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产过程中,要积极主动防治工业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以零排放为目标,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3)建立绿色技术体系,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有力举措。
针对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尾矿再利用技术等课题进行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四、“灵宝黄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所为
(一)我国黄金行业的特点
黄金行业在中国整个矿业中是一个小行业,受多年来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形成黄金资源严重分割,重复建设,小矿连片,缺乏规模经济格局。由于矿山规模小,技术和管理落后,效率低,效益差,在金价低迷的情况下,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随着金价逐步走出低谷,目前在中国,仍旧保留了1000家以上的黄金企业,其中很多黄金矿山企业规模小、负债重、效益差、竞争力弱。而中国黄金企业全年的黄金产量,可能就是世界一家大的黄金公司一年的产量。从产业来看,有很多的小企业事实上仍旧挣扎在后续发展不足的境地。矿权和企业的地方分割,使得在同一产金基地,多家黄金企业重复投资,恶性竞争,纠纷不断。
(二)“灵宝黄金”的发展现状
灵宝的黄金生产历史悠久。起于宋朝,盛于明朝,1964年国家在灵宝小秦岭地区开展大规模地质找矿工作,1975年开始工业开采,1976年地方黄金生产拉开序幕,1984年以来产金连续稳居全国产金县第2位。曾经一段时期,灵宝黄金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一度出现开采无序、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2002年,灵宝市委、市政府为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整合了地方有较好效益的枪马金矿、崟鑫金矿和黄金冶炼厂,成立了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条件。
公司成立以后,积极学习其他领先的黄金企业,在做好内部整合的同时,放眼于全国有成矿前景的区域,积极考察有成矿条件的地区,收集矿权和黄金企业信息。通过几年的投资考察,在全国逐步建立了进一步发展和扩张的基地。目前,已经在内蒙古、新疆、江西、甘肃等省(区)取得了1000多平方千米的探矿权,生产规模、公司资产、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以较强的实力跻身全国五大黄金企业,为做大做强中国黄金事业进一步贡献力量奠定了基础。
(三)“灵宝黄金”发展循环经济的尝试
1.综合回收有价元素
根据小秦岭金矿田的矿石特性,不断研究冶炼技术和生产工艺,实现了综合回收银、铜、硫、铅等多种元素。目前,日处理精粉700吨,今年即将达到900吨。形成了年冶炼黄金10吨、白银30吨、电解铜近1万吨、工业硫酸16万吨的生产能力。电解铜、硫酸、白银等副产品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接近30%。生产出的电解铜作为地方一家铜箔厂的主要原料,工业硫酸为地方及其周边地区化工企业提供了原料保障。
2.降低矿山贫化率
在采矿生产中相继探索、采用了岩爆防治技术、悬臂梁和前探梁相结合支护技术、缓倾斜薄矿脉开采等先进适用技术。枪马分公司针对倾角>50°的矿体,研究出一种新的采矿方法——垂直分幅式沟堑采矿法,它具有三大优点:采出矿速度快、采矿费用低、贫化率低,在101脉3号采场实验后,单采场比全面法可节约采矿费86.9万元。完成了《直接顶不稳定的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法》的研究报告,其优点是:大量废石不出坑,降低了采选成本;并能充填于采空区,对采空区进行了处理;采用分层爆破,大大降低了贫化率,提高了入选品位。
3.提高矿山选矿回收率
2004年,投资500万元对所属的枪马金矿分公司、崟鑫分公司的选厂进行了技术改造,使选矿工艺流程由原来的汞选+浮选改为了重选+浮选工艺流程。改造后根除了环境污染;使规模由原来日处理800吨增加到1000吨,相当于新建一个日处理200吨选厂;选矿回收率也由原来的90%提高到92.3%。
2005年,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崟鑫金矿分公司500吨/日选厂2号球磨机的更新改造,使设备运转率比过去提高2%,每处理1吨矿石维修成本下降0.5元,按年处理矿石22万吨计算,年节约费用11万元。
4.开发低品位矿石
在新疆,对一些老矿山遗留下来的低品位矿石及尾矿进行了堆浸实验,年堆浸矿石60万吨,取得的效果被自治区黄金局作为经验推广。
在资源拓展上,全面启动低品位矿石开挖。在灵宝区域,组织力量对渣坡中有价值的废弃金矿石进行开发利用,对一些废弃老坑口进行回采和残采,仅2005年就开发低品位矿石5万多吨,成效明显。
5.加强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对小秦岭矿区采用原位清理、修建挡墙、削坡压实等治理措施对矿区废渣堆进行了治理,治理规模57.6万立方米;采用覆土造田措施对矿区现有尾矿库进行了治理,治理规模28.7万立方米。对平整后的土地种植了优质经济树种苹果树,既及时做好了植被的恢复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矿山的水土流失,又达到了绿化目的,还可在将来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收入。
此外,对黄金冶炼分公司冶炼的废渣通过渣样化验,确定其中还存有进一步利用的价值,目前,选择了合适的位置按环保要求标准集中堆放。同时,对渣样通过不同实验进行再利用研究,待有了一定规模和技术进一步提高的时候,再进行处理。
(四)“灵宝黄金”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困难
当然,经过几十年的开发,老矿山开采深度越来越大,甚至达到数千米以下,由此而带来开采难度加大、开采条件恶化、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难题,已成为矿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深部及复杂矿体的安全、高效采矿综合技术已迫在眉睫。应通过科技攻关,解决难采矿床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建立起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的综合技术体系。
五、发展黄金行业循环经济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1)不利的资源禀赋与较重的矿业税费共存。我国企业整体税负在世界排名前列,企业负担较重。而黄金企业风险相对较大,矿业税费偏重。采掘业税赋(主要包括: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城建税、土地使用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外的销售税金以及其他税费)高达销售收入的12%左右,而全国工业总体税负水平为7%左右。建议国家从扶持产业发展角度出发,要留给黄金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只有纳税主体不断地发展,国家税收收入才能进一步提高。
(2)从产业的角度,国家需要通过政策和制度安排,为提高黄金行业集中度提供宏观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和引导黄金企业的市场化,打破地域分割,为提高行业的集中度破除障碍,为企业能够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问题,制定系统、长远的开发方案奠定基础。
(3)此外,资源和矿山管理部门应在法律制度、经济政策、行政管理各层次,使公益性地质调查、商业性矿产勘查、矿产开发利用各环节体现循环经济理念,把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工作做实。恢复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率”监督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建立综合利用评价体系,落实激励政策,为黄金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