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三角形:
1、一般三角形: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线首尾顺次相连围城的闭合图形为三角形。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的任意一条角平分线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的中线平行于第三遍且为第三遍的一半。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平方和等于它三边长度平方和的3/4。
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内心:内角平分线交点。外心:垂直平分线交点。垂心:高的交点。
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斜角边为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中,若一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则这条边所对的内角为30度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3、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两底角相等,两腰相等。
判定:等角对等边,两底角相等。
4、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且为60°。
判定: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5、全等三角形:
判定:SAS,ASA,AAS,SSS,AAS,HL(直角三角形)【其中S为边,A为角】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6,相似三角形
判定:SSS,SAS,ASA,AAS【其中S为边,A为角】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对应线段之比(角分线,高,中线)等于相似比。
二、圆:一条线段绕着他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轨迹叫做圆。
1、性质:圆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点为A,圆心为O,半径为R
OA>R,点在圆外
OA<R,点在圆内
OA=R,点在圆上
3、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为l,半径为R,圆心为O。
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设距离为d
d>R,相离
d<R,相交
d=R,相切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1的圆心为O1半径为R1,圆2的圆心为O2半径为R2,(R1>R2)
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O1到O2的距离,设距离为M
M>R1+R2,相离
R1-R2<M<R1+R2,相交
M=R1+R2,外切
M=R1-R2,内切
M<R1-R2,内含
三、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为梯形。
1、性质: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平行且不相等。
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
2、判定: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
3、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直角梯形:一个角为90°的梯形为直角梯形。
四、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1、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各边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
2、判定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性质: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内角都相等,且都为90°。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判定:
一个内角为90°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4、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一组对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质: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正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且相等。
四个内角都相等,且都为90°。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判定: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5、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判定: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1、一般三角形: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线首尾顺次相连围城的闭合图形为三角形。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的任意一条角平分线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的中线平行于第三遍且为第三遍的一半。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平方和等于它三边长度平方和的3/4。
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内心:内角平分线交点。外心:垂直平分线交点。垂心:高的交点。
2、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斜角边为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中,若一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则这条边所对的内角为30度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3、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两底角相等,两腰相等。
判定:等角对等边,两底角相等。
4、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且为60°。
判定: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5、全等三角形:
判定:SAS,ASA,AAS,SSS,AAS,HL(直角三角形)【其中S为边,A为角】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6,相似三角形
判定:SSS,SAS,ASA,AAS【其中S为边,A为角】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对应线段之比(角分线,高,中线)等于相似比。
二、圆:一条线段绕着他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轨迹叫做圆。
1、性质:圆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点为A,圆心为O,半径为R
OA>R,点在圆外
OA<R,点在圆内
OA=R,点在圆上
3、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为l,半径为R,圆心为O。
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设距离为d
d>R,相离
d<R,相交
d=R,相切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1的圆心为O1半径为R1,圆2的圆心为O2半径为R2,(R1>R2)
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O1到O2的距离,设距离为M
M>R1+R2,相离
R1-R2<M<R1+R2,相交
M=R1+R2,外切
M=R1-R2,内切
M<R1-R2,内含
三、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为梯形。
1、性质: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平行且不相等。
梯形的中位线等于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
2、判定: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
3、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直角梯形:一个角为90°的梯形为直角梯形。
四、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1、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各边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
2、判定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性质: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内角都相等,且都为90°。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判定:
一个内角为90°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4、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一组对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质: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正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且相等。
四个内角都相等,且都为90°。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判定: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5、菱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判定: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追问
有没有函数之类的啊,能不能快点给我,快考试了
追答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划分为四个部分,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与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两点间距离公式:点A(x1,y1),点B(x2,y2)
d(AB)=
二、函数:表示每个输入值对应唯一输出值的一种对应关系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函数作图的基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1、一次函数(y=kx+b型,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k为斜率不为0,b为截距)图像为一条直线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b>0时,经过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经过一、二、四象限。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图像在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 ,顶点坐标是(- , );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抛物线有最低点,当x=- 时,y有最小值。
a-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 时,y有最大值。
一般式:y=ax +bx+c
顶点式:y=a(x-h) +k
两点式:y=a(x-x1)(x-x2)【需要知道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验证二次函数是否与坐标轴有交点:验证 =b -4ac的正负
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代入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