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0”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 我来答
漫阅科技
2020-01-02 · 精品内容集合多媒体阅读方式于一体
漫阅科技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据考证,“0”这个符号表示“没有”和应用到社会中,是从我国古书中缺字用“□”符号代替演变而来。至今,我国在整理出版一些文献资料档案中遇到缺字时,仍用“□”这个符号代替,表示空缺的意思。后来,古人使用文字记载“零”,表示什么也没有,也用“□”来代替。在古代,人们用毛笔写“□”时,写得一快,方块就难以规则,变成了按照顺时针画的圆圈“0”,“0”也就如此诞生了。到了距今1700多年前,魏晋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中,已经把“0”作为一个数字写得很清楚。有了“0”这个表示空位的符号后,数学计数就变得方便、简洁多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