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震颤是什么?
2020-03-02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带你全面认识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是一种病吗?详细解读特发性震颤
前面讲述几天对帕金森病一些知识进行了一定的讲述,根据以后所讲述内容的需要,今天先来讲述另外一种疾病特发性震颤,因为特发性震颤的症状、临床表现与帕金森类似,临床上不容易区分,特别容易混淆,所以今天专门来讲述特发性震颤,以便于与帕金森进行鉴别。下面我们从特发性震颤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来讲述。
1.病因
与帕金森病一样,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定论。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吸毒、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现在也是认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强调一点特发性震颤一半左右的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也就是说特发性震颤与遗传因素关系更密切一些。
2.临床表现
特发性震颤一般与青年时期发病,表现为头部或双上肢的震颤,初期症状轻微,一般不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在注意、情绪紧张、激动、劳累时症状加重,饮酒后症状有所缓解,但醒酒后症状同前。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但病情进展缓慢,一般情况下10年、20年症状都保持不变或加重不明显,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所以特发性震颤又被称作良性震颤。有一小部分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震颤明显不能完成正常动作,生活不能自理。
3.治疗
在初期或病情未加速加重日期,由于特发性震颤并不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一般来讲无需特殊治疗。当震颤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我们可以积极治疗。治疗可选用普萘洛尔、氯硝西泮等药物,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可以起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最后说明一点并非所有的震颤都是特发性震颤,我们还是要扣除其它能引起震颤的因素,如酒精戒断、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等。
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惟一临床表现。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
特发性震颤的表现
特发性震颤唯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病人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也可以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病人往往在起初数月感到身体内的振动,以后再兴奋或疲劳时出现短暂的活动时震颤,再后震颤持续存在。可以短时间内自我控制,对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在这阶段姿位性震颤是反射性的,迅速出现,仅持续数秒。随着震颤幅度的增加,常难以控制,甚至影响工作。即使严重的震颤也常有波动,有时再维持姿位时可以暂时消失。震颤幅度、频率在不同动作、维持不同姿势时常会变动。这时仍可自我抑制震颤,只是更加困难,时间更短。
一般认为特发性震颤是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计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计,表现为病人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惊人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六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病人在60~70岁,中成长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饮食、穿衣、言语和操作。增长幅度越大,影响活动能力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潜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时特征性的。许多病人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就可减少震颤。42%~75%病人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日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据报道,特发性震颤可以伴有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在特发性震颤病人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