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为什么被称为“慢词之祖?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慢词”在严格意义上和“长调”本有区别,慢词在宋代习惯上称为“慢曲子”或“引”、“近”、“序”、“慢”等,在曲调的意义上,它是指在节奏上较慢的曲子,和“急曲子”是相对的指称。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慢,古书上写作曼,亦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
唐、五代以急曲子最为流行,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考证<念奴娇>一曲时说:“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又晚近在敦煌发现的琵琶谱中即有慢曲子。
慢曲之为文人注意,实始于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崇安人)。南宋吴曾云:“词自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曲当起于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等相继有作,慢词遂盛。”(《能改斋漫录》)世之言词学者,遂以永为长调之“开山”,而《云谣集杂曲子》中,唐人已有长调;特皆出于民间之无名作者,恒为士大夫所鄙夷,必待永之“日与儇子纵游倡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艺苑雌黄》)者,始肯低首下心为之制作,故发展稍迟耳。
《宋史·乐志》称:“宋初置教坊,得江南乐,已汰其坐部不用。自后因旧曲创新声,转加流丽。”柳词依此种新声而作,《乐章》一集,长调为多。叶梦得称:“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避暑录话》)陈师道亦言;“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永对慢词创作之多,盖应乐工歌妓之请;而扩张词体,遂为词坛别开广大法门;虽内容“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艺苑雌黄》),不足引以为病也。
柳词既多应歌之作,为迎合倡家心理,不得不杂以“俚俗语言”。黄升称“耆卿长于纤艳之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实出当时需要。例如《昼夜乐》之下阕:
洞房饮散帘帏静,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
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娱渐入嘉景。
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此类作品,在《乐章集》中,占最多数;其流传之广,所谓“凡有井水处,必能歌柳词”(《避暑录话》)者,必为此类之作无疑。然柳词胜处,固不在此。其述羁旅行役之感,于“铺叙展衍”中,有纵横排宕之致,具见笔力。例如《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蝉娟。
思绵绵。
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
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
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直将作者个性,及其生活状况,充分表现于字里行间。以二百十二字之歌曲,兼写景、抒情、述事,颇似杜甫作歌行手段;其体势之开拓,实亦下启东坡;又独《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为“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引东坡说)而已。
唐、五代以急曲子最为流行,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考证<念奴娇>一曲时说:“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又晚近在敦煌发现的琵琶谱中即有慢曲子。
慢曲之为文人注意,实始于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崇安人)。南宋吴曾云:“词自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曲当起于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等相继有作,慢词遂盛。”(《能改斋漫录》)世之言词学者,遂以永为长调之“开山”,而《云谣集杂曲子》中,唐人已有长调;特皆出于民间之无名作者,恒为士大夫所鄙夷,必待永之“日与儇子纵游倡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艺苑雌黄》)者,始肯低首下心为之制作,故发展稍迟耳。
《宋史·乐志》称:“宋初置教坊,得江南乐,已汰其坐部不用。自后因旧曲创新声,转加流丽。”柳词依此种新声而作,《乐章》一集,长调为多。叶梦得称:“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避暑录话》)陈师道亦言;“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永对慢词创作之多,盖应乐工歌妓之请;而扩张词体,遂为词坛别开广大法门;虽内容“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艺苑雌黄》),不足引以为病也。
柳词既多应歌之作,为迎合倡家心理,不得不杂以“俚俗语言”。黄升称“耆卿长于纤艳之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实出当时需要。例如《昼夜乐》之下阕:
洞房饮散帘帏静,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
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娱渐入嘉景。
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此类作品,在《乐章集》中,占最多数;其流传之广,所谓“凡有井水处,必能歌柳词”(《避暑录话》)者,必为此类之作无疑。然柳词胜处,固不在此。其述羁旅行役之感,于“铺叙展衍”中,有纵横排宕之致,具见笔力。例如《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蝉娟。
思绵绵。
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
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
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直将作者个性,及其生活状况,充分表现于字里行间。以二百十二字之歌曲,兼写景、抒情、述事,颇似杜甫作歌行手段;其体势之开拓,实亦下启东坡;又独《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为“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引东坡说)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