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哲学的认识和理解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学习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看待和认识世界,可以帮帮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哲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
因此,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去认识事物,用正确的方法分析事物,如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的观点等。
扩展资料
外国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与定义
1、罗素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2、柏拉图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它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
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4、黑格尔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小逻辑》。
5、诺瓦利斯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6、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科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举个例子,路边有棵树,你看见了它,按常识讲,你看见了这棵树,这没有任何的疑问,但是真要细细探究一下,你就发现,你是不是真的看见了这棵树成了一个不那么显而易见的问题。如果,在场有10个人,你看见了这棵树,其他人也看见了这棵树,但是你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树的样子是不同的,如果你声称自己看到了这棵树,而其他人也声称自己看到了这棵树,但你们看到的这棵树却是不同的,那谁看到的才是这棵树真正的样子呢?你说你看到的才是这棵树,那其他人就不同意了,其他人说他们看到的才是这棵树你也不会同意,因为你分明知道你看到的这棵树的样子和他们所见到的是不同的,要是说这棵“树”同时是这样,又同时是那样,也不对。到这里,只有两种解释了,(1)这棵树是有的,但是和所有看见的样子都不同,它真正的样子隐藏在现象下面,是所有看到不同样子的原因,(2)并没有“这棵树”这种东西,只有“样子”这种现象。
以前的科学和哲学都认为树是有的,但是与所看到的现象不是一回事,但现代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所谓的树只是现象----粗细,颜色,形状等等,用不着假设那棵看不见,听不见的“真正”的树,只要现象就够了。
你把这个例子琢磨明白,哲学算是启蒙了。这是哲学中比较基本的“现象与实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