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是什么?
字典解释
1.文化意义上可以影响或激励后人的人文成果。
2.古人说的灵魂,有时指的是我们今天说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那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是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能脱离大脑而存在。人一死,大脑活动终止,意识丧失,所谓的灵魂也就跟着消失。
3.比喻能对某人或某个群体起关键和主导作用的精神方面的核心因素。
4.高尚的品格。
5.迷信者认为附于人体的精神或心意之灵。6.品质,主控制、主方向、主属性,一般不受外力影响。
7.产品中流露出的能够被使用者认同的价值观念
8.泛指生命。
9.其指精神、思想、感情,情感等。
10.其指人格、良心、性格。
11.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拓展资料:
引证解释
1.迷信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楚辞·九章·哀郢》:“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灵魂徘徊,靡所瞻逮。”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兴娘 吾儿,你的丈夫来了,你灵魂不远,知道也未?”
2.指生命。
叶紫 《星》第五章:“她很不愿意这弱小的灵魂孤零零地留在世界上,去领受那些凶恶的人们的践踏。”
3.指精神、思想、感情等。
清 秋瑾 《宝刀歌》:“宝刀之歌壮肝胆,死国灵魂唤起多。”
巴金 《随想录·文学的作用》:“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
4.指人格,良心。
瞿秋白 《出卖灵魂的秘诀》:“从 中国 小百姓方面来说,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
5.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
任德耀 《小足球队》第四幕:“你是我们球队的灵魂,得分的钥匙。
作者:初苏华
(2019年12月20日)
摘要:灵魂是生命的本原。人是由灵魂塑造的,生命是由灵魂传承,可以通过人的生命表现,证明灵魂的存在。灵魂的特性是灵魂的本性特征,认识灵魂的特性,主动修炼人生,清净身心,升华灵魂,因而使自己能够进入新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灵魂;生命本原;灵魂特性
(一)人有灵魂吗?
不同的宗教都同样认为,灵魂是存在和不灭的,人的灵魂不随肉体消亡而消亡,而是可以进入新的不同生命。所不同的,只是不同的宗教对人死后灵魂的去向解释不同而已。
人有灵魂吗?
人有灵魂。
灵魂是什么呢?
灵魂,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的生命能量。这种生命能量是“气”的状态,可以说,灵魂是“气”态生命。灵魂生命之“气”,归属于宇宙本原之“气”。因此,灵魂,是一种有生命的能量气场。这种有生命的能量气场,是生命的本原。
从佛教的角度认识,灵魂应该就是唯识学所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而灵魂所反映在内心的识觉,应该就是其第七识“末那识”。
所以,灵魂是精神之根,内心之本。
灵魂的外在反映是精神,灵魂的内在反映是心念。因此,看精神,观心念,可探知灵魂。
灵魂的“识”哪里来的呢?
所谓“识”,是指认知能力。有生命,即有生存本能;没有生存本能,何来生命。有生存本能,即有“识”;没有“识”,何来生存本能。所以,灵魂的“识”是由生命生存本能而来的。“识”的能力,取决于灵魂生命的层级。或者说,不同层级的灵魂生命,具有不同能力的“识”。
那么,灵魂的作用是什么呢?
灵魂作为生命的本原,人是由灵魂塑造的。有什么样的灵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因此,有什么样的灵魂,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基因密码;有什么样的灵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身体相、天赋和秉性;有什么样的灵魂,就会有什么样的“精气神”;因而有什么样的灵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命运。所谓“相由心生”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同时,灵魂是生命的主体,生命是由灵魂传承,因而有什么样的灵魂传承,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命形态。
(二)如何证明人的灵魂存在?
灵魂看不见,摸不着,验不出,测不到,无影无形,无踪无迹,怎么能说明它是存在的呢?
西方有些学者,曾以“濒死经验(near death experience)”来证明灵魂的存在。但是,在科学研究之下,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濒死的一些经验,是脑细胞在死亡之时所发生的生理现象。可想而知,在身体濒死变故的情况下,找出“经验”出自哪里,的确难以说的清楚。
但是,灵魂的存在并非不可证明。
应该知道,既然生命本原主导生命,就必然会有其相应的生命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人的生命表现,证明灵魂的存在。
比如,人的秉性和天赋。人的许多秉性和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发现,虽然人有改造自己的能力,但人有许多秉性和天赋,并不是后天养成的,而是先天就有的,是带在基因里的。因此,这先天的秉性和天赋,如果没有遗传的话,只能是来自于生命的本原,是由其灵魂塑造的。退一步说,如果人的有些秉性和天赋即使是先天遗传的,那么也是灵魂自然选择能够遗传的关联气场而遗传的。
比如,人的潜意识。由身体感官对外界事物的知觉反映和思维作用,叫做意识。但潜意识是先于意识存在的,它不是通过大脑的反映,潜意识是没有意识感觉的感觉,是无名的内心感觉。如内心的不安或舒服,内心的某种预感,无意识的行为等等。潜意识不是大脑思维,但人往往不由自主地受它驱使支配。所以,潜意识应该是来自于灵魂,是灵魂气场感应在人内心的反映。
比如,心灵感应。人的心灵感应,尤其是亲人之间的心灵感应,已经证实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物质形态的大脑,虽然有脑电波,但那只是大脑自身的功能作用,是不可能超越时空产生心灵感应的。因而可以说明,心灵感应只能是灵魂的感应,是相同频率的灵魂气场的关联感应。这种感应是通心相感,有时是无意识的内心感觉,有时会通过梦境在大脑中产生一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印象,所以往往会出现,内心的感觉比大脑的印象更强烈。
比如,人体运行。人是一个神秘复杂的生物体,人体约有60万亿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自然协调,而且每个细胞又是一个精密复杂的系统,都有着特定的分工,从而使整个人体灵巧有序协调运行。那么,是什么控制着人体协调平衡而有序运行呢?是人的大脑吗?虽然大脑具有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细胞),具有神奇的超功能,但是大脑只能反应、没有能力控制协调人体内在的精妙运行。另外,也不应是外界“神”的控制,因为“神”不会去做“人”。因此,这个控制能力只有来自于人的自身,只有生命本原,即人的灵魂,才有这样超凡的控制能力。所以,有什么层次的生命本原,才会有什么样的生命掌控能力,因而才会有什么样的生命形式。
比如,再生人(或转世人)。所谓再生人,是指有前世记忆的人。美国的探索频道(Discovery)之轮回专辑,报道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科学家,调查研究那些谈论前世的个案。他们在40年时间,收集了超过2700个案。调查的个案是自己突然谈论前世的幼儿,这些幼儿通常在2、3岁时开始,然后持续到5、6岁。其中专题报道了三个个案,根据谈论前世的细节可以证明,再生是真实可信的。那么,是什么使之再生呢?前世的身体已不复存在,因而,只能是灵魂再生(或转世)。
出身耶鲁大学医学博士的美国医师,布莱恩·魏斯,在为一位名叫凯瑟琳的二十七岁女子做催眠治疗时,意外地催眠到她的前世。她在催眠中的讲话非常自然、流畅,她自己说出,曾在地球上以不同的身份活过多次,她栩栩如生地描述前世身处的景象。看得出,她并不是在幻想或杜撰故事。布莱恩测试过凯瑟琳,确定她没有说谎。布莱恩告诉自己:“恐怕这不是相信或不相信的问题,而是让我知道,轮回是真实的事。”
(三)灵魂的特性是什么?
灵魂作为一个超然的生命体,必然有其特性,以灵魂作为生命本原而论,其特性主要有:
(1)能量有量。灵魂是“气”态能量,也应是一种暗能量。所谓灵魂有量,是指灵魂有能量大小之分。能量大者,生命层次高,形成高级的生命形态;能量小者,生命层次低,形成低级的生命形态。因而,人的命运状况,取决于灵魂之量。
(2)生生循环。循环是自然规律的基本特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灵魂的循环,是灵魂生命的生生循环。佛教称之为轮回,谓众生于六道中循环流转。因此,灵魂循环,生生不息,不以生命形体消亡而消亡,而是以不同的生命形态而再生循环。所以,《周易·系辞上传》曰:“生生之谓易”。生而再生,生生循环,是生命规律的基本特征。
(3)纯洁无欲。灵魂是由本原之气构成,因为本原而纯洁;因为纯洁而无欲;因为无欲而永生。灵魂,有精神世界的生存本能,无物质世界的物质欲望。纯洁无欲是道德本性,灵魂是道德灵魂,道德是灵魂道德。
如果心念接近于纯洁,身心接近于无欲,保持心灵清净,使心境接近于灵魂的境界,这样,就接近于超脱自我的境界,也就接近于自由生命的境界。纯洁无欲,何论五行?这个时候,命运应该就不受五行的局限了。即如道教《清净经》所说:“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4)通天通灵。天地万物本原同一,因而灵魂与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相通相联。这属于量子纠缠的原理,即天地万物之本原量子纠缠。灵魂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联,因而灵魂能够感应天地万物;感应天地万物,即可通天通灵。所以,心境清净,即可心通灵魂,心灵一通,无所不通。所以,一切神通作用,皆是自心感应。所以,心本是道,道即是心。所以,正如六祖慧能所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心觅性,感无不通。
(5)可塑可造。灵魂虽属本原,但灵魂是可以塑造的。人是智慧生命,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人生修炼,守道行德,主动塑造灵魂,而使灵魂升华,改善命运,使之进入新的生命境界。
灵魂的修炼塑造途径有两条:
一是学习积累。学习而使知识和技能积累,是生命能力的积累,因而能够积累增加生命本原的能量,进而改善命运。因此,任何用心学习,对自身生命都是有益的。同时,学习而增长知识和见解,能够增加有利于命运选择的机会,能够增强正确的命运选择的智慧,命运是选择的结果,因而可以改善命运。
二是行善积德。灵魂的本性是道德。积德而使灵魂得益,相应命运增益,增益则增福(或避祸);积恶而使灵魂受损,相应命运受损,受损则减福(或招祸)。所以,“福在积善,祸在积恶。”(《素书·安礼章第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心,良心是灵魂的人性反映。有良心就有良知,良知是良心的自然认知。同时,良心和良知也是维护和升华灵魂的基本要求。因此,做人做事不能昧良心,昧着良心做了亏心事,相应就亏欠(减损)了自己的灵魂。亏欠(减损)灵魂,必然折福折寿。如果那样的话,只有真心悔过,以良知救赎灵魂,以积善救赎自己。
如何不做亏心事呢?孔子告诉我们一个每个人都能掌握的简单标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不对别人做自己不想要的事情,就可以了。
灵魂如是,人生可知。
灵魂如此,人生几何。
先哲曾点化过我们:“人身难得今已得,大道难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性命圭旨·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元集》)
人生,实际上是上天赐予的一次提升灵魂的机会,是一次生命灵魂的修炼。人生难得,难得今生。所以,人生在世,应行善积德,修心修身。存善心,除恶念;做好事,不做坏事;帮助人,不损害人;节俭物力资源,不浪费物力资源。通过修炼灵魂,增强灵魂能量,升华生命境界,使之能够带着无愧和光明进入新的生命。
参考书目:
《性命圭旨》[明]尹真人高弟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
《灵魂面面观》陈俊伟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物质·意识·场》任恢忠著,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南怀瑾著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解密超能力》书香门第工作室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一次一位游方者婆蹉衢多对佛祖说:“乔达摩尊者,‘我’存在么?”世尊静默不语。过了很久,婆蹉衢多又说:“那么,‘我'不存在么?”佛祖还是静默不语。游方者婆蹉衢多等了许久不见回答就离座而去。婆蹉衢多离开后,阿难尊者就对佛祖说:“世尊何以不答游方者婆蹉衢多之问?”
佛祖说:“阿难,游方者婆蹉衢多发问后,我若答‘我'存在,便是认同主张永恒论(也译为常见。注: 即存在一个永久灵魂) 的僧侣行者。我若回答‘我'不存在,便是认同主张断灭论(注:死亡即为一切湮灭)的僧侣行者。我若回答‘我'存在,是否随顺诸法非我之智的升起?”阿难答:“世尊,不会。”“我若回答‘我'不存在,已经困惑的婆蹉衢多将更困惑:“我曾经有过的‘我’,现在不存在了?!
到底有没有灵魂?佛祖没有回答“有”,也没有回答“没有”。那么,灵魂到底有,还是没有?而佛祖又是什么意思呢?请看下面一项关于灵魂的实验——菲利普实验。
这个实验是由加拿大多伦多精神研究学会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施的,目的是了解虚构的历史人物是否可以通过参与者专注的努力“死而复生”。他们给这个人物取名为“菲利普”,并赋予其个性和完整的背景,甚至为了让他看上去更加真实,还绘制了一幅肖像画。多伦多精神研究学会的八人研究小组还熟记虚构人物的传记,研究菲利普“活着”时的一切活动。
这个研究小组的努力在最初的几个月毫无成果,直到1973年,招魂实验出现了转机,“菲利普”开始与研究人员交流,不断敲击桌子。在随后的几个月,研究小组发现,当他们提问问题,用敲一下代表“是”,敲两下代表“否”时,他们确实可以同自己的灵魂进行交流。
有趣的事实是“菲利普”实验结局出人意料:研究小组的一名成员打破事先约定,大声对“菲利普”的问题作出这样的回答,“你是我们造出来的,你知道这一点。”随后,所有沟通都停止了。一旦否认“菲利普”是真实的,那么他就不复存在。
以上实验有两点不合逻辑常理的地方:
一、菲利普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但是由于人们相信他的存在,竟然被创造出来了。
二、一旦人们否认了菲利普,那么他就瞬间成为虚无了。
由此可见,菲利普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事实,而取决于人们是否愿意相信他的存在。这“是否愿意”正好说明了灵魂的本质。什么本质呢?
灵魂也是由因缘生起的精神现象,即由人们相信的因,导致其存在的果。所以《华严经》中才会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念清净一念至诚,你就是佛!
简单地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灵魂即由心所变造,西方世界也是缘起而有。凡是人们感知到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由业而感缘起的。这也是临终时的一念至诚清净念佛即可往生西方世界的原因所在。
佛祖立足于如来终极智慧对因缘所生的精神现象是不能给出肯定答案的,因为任何回答都是错误的。当然不是没有答案,答案是非逻辑的。对于一个非逻辑的问题要用逻辑去回答的话,就只能用否定法,这也就是佛祖为什么在讲法时用了那么多“非”和“无”的原因。比如佛经中意思表达为的:“非我,非非我;非法,非非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非我,即是有我;非非我,即为无我;在言语道断的情况下,“非”和“无”即作为了标示月亮的手指(以指指月,指非是月)。而月亮是什么?即是万物、万法唯心所造的那个“心”。这个心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