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①
人不能不怀旧。
当时光悄无声息的抹去记忆中的苦痛,旧事就成为自己犒赏自己的财富。
当人静下来的时候,旧事便成了背囊里的干花,被碎成细细的渣末,却依然执着的弥漫着熟悉的味道,在现实的空气里给我以安慰和支持。
如果说时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求新、求变的潮流涌动,那么怀旧这个字眼几乎就很像是时尚的反义词了。可是世间事有时真的很奇妙,怀旧不仅成为了如今的一种时尚,而且还是众多时尚品类中最时尚的样式之一。
也许,旧时的人们如孩童般把对生命的疑问和生活的希冀去向未来探求,而如今这些历经了世事沧桑的人们似乎意识到生命中的有些东西或许并不存在于未来之中,反倒有可能是一不小心掉落于过往的岁月里了,于是回过神来将搜寻的目光落向旧日的时光。
这一种顿悟般的情绪,忽然在某一日的晨间或某一夕的黄昏,如雾一样在这座城市里弥漫开来,晕染了一大群人。就这样,这种被称为怀旧的情绪无言、无尽、无可解脱,且迅疾如潮流般成为一种时尚。
一个人的怀旧往往会寄情于一些老相识、老故事、老古董,一座城市的怀旧则往往刻画于老地图、老马路、老建筑。怀旧如同时常漂浮于一个人脑海的一缕挥之不去的青烟。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的开头这样写到:“我已经老了,有一天……”。于是苍茫,萧瑟的气息便迎面袭来,不浮躁,不造作。杜拉斯的怀旧干净的透明。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怀旧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哲学。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正充斥着越来越多的人造自然,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怀念童年时墙角的一棵小草,怀念稻花香和茉莉花香混杂的气息。
其实,我们每一年都在怀旧。怀旧,是一种永恒的乡愁。从旧迹中寻找逝去年代的美丽,从回忆中品味久远岁月的沧桑,古今中外,无论是达人还是草民,概莫能外。
这个世界中的许多部分——特别是物质生活的层面——并非由某个个人所决定,许多的对象便自然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经验或记忆。在一来一往的消费中,商品在时间的累积中转变为记忆生命历程中的情感对象。从而,新替代旧,并没有割裂新与旧的关系。每个特定的旧都只是更大传统内的子传统并且参与构成了大传统的历史多元性,从而一个特定旧的消逝,并非意味着整个传统的消亡。
过去我们认为新与旧是一种互斥关系。因为旧通常意味着稳定,旧事物已经让我们感到幸福了,何必再去创新?反之,新通常意味着颠覆旧。现在我们发现,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新与旧是可以并存且相辅相成的。你只要挖出一个旧的好东西,赋予新意,任何旧东西就立即摇身一变成为新的流行元素。
想想看,我们面对的真是一个好年代,拥有过去数千年人类的所有创意素材,只要你把记忆力加上创造力,任何旧东西都可变为新东西!中式对襟袄被冷落几十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唐装而风行。但现在的唐装已不是简单的复旧。与50年前的式样相比,唐装变连袖为外接袖,更加凸显人体线条。进行了新的组合,使旧日风采更迷人。一句话,怀旧是永恒的,但怀旧的内涵是善变的。所以,我确信这是一个时代趋势,将新与旧妥善地合二为一,将成为一种独特的新!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今的怀旧风潮愈加浓烈成为一种时尚。说到底,怀旧是对过去记忆的唤起,对昔日的向往,也是一种揉进了新意的体验。时代的变迁,注定了我们去怀旧。当我们一起怀念过去的时候,怀旧不可避免地成为潮流……
②
读到《笑傲江湖》中丹青生将十年新酿加入到五十年的陈年美酒中,那陈酿顿时少了储存经年而生的燥烈之气,且陈酿中多了新酒的清甜,新酒中又多了陈酿的余蕴,交相融合,叫人回味不绝。
顿时有所悟,或者新与旧之间,并非矛盾对立。新旧相融,互为辉映,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美好。
因为旧是新的基础。新生之物无法凭空而来,往往是对旧物的继承和发展。若说新为高阁,旧则为地基,若无支持,新生之物已不过是空中楼阁。想到那段文化的黑暗岁月中,多少激愤青年对着孔子儒家猛打猛砸,高唱所谓的“新文化”。历史证明,这种为求“新”而一味忽视,乃至于片面否定“旧”的做法,实是文化史上的一段耻辱。现下所热门的“和谐社会”之说,其实颇值得品味,那岂不正是孔子“仁”“和”思想在新时代所发之光辉?!新,不论是发展也好,改造也罢,总是要立足于旧,才站得住脚跟。
而新,又是对旧的绝好补充,是对旧的扬弃。一味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亦是一种可怕的偏颇。便如清末,资本主义发展早已日新月异,制度文明领先了一个时代,朝中大佬依旧抱着“夷制皆不足道,唯器物可取”的思想,紧握儒学里的伦理等级不放。所谓的“中学为体”最后也不过是溥仪亡国时的一纸辛酸血泪。旧,总是要新的发展传承变化才能恒久地保持活力。便如儒学在孔子手上不过一个“仁”字,到朱熹时已演化为“天理”之说,明末又演为王阳明的“心学”,等到清时,又是黄宗羲、王夫之等大家的改造与创新。儒家一说,在历史长河中长存,在时代变迁中不断闪耀着恒久的光辉,不得不说是承旧开新之功。
新如垂髻小儿,旧便似苍髯老者。小儿总是要靠长辈的提携指引才得成长,而老者年华渐逝,总要有那一股青春活力来补充和继承。
先贤曾云:世若无仲尼,白昼如黑夜。却不知,若无后人的继承、若无后人的改造发展,仲尼也不过是被迅速忘却又或是古板的千年不变的僵如老尸,那才真正是“白昼如黑夜”了。
“新”与“旧”的关系,便是如此,并非对立,而是缺一不可,认真揣摩与处理,才能相得益彰,才能焕发出真正恒久的美好!
人不能不怀旧。
当时光悄无声息的抹去记忆中的苦痛,旧事就成为自己犒赏自己的财富。
当人静下来的时候,旧事便成了背囊里的干花,被碎成细细的渣末,却依然执着的弥漫着熟悉的味道,在现实的空气里给我以安慰和支持。
如果说时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求新、求变的潮流涌动,那么怀旧这个字眼几乎就很像是时尚的反义词了。可是世间事有时真的很奇妙,怀旧不仅成为了如今的一种时尚,而且还是众多时尚品类中最时尚的样式之一。
也许,旧时的人们如孩童般把对生命的疑问和生活的希冀去向未来探求,而如今这些历经了世事沧桑的人们似乎意识到生命中的有些东西或许并不存在于未来之中,反倒有可能是一不小心掉落于过往的岁月里了,于是回过神来将搜寻的目光落向旧日的时光。
这一种顿悟般的情绪,忽然在某一日的晨间或某一夕的黄昏,如雾一样在这座城市里弥漫开来,晕染了一大群人。就这样,这种被称为怀旧的情绪无言、无尽、无可解脱,且迅疾如潮流般成为一种时尚。
一个人的怀旧往往会寄情于一些老相识、老故事、老古董,一座城市的怀旧则往往刻画于老地图、老马路、老建筑。怀旧如同时常漂浮于一个人脑海的一缕挥之不去的青烟。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的开头这样写到:“我已经老了,有一天……”。于是苍茫,萧瑟的气息便迎面袭来,不浮躁,不造作。杜拉斯的怀旧干净的透明。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怀旧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哲学。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正充斥着越来越多的人造自然,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怀念童年时墙角的一棵小草,怀念稻花香和茉莉花香混杂的气息。
其实,我们每一年都在怀旧。怀旧,是一种永恒的乡愁。从旧迹中寻找逝去年代的美丽,从回忆中品味久远岁月的沧桑,古今中外,无论是达人还是草民,概莫能外。
这个世界中的许多部分——特别是物质生活的层面——并非由某个个人所决定,许多的对象便自然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经验或记忆。在一来一往的消费中,商品在时间的累积中转变为记忆生命历程中的情感对象。从而,新替代旧,并没有割裂新与旧的关系。每个特定的旧都只是更大传统内的子传统并且参与构成了大传统的历史多元性,从而一个特定旧的消逝,并非意味着整个传统的消亡。
过去我们认为新与旧是一种互斥关系。因为旧通常意味着稳定,旧事物已经让我们感到幸福了,何必再去创新?反之,新通常意味着颠覆旧。现在我们发现,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新与旧是可以并存且相辅相成的。你只要挖出一个旧的好东西,赋予新意,任何旧东西就立即摇身一变成为新的流行元素。
想想看,我们面对的真是一个好年代,拥有过去数千年人类的所有创意素材,只要你把记忆力加上创造力,任何旧东西都可变为新东西!中式对襟袄被冷落几十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唐装而风行。但现在的唐装已不是简单的复旧。与50年前的式样相比,唐装变连袖为外接袖,更加凸显人体线条。进行了新的组合,使旧日风采更迷人。一句话,怀旧是永恒的,但怀旧的内涵是善变的。所以,我确信这是一个时代趋势,将新与旧妥善地合二为一,将成为一种独特的新!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今的怀旧风潮愈加浓烈成为一种时尚。说到底,怀旧是对过去记忆的唤起,对昔日的向往,也是一种揉进了新意的体验。时代的变迁,注定了我们去怀旧。当我们一起怀念过去的时候,怀旧不可避免地成为潮流……
②
读到《笑傲江湖》中丹青生将十年新酿加入到五十年的陈年美酒中,那陈酿顿时少了储存经年而生的燥烈之气,且陈酿中多了新酒的清甜,新酒中又多了陈酿的余蕴,交相融合,叫人回味不绝。
顿时有所悟,或者新与旧之间,并非矛盾对立。新旧相融,互为辉映,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美好。
因为旧是新的基础。新生之物无法凭空而来,往往是对旧物的继承和发展。若说新为高阁,旧则为地基,若无支持,新生之物已不过是空中楼阁。想到那段文化的黑暗岁月中,多少激愤青年对着孔子儒家猛打猛砸,高唱所谓的“新文化”。历史证明,这种为求“新”而一味忽视,乃至于片面否定“旧”的做法,实是文化史上的一段耻辱。现下所热门的“和谐社会”之说,其实颇值得品味,那岂不正是孔子“仁”“和”思想在新时代所发之光辉?!新,不论是发展也好,改造也罢,总是要立足于旧,才站得住脚跟。
而新,又是对旧的绝好补充,是对旧的扬弃。一味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亦是一种可怕的偏颇。便如清末,资本主义发展早已日新月异,制度文明领先了一个时代,朝中大佬依旧抱着“夷制皆不足道,唯器物可取”的思想,紧握儒学里的伦理等级不放。所谓的“中学为体”最后也不过是溥仪亡国时的一纸辛酸血泪。旧,总是要新的发展传承变化才能恒久地保持活力。便如儒学在孔子手上不过一个“仁”字,到朱熹时已演化为“天理”之说,明末又演为王阳明的“心学”,等到清时,又是黄宗羲、王夫之等大家的改造与创新。儒家一说,在历史长河中长存,在时代变迁中不断闪耀着恒久的光辉,不得不说是承旧开新之功。
新如垂髻小儿,旧便似苍髯老者。小儿总是要靠长辈的提携指引才得成长,而老者年华渐逝,总要有那一股青春活力来补充和继承。
先贤曾云:世若无仲尼,白昼如黑夜。却不知,若无后人的继承、若无后人的改造发展,仲尼也不过是被迅速忘却又或是古板的千年不变的僵如老尸,那才真正是“白昼如黑夜”了。
“新”与“旧”的关系,便是如此,并非对立,而是缺一不可,认真揣摩与处理,才能相得益彰,才能焕发出真正恒久的美好!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3176529.html
展开全部
北京的拆迁故事
也许,心灵的震撼后来又带来了中国城市地貌的震撼?并因此导致了中国城市 “推倒重来”般的大重建?
但在有些人看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城市建设和扩展方面,更应该向欧洲学习,而不应向历史只有200多年的北美“新大陆”学习。
今年五月,我去北京采访中产阶级时,应自由撰稿人许知远之邀,曾专程前往他与文友们在北京西郊圆明园旧址开办的一家书店——“单向街书店”。在书店里,许知远特别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新华社记者王军写的《城记》。
回到伦敦后,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掩卷之后,我才知道,在我离开中国后那10多年里轰轰烈烈展开的城市“现代化”运动中,有多少历史建筑和珍贵文物都成了拆迁铁锄上下飞舞的“锄下鬼”;掩卷之后,我也才明白,如果所有的中国城市规划官员在筹划老城区改建时,都像我一样“喜新厌旧”,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此书开端写了一个典型的北京拆迁故事——
1998年9月24日,十来个来自四川的庄稼汉抡圆了铁锄,三下五除二,拆掉了北京粤东新馆。100年前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就在这个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南横街11号的院子里成立了保国会。
一位姓汪的包工头当时对作者王军说:“我在北京拆了八年了,这种房子拆得多了。两三个月前,国子监那边的一个庙就是我拆的,那个庙真大。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拆迁办给我们钱,我们就拆。给我们钱拆故宫,我们也拆。”
这本书还写了其它许多令人唏嘘的拆迁故事。
王军还在书中引述了中国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2000年讲过的一段话:“我到过许多地方,巴黎和北京最好。巴黎保护得很好,北京就惨不忍睹了!意大利团结报一位女记者采访我,她说北京是Poor Hong Kong(蹩脚的香港)。可悲呵,这么一个世界文化名城,竟连一个香港都不如了。”
读完这本书,我又重新审视了我过去瞧不起的伦敦扩建之路,竟然发现了不少值得北京学习的地方:像北京一样,伦敦也是文化古城,但二战之后,伦敦并没有在市中心拆旧建新,而是基本保留老城原貌,精心保护历史古迹,转而在老城周边地区规划了十多个可发展的新城基地,虽然后来英国政府换了许多届,但由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阿伯克隆比爵士主持制定的“大伦敦计划”并没有变,后来建成了一系列周边新城。
现在我逐渐能够品味出伦敦那些老楼陈墙、古街旧巷的韵味了:工作间隙与同事沿泰晤士河散步,无意之间,也许就会踏上莎士比亚曾经走过的某段石板小径;周末与家人去市中心看戏,蓦然回首,也许就会与铜雕王尔德的那双忧郁眼睛对视……
如果伦敦也去模仿纽约,在市中心大举拆除历史建筑,兴建摩天楼群,拓宽石板小径,扩建立体大道,那伦敦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Poor New York(蹩脚的纽约)。
其实,就连没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美国人,也在拼命地保护自己那点儿可怜的文物。
我还记得,2002年我去美国费城旅游,曾经参观过一个当地导游极力推荐的博物馆。我花钱买了门票,但进入馆内,转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出来了。
不是因为我不耐心,而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博物馆” ,其实不过是一个只有寥寥几间“展厅”的普通民居——它是美国独立之初缝制美国第一面国旗的一个普通女裁缝的住宅。我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而且把展品的英文说明通读了两、三遍,也没用够半个小时。
我想,北京粤东新馆如果辟成一家博物馆,展品肯定要比美国费城的那家“博物馆”丰富,购买门票的游客肯定也要比我更加感到“票有所值,不虚此行”。
也许,心灵的震撼后来又带来了中国城市地貌的震撼?并因此导致了中国城市 “推倒重来”般的大重建?
但在有些人看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城市建设和扩展方面,更应该向欧洲学习,而不应向历史只有200多年的北美“新大陆”学习。
今年五月,我去北京采访中产阶级时,应自由撰稿人许知远之邀,曾专程前往他与文友们在北京西郊圆明园旧址开办的一家书店——“单向街书店”。在书店里,许知远特别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新华社记者王军写的《城记》。
回到伦敦后,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掩卷之后,我才知道,在我离开中国后那10多年里轰轰烈烈展开的城市“现代化”运动中,有多少历史建筑和珍贵文物都成了拆迁铁锄上下飞舞的“锄下鬼”;掩卷之后,我也才明白,如果所有的中国城市规划官员在筹划老城区改建时,都像我一样“喜新厌旧”,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此书开端写了一个典型的北京拆迁故事——
1998年9月24日,十来个来自四川的庄稼汉抡圆了铁锄,三下五除二,拆掉了北京粤东新馆。100年前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就在这个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南横街11号的院子里成立了保国会。
一位姓汪的包工头当时对作者王军说:“我在北京拆了八年了,这种房子拆得多了。两三个月前,国子监那边的一个庙就是我拆的,那个庙真大。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拆迁办给我们钱,我们就拆。给我们钱拆故宫,我们也拆。”
这本书还写了其它许多令人唏嘘的拆迁故事。
王军还在书中引述了中国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2000年讲过的一段话:“我到过许多地方,巴黎和北京最好。巴黎保护得很好,北京就惨不忍睹了!意大利团结报一位女记者采访我,她说北京是Poor Hong Kong(蹩脚的香港)。可悲呵,这么一个世界文化名城,竟连一个香港都不如了。”
读完这本书,我又重新审视了我过去瞧不起的伦敦扩建之路,竟然发现了不少值得北京学习的地方:像北京一样,伦敦也是文化古城,但二战之后,伦敦并没有在市中心拆旧建新,而是基本保留老城原貌,精心保护历史古迹,转而在老城周边地区规划了十多个可发展的新城基地,虽然后来英国政府换了许多届,但由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阿伯克隆比爵士主持制定的“大伦敦计划”并没有变,后来建成了一系列周边新城。
现在我逐渐能够品味出伦敦那些老楼陈墙、古街旧巷的韵味了:工作间隙与同事沿泰晤士河散步,无意之间,也许就会踏上莎士比亚曾经走过的某段石板小径;周末与家人去市中心看戏,蓦然回首,也许就会与铜雕王尔德的那双忧郁眼睛对视……
如果伦敦也去模仿纽约,在市中心大举拆除历史建筑,兴建摩天楼群,拓宽石板小径,扩建立体大道,那伦敦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Poor New York(蹩脚的纽约)。
其实,就连没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美国人,也在拼命地保护自己那点儿可怜的文物。
我还记得,2002年我去美国费城旅游,曾经参观过一个当地导游极力推荐的博物馆。我花钱买了门票,但进入馆内,转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出来了。
不是因为我不耐心,而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博物馆” ,其实不过是一个只有寥寥几间“展厅”的普通民居——它是美国独立之初缝制美国第一面国旗的一个普通女裁缝的住宅。我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而且把展品的英文说明通读了两、三遍,也没用够半个小时。
我想,北京粤东新馆如果辟成一家博物馆,展品肯定要比美国费城的那家“博物馆”丰富,购买门票的游客肯定也要比我更加感到“票有所值,不虚此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