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到底为什么会输给刘邦?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西楚霸王项羽那么强大为何还会输给刘邦?关键输在了这三个因素上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战神”,他们武艺高强,能征善战,用实力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号,而这些战神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其中最悲情的莫过于被世人称为“西楚霸王”的项羽了。
他率领的楚军,本是当时天下最大的一支起 义军,本身又是勇猛无敌,如果没有太多意外,很有可能会成为继秦始皇之后的又一位开国皇帝,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宿命的安排,让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对手刘邦,在经过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后,不幸兵败自刎于乌江。
关于项羽的失败,历来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明实力要强过刘邦许多,也曾经有过多次机会打败甚至杀死刘邦,可为什么最后却还是输了呢?说起来,项羽的失利关键还是在以下这三个因素上。
第一个因素:刘邦比项羽更善于听取意见
刘邦乐于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敢于公开认错,收回成命,例如他在西行入秦途中,郦食其求见,刘邦的态度很为傲慢,“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食其说:“您既然要讨 伐没有道义的暴秦,就不该用这种态度对待比您年长的人。”刘邦理屈,当即认错,听取了他的建议,袭取了秦廷仓储所在地陈留,获得了大量积粟,从而使军威大振。
反观项羽就不行了,他不但刚愎自用,而且固执已见,当初项羽西屠咸阳以后,有位韩生对他说:“关中阻山带河,有四塞之固,土地肥沃,可以建都称霸。”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衣夜行,有谁知道?”韩生很生气,退出后叹气说:“人说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如此!”项羽闻听后,下令烹死韩生,这样的人谁还敢再给他出谋献策。
第二个因素:刘邦在策略的使用上更正确
首先,在政治上,刘邦为义帝发丧,师出有名,使得他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其次,在军事上,刘邦在彭城战败后,吸取了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了战略方针,比如在荥阳、成皋一线的正面战场坚持持久战,以牵制项羽的主力部队,在南翼,争取黥布背楚归汉,以削弱楚军而壮大汉军的力量。
而在敌人后方,刘邦利用彭越继续反楚,在楚军心腹之地游动作战,以牵制和分散项羽的兵力,减少汉军正面战场的压力,形成两面夹攻的态势,再派韩信北攻魏、赵等地,解除北翼的威胁,以孤立项羽,事实证明,这个战略方针颇为奏效。
第三个因素:刘邦比项羽更得民心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比较了解百姓疾苦和要求,一进关中就提出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罪,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一切法令,作废!”,并宣称 “我领兵入关,全是为父老除害,绝不是为了侵占或欺凌你们,大家千万不要恐慌。”以此争取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还定三秦后,刘邦又实行了许多取 悦于民的措施,比如把秦朝所建造的苑圃园池,通通改为农田,分给民众耕种,接着又赐民爵酒肉,安抚流 亡,整饬吏治,恢复生产等等,在当时的情况下,百姓对这些举措还是非常满意的。
与刘备相比,项羽的心情则比较残 暴,他更像是个杀人如麻的“魔王”,早年曾久攻襄城不下,在进城后,项羽非但立刻就下令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大加杀戮,并且还把剩下的人都被活埋。
而在进军咸阳时,项羽下令把二十万投降的秦军全部坑杀,这是继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余万降卒后的又一桩历史大悲剧,项羽不仅杀敌人,杀俘虏,而且还杀百姓,试想,老百姓能支持这样的人吗?而历史上的很多例子都告诉我们,“民心的向背”永远是战争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不得不说,纵然项羽的实力再强大,在以上这三个因素都不及刘邦的情况下,输掉最终的战争便不足为奇了,就更不要说,项羽还屡屡犯下错误,给了刘邦多次死里逃生的机会,所以,他的结局注定只能以悲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