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还是佛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以我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基础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道教是一个崇拜多神明的宗教,发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以“道”为最高信仰,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和济世救人。道教在我国传统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今也有一定影响力并积极发展。
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也成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将道家的哲学神化了,在当时并没有太大影响,直到汉代后期才陆续有教团出现,东汉末年张道陵正式创立道教,他们把老子称为太上老君,供奉他为教主,并将他的《道德经》视为修仙境界的经典。道教还讲究修身养性,并把庄子的神秘主义作为核心。道教成仙的主要方法为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修炼成仙。
到了魏晋时期,道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时候道教分化成了士族的丹鼎道教和民间的符水道教。茅山道士葛洪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相结合,创造了一套长生成仙体系,大大发展了丹鼎道教,再加之那时候老庄思想盛行,也促进了道教的理论发展。南北朝时期道教与外来的佛教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南朝出现了大量的灭佛运动,而北朝则出现了佛道教的义理争辩,在这过程中两种宗教也互相借鉴了对方的教义理论。到了唐朝,道教被奉为国教,唐朝君主将老子视为祖先,唐高宗还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这些君主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广道教,并提高道士地位,使得道教空前繁荣起来。在此之后的每个朝代的君主对待道教都采取了尊崇态度,明朝时期道教更加世俗化与民间化,但清朝由于尊崇佛教对道教并不友好。距今张道陵创建道教已经将近2000年,道教现今已经走出中华大地,正在朝国际宗教稳步发展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