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常用的距离单位是公里,为何却用光年来计算星体之间的距离呢?
宇宙浩渺无垠,在宇宙中,恒星彼此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人们在地球上惯用的长度(距离)单位“千米”,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于是天文学家就发明了新的长度单位,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光年”,也即一束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我们知道,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快速度,为299792.5千米/秒,那么1光年就约等于9.46万亿千米。很明显,如果要用阿拉伯数字把这个长度写在纸上,那会是很长的一串数字,对于科学研究是无益处的,也不方便记忆,所以在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光年。
平均来说,恒星之间基本上都相距数光年,例如,离我们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它是南天半人马座阿尔法三星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恒星,到我们的距离是4.2光年,如果将1光年等于9.46万亿千米乘上4.2光年,得出的千米数是十分骇人的,更不便于记录。
再比如,天狼星距我们8.6光年,而天津四则距我们1400光年。还有一点小知识,那就是在我们太阳系中,通常使用的基本距离单位既不是千米,也不是光年,而是“天文单位”(AU),1天文单位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597870千米,太阳光穿过这段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为499秒(8.3分钟)。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实际上是它8.3分钟之前的样子。如果拿天文单位与地球上惯用的千米相比,天文单位就显得很大了,但是与表示恒星之间的距离单位光年相比,天文单位一样显得微不足道,因为1光年等于63240天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