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积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哪些食物千万不能吃?
孩子挑食厌食跟积食滞留有关,引起积食滞留主要问题在脾胃虚弱,脾功能障碍就会导致食物残留、堆积于胃、肠道,从而影响胃肠道功能,孩子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脾胃功能弱的宝宝容易消化不良,不爱吃饭,孩子发育就慢,时常会伴有口臭,不断流口水,睡觉磨牙,打呼噜,趴睡和恶心干呕等现象,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咳嗽,发烧,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孩子脾虚不要给孩子吃营养过剩的食物或者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奶油、汉堡、薯条。冰激凌等,孩子脾虚可能是由于孩子的脾胃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消化功能弱而引起脾虚的情况也可能是由于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脾虚。
4种水果要少碰,娃脾虚消化差大青枣:虽然枣类是出了名的营养水果,能帮孩子不宜气血,但是青枣的皮很难消化,孩子的脾胃相对大人比较脆弱,经常吃青枣,会增加孩子脾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让娃出现积食、腹泻的情况。
菠萝:在所有的热带水果中,菠萝算是很平价的了,尤其是前段时间正是菠萝成熟的阶段,市场上供大于求,很多家长会买给孩子吃。殊不知,菠萝中含有大量的酸,对孩子的脾胃有很多的冲击,不仅容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还可能会胃溃疡。此外,年纪小的宝宝,容易对菠萝过敏,吃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山杏:正值五六月,是山杏成熟上市的时候,但是农村有一句民谚“桃养人,杏伤人”,其实很有道理。杏中的酸性较强,不仅会腐蚀牙齿,让孩子容易龋齿,还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大人吃都要适量,何况是孩子呐。
脾虚积食的调理方法,首先要注意饮食习惯,尽量不要吃生冷刺激的食物,要控制食量,做到少量多次,平时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吃一些中成药进行调理,例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归脾丸。第三点,进行腹部按摩,这样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防止积食。饭后可进行慢走,能够有效避免积食。
呼出的气体有酸腐味儿,中医认为脾气往上升,胃气往下降,积食会导致孩子的脾胃之气堵塞,不顺畅,导致酸腐之气向上,出现口中呼出气体有酸腐味儿。积食会使孩子的脾宝宝出现鼻梁两侧发青的现象。
很多妈妈经常问小编:“积食、脾虚、脾胃不和,这几个问题总是搞不清楚,它们是一回事吗?”
脾虚、积食、脾胃不和是孩子最常见的几大脾胃问题,它们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但各自之间又是互相重叠、互为因果的。
下面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帮家长更好地区分,及时对症调理,保护好孩子的脾胃。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脾胃的功能。
为什么说“脾胃”是孩子的后天之本?在中医看来,脾胃是“后天之本”,并认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将脾胃看作身体的基础和轴心。脾胃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
脾、胃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果把胃比作粮仓,脾就相当于运输公司。胃负责收纳食物及初步消化,脾负责更进一步的消化,并把转化而成的营养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宝宝出生后,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非常多的营养,这些营养主要借助饮食而来,而饮食又必须靠脾胃转化为气血。
这就是脾胃对宝宝以及每个人的重要性。
孩子最容易出问题的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呼吸系统,比如孩子常见的感冒、咳嗽、肺炎等外感类疾病;一个是消化系统,比如发育迟缓、身体瘦弱、便秘、腹泻等问题。
这些问题无一不和脾胃有关。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什么这么说?
外感类疾病多是因为肺气不固,外邪入侵。为什么孩子会肺气不固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属土,肺属金,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土生肺金”,也就是说:脾胃功能强大,才能让肺系统功能强大,从而提高宝宝的后天抵抗力,减少孩子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机会。
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喂养不当,或者过于娇惯,导致孩子挑食、偏食严重,饮食不规律,吃饭不知道节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零食、甜食不断。这种情况不仅伤了脾胃,肺系统也会跟着遭殃,孩子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各种问题不断。
脾虚是指身体吸收、运化食物的功能出了问题,进而导致身体抵抗能力变差。
孩子脾虚会导致什么后果?
- 不长个,身体瘦小。
脾虚导致营养吸收变差,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会让孩子不长个,吃再多也不长肉。
- 身体没劲儿,精神萎靡。
脾主四肢、主肌肉,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孩子会出现四肢消瘦、无力等问题。
- 挑食、厌食、拒食
脾虚导致食物无力被消化,孩子很容易腹胀,进而导致胃口变差,挑食、不爱吃饭。
- 体质差,容易感冒、咳嗽。
脾虚后营养跟不上,体质会很差,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肺气虚,造成反复感冒、咳嗽等。
- 头发无光泽、面色萎黄
“肺主皮毛”,皮毛是我们体表最重要的一道防卫系统,皮毛功能变弱,孩子会出现头发无 光泽、面色及皮肤萎黄等问题。
- 爱流口水
中医认为“脾在液为涎”,孩子脾虚会经常流口水。
- 容易便秘或者腹泻
脾气虚,没办法把津液传送给大肠,大肠会变得干燥,孩子很容易便秘。孩子对食物不消化,还会导致一吃就拉。
- 脾气差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脾虚的症状,并且脾气大,爱哭闹,这可能是脾肺两虚(土生金不足),金不克木,进而造成肝气太过强势,很容易发脾气。
积食实际属于脾胃虚弱中的一个类型。积食会导致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又会造成积食,二者之间常常互为因果。
- 胃积
孩子的积食有的是积在胃里,也就是说吃了太多食物,胃堵了,之后会不想吃饭,甚至呕酸水。这种情况,通常吃点山楂(山楂可以克肉食)、萝卜(萝卜可以克面食)就能消掉。
- 脾积
孩子胃积时间长了,没有及时消除,脾的功能慢慢地也跟着伤了,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危害。这是经过一个长期过程形成的,到了这一步,孩子会表现出腹泻或便秘、容易肚胀、四肢比较消瘦、不长个、爱生病等脾虚症状。
胃积和脾积还有一个特征:脾积的表现可能没有胃积明显,但危害更严重。
如果孩子积在胃,症状可能比较突出,家长很容易发现,例如口臭、突然不爱吃饭,甚至呕酸水等。但脾积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会变得虚弱,抵抗力低下,虽然脾积没有胃积明显,但脾积对孩子的伤害往往更重。
在中医看来,脾和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它们同属于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医的脾胃不和,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
- 脾胃之间不能协调
如果脾胃不和,比如说胃强脾弱,孩子一般胃口很好,特别能吃,但是脾弱,吃进去的食物就是不吸收。原本胃是负责接受食物的,脾是负责吸收的,能接受但不能吸收,向全身运化营养,就属于脾胃不和。
- 脾胃和其他脏器之间不能协调
脾胃不和还指脾胃和其他脏腑之间不能协调,比如肝气不舒、情绪不好也会引起脾胃不和。
- 脾胃和外界环境不协调
这种情况其实指的是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我们突然去了某个地方,不适应当地的水土,很容易闹肚子,这也叫脾胃不和。这属于是脾胃跟外界环境不合。
归根结底,脾虚、积食、脾胃不和对孩子身体危害都比较大。它们之间一般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孩子最初多是普通的胃积,慢慢地就发展脾积,进而造成脾虚、脾胃不和。
如果孩子脾胃出现问题,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普通的积食多属于急症,很容易消,两三天就能好,但脾虚是一种慢性疾病,必须一点一点地慢慢调理。
家长一定要注意分辨孩子处于什么状态,及时对症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