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里最孝顺的子女,往往最不受父母喜欢?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孩子的出生顺序,大部分决定了孩子的孝顺值,往往家里最孝顺的子女,都是父母最不喜欢的那一个。
家庭只要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父母就会有偏心的表现,比如将好吃的都留给自己最喜欢的孩子,好玩的、好看的新衣服也都首先给他们买。
因为父母的偏心,其他孩子的心理会出现非常大的落差和不公平。
就在最近我接到了一个读者的私信,私信中说出了他的困惑:他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的弟弟。
可是父母很偏心,将所有好东西都留给弟弟,弟弟好吃懒做,有很多缺点,而自己对他们百依百顺,尽心尽力照顾家里,可父母却视而不见,对自己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
为此,他内心变得很失落,感到非常不公平,他想不通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对自己,他很郁闷,想不通所以想要求得帮助。
在多个孩子的家庭,往往最大的那个孩子会“被迫经营”,承担起“长兄为父”,照顾家里的其他孩子的责任。
这个问题就很好地从这位读者的身上体现出来了。在我看来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投入的精力越多,就越会在乎其发展
心理学认为,人在某一件事情上或某一个人身上投入得越多,就会越在乎发展或成长,就跟这位读者的父母一样。
因为他们在小儿子身上投入了太多的爱和精力,所以想小儿子变得越来越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旦小儿子有任何需求,父母就会立刻满足。
因为太在意自己的小儿子,渐渐就会被小儿子的行为影响。
这个规律就像是炒股,一只股票砸下去了自己所有的钱,期望就会变得非常大,就算是这支股票在不停亏损,人也会存在侥幸心理,期望着它能够涨回去,甚至赚大钱。
乖巧懂事的儿子不需要父母操心就能够很好地成长,所以父母对这个儿子的关心就会减少。
但好吃懒做的弟弟对父母来说,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爱,他没有自己赚钱和独立的能力,始终会被父母记挂在心。
家里最孝顺的子女,通常都没有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
能够独立赚钱的子女,对父母孝顺的子女,往往在父母眼中是很能干的人。
通过努力打拼,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经济上获得丰厚的基础,对父母既有孝心还有责任心,每次对父母都很大方,会提供很多物质资助。
不过,因为在外打拼事业,通常距离父母都很远,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父母清楚他们的孝心,但由于缺少陪伴,所以无法填补父母内心的孤独和空虚。
相反地,家中能力一般,不怎么会赚钱,好吃懒做的兄弟姐妹们,因为能长期陪伴在父母身边,就算是没有帮助父母做很多有用的事,却给了父母精神和日常生活的陪伴。
所以,父母对没有能力的子女们会比有能力赚钱的子女们更加关心。
人的内心通常都具有“补偿心理”,就像是长期在外打拼的子女,因为有了足够的经济能力、内心愧疚,觉得没有时间陪伴父母,所以会用各种物质关心父母。
他们通过这种孝顺行为,去弥补无法陪伴父母的时间。那些陪伴父母多的、没有能力赚钱的孩子,常常会在父母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好,实际上可能是想要达到某种目的。
因此,那些真正用实际行动、用最好的物质基础去关心父母的子女,由于缺乏精神陪伴让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变得淡漠,这就是人的本性。
尤其是老人,他们对所有子女都带着一份最无私的爱,同样也会因为一些原因,在对待子女时出现爱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