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学理》第七讲:态度形成与转变 笔记〈一〉

 我来答
舒适还明净的海鸥i
2022-06-05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0.5万
展开全部
坚持分享1630天(2022.4.23)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态度形成与转变

      <孩子单独在家学不了多少知识,只要跟着学校的节奏走就行。

      有人总想改变对方,其实改变的就是一个人的态度。网络上说:改变自己是神。

      做咨询是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和态度,想改变别人的整体原则: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

      第一单元态度概述

一、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1.特点:

①内在性:内在心理倾向,尚未显现于外内心历程或状态。

②对象性: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

③稳定性:形成会持续、不易随便改变。

二、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的A、B、C模式

A(情感)

B(行为倾向)

C(认知)

一般三种成分协调一致

      <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决定行为倾向>

三、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通过态度表明,有利于己

2.自我防御功能

    <利于自我形象和价值的确定、减少焦虑

3.价值表现功能

      主动表现社会价值(学者撰文发表言论)

4.认知功能

    通过态度来赋义

四、态度的维度

1.方向

态度指向:肯定指向或否定指向

2.强度

态度方向的程度

3.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

      在态度体系及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

      态度在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五、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

1.依从(行为倾向):

    <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与别人一致>

      <无深刻认识和情感,表面,受外部支配>

2.认同(情感)

    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保持一致

    形成一致,主动趋同,基于喜欢

3.内化(认知):行为(自我卷入)——认同(情感)——内化

    不要一开口就用指责等语言破坏掉关系

      把情感认同与信念、价值观结合,理智判断形成

    以认知为基础,情感是中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