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女儿有抑郁症怎么办?

 我来答
花为谁栽1815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24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4万
展开全部

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或者靠谱的心理咨询中心去诊断。在我们平常人看来,抑郁这两个字的概念是不准确的。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中真实的意义。你的女儿有可能只是心情有点低落,作为家长,你们的反应有点过度。也有可能情况比较严重了,你们还没有觉察出来。所以最好是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第二、家长不必过分紧张。即使是抑郁症,也不必过分紧张。年轻人的心理问题比较好应对,越年轻越好办。只要接受专业的治疗,一般都会缓解。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抑郁症的缓解有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配合好医疗机构的治疗。

第三,家长要检讨一下自己的教养模式。孩子的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根源有可能来自于家庭、学校或者 社会 。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大人要自己反思。是不是给的压力太大了?是不是孩子在外面受到严重挫折了?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大人却没有察觉?总之大人要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才行。

看到了你欲言又止的表述,感受到一个母亲的纠结与难过,那种不愿意承认却明明知道他现在的状态有点非正常的内心拉扯,有种无法摆脱、挥之不去的感受。

但现实就是现实,他的状态有非正常化的倾向,至少你对他的那种感受是不太好的,所以你的重视非常关键。

孩子的状态应该属于青春期的一种表现吧!

这里面有两个需要关注的地方:

1.孩子有自我封闭的倾向,这应该和她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出现状况有关

2.已经出现抑郁倾向并伴有自伤行为的先兆(必须有所警觉)

目前家长要做的:

1.尽量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多去认同孩子,要具体表达肯定与赞美;

2.少说“不”

3.在理解孩子的同时,只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是讲道理;

4.医院的问题你可以单独自己去咨询,不建议带孩子一起去,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

5.调整孩子父母的关系可能是产生转变的一个方向。

祝好!

最关健的一点,父母不要事事指责她,训斥她,丑化她,这是心理的一副药。

抑郁症需要医生做诊断,不要随便下结论,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做一下评估。

女儿这种状态持续多长时间了?影响学习吗?睡眠状态怎样?现在多大了,有什么诱发事件导致她这样的状态?

孩子在家里需要制定规则,比如未成年每天用手机时间,晚上10点必须交手机。

如果享受被照顾的权利,也要进到一定的责任。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女儿并不是抑郁,很可能是 进入了叛逆期并有了心上人 ,此时的她需要你们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她建立 自信心和高自尊 ,而不是带她去见心理医生。

1、试着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沟通一番。 叛逆期的孩子一直在寻找一种自我认同,也就是开始问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而此时他们也开始不断向外 探索 ,希望通过周边环境获得新的自我认同感,比如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情侣之间。而家长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发育,很多方面认知都滞后于孩子,那么孩子便不会从家长这里有新的探知欲,对于父母的说教会出现充耳不闻的情况。

另外,孩子小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家长高、孩子低的一种不平等关系。但孩子进入叛逆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孩子已经将自己视为一个成年人(只是他们自己这样认为), 所以希望父母以成年人平等的口吻、姿态与之沟通,也就是获得父母的“尊重”,孩子已经从仰视到平视,甚至是俯视的姿态。

2、观念上尊重孩子,言行上拒绝暴戾。 在叛逆期,孩子开始走出童年并开始向外获得他人的认同,这一过程中,他们常常会“碰壁”。对于那些自尊感较低的孩子来说,这时候往往会出现较高比例的消极倾向或行为问题(注意:这不是抑郁症)。

所以,在叛逆期时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高自尊,是家长们最重要的课题。父母在与孩子的日常互动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从观念上平等的尊重孩子,拒绝主观臆测,拒绝言行暴戾。

“沟通是解决亲子矛盾的最好方式”,希望题主能早日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姿态去自尊孩子的“叛逆”,与孩子尝试一场真正的亲子沟通。在感受到来自父母质朴的关爱后,孩子自然能向你敞开心扉。

最后要补充一句,现在关于抑郁症的文章很多,导致不少家长总把孩子的抑郁情绪/行为归结为抑郁症,但实际上,抑郁情绪和抑郁症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抑郁情绪是一种很常见的 情感 成分 ,人人均可出现,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理所当然会产生抑郁情绪。

但是 抑郁症则不同,它是一种病理性的抑郁障碍 ,与遇到挫折后出现的抑郁情绪完全不同,通常表现为无缘无故、缺乏客观精神应激条件而产生的不良精神状态, 在外人看来常常是“难以理解的不开心” 。

要分辨两者,最简单的一点, 看TA在遇到不愉快事情的反应,如果产生抑郁情绪为正常现象,如果没有产生抑郁情绪则为非正常, 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了。


家长你好,看到你描述孩子现在的状态,让我感受到你的担心又无奈的现状。

我需要你澄清几个问题。

1 孩子多大?这样的状态持续多久了?

2 孩子现在还能上学吗?成绩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3 孩子是突然有这样改变的吗?还是因为什么事情的影响逐渐这样的?

4 孩子现在的状态和她以前相比,是否性情大变?

这些资料是简单评估孩子状态的依据,很重要。

您现在能做的,就是无论用什么方法要带孩子去你所在地精神专科医院做检查。

因为不了解您孩子年龄,很多事无法予以评估,但很重要的是带她去医院!专科医院检查。

孩子现在的一些表现,能感受到您为此的担心,甚至也有点焦虑和着急,同为妈妈特别能理解您此时的心境。为了孩子,您尝试寻找帮助她的方法而在努力,做得很好,相信您在其他方面照顾孩子,也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的。

从家庭出发,有以下一些想法,跟您探讨,供参考:

1 孩子角度

描述上看,孩子现在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有熬夜习惯的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是会容易导致情绪波动的;

无论孩子是否真的抑郁,只要有您耐心、温暖的爱的陪伴,对孩子是最重要的;

暂时不用刻意强迫孩子,用引导的方法,让孩子进入适合、简单可持续的运动,比如陪伴家人的散步等

如果孩子暂时抗拒见医生,您可以初步自己先问诊,平时做些视频记录,包括孩子聊天神态,言语,动作类,可供医生参考;

2 对您的视角

在孩子这件事上,您的付出肯定很大,也许您都没有时间照顾自己。

当您为孩子犯愁的话,也会建议您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做个心理疏导,如果您处在一个有力量心理状态,这个也会间接的给到孩子。

也许面对孩子的很多事情,您的思路或方法可选择的就更多;

3 家庭氛围

您需要察觉家庭现在的状态,是否需要调整?孩子,现在的状态,也许跟家里某些状态有关,家庭很多不经意的习惯,是不是影响到孩子,需要自查后找到适合的方法;

最后,愿您和您孩子,早日回归到你俩共同希望和向往的家庭画面感中来。

您好,看到您问题的题目,我想表达一下我的建议:

一、首先,作为一个母亲,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您的“觉得”女儿有抑郁症,有没有抑郁症不是去靠单纯“觉得”,况且您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咨询师。不能靠简单的“觉得”就给孩子贴上“抑郁症”的标签,这个是需要去医院检查、鉴定、评估的。

二、如果医院确诊是抑郁症。以下建议希望可以帮到您:

首先怎么自救?

1.适度运动。运动可以产生多巴胺,也就是“快乐因子”。越不想动,越要动,自己不想动,家人就陪着一起运动。

2.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学会和自己的问题友好相处,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3.找出背后的原因和现实问题。现实问题解决了,情绪就自然解决了。

4.写日记的方法。把自己的情绪用文字表达出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

5.没事找事做。不要让自己太闲。

家人和朋友怎么帮助到抑郁症的病人?

1.建议寻求心理咨询或者药物治疗。

2.陪伴。多和她说话,防止自杀。越是抑郁,越不能独处,寻求一些 社会 支持非常重要。

3.陪伴运动。

4.陪伴做过去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可以集中专注力的事情。比如画画、书法。

5.可以让患者养一只猫。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催眠治疗师、国家中级私人心理顾问陈欣,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您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我将尽力帮助到您!祝福您的女儿早起康复!

《如果你的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文:孙新兰博士

这个月初接到闺蜜的微信,她说儿子最近状态很不好,经常不开心,情绪很差。昨天早上突然哭个不停,说自己可能病了。于是闺蜜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的诊断是抑郁症,开了百忧解。而且嘱咐要坚持吃一段时间,不要随便停药。

孩子这么小就要被贴了这么一个症的标签,闺蜜说她的心里很难过。

几天前,我所在的公益组织接到一个邀请,邀请我们成为关爱抑郁症的共同倡导单位。这个活动的发起人认为抑郁症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是常见病,不要讳病忌医,而是要及时就医治疗。

闺蜜的孩子11岁,刚刚进入青春期。百忧解可以让他情绪好转吗?应该可以,但能不能回答那些让他困扰、烦恼的青春期的常见问题,诸如读书有什么用,我将来到底能做什么?我这个人到底是厉害呢还是很差劲?人为什么活着?等等等等,显然不能。

百忧解,能不能帮他营造一个 健康 、温馨的心理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让他可以善用青春期的挣扎来心灵成长呢?显然也不能。

我不排斥药物,只是很谨慎。

心病还要心药医。所以要治疗“心病”,还是需要从“心”入手。

我约了闺蜜一家一起吃饭。我想在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里来了解这个孩子。

他对很多事物都很敏感,而且是动感情的那种敏感,例如菜单的价格,“哇,每个菜都这么贵,太贵了。”他在包间里坐立不安。

闲聊中,我和闺蜜谈到我的儿子一度学习成绩很差,我和孩子爸爸在学习成绩问题上对他完全放任不管。闺蜜的孩子马上接口说:怎么可以不管学习呢?差点哭了出来……

吃饭、交流的过程中,我在很用心地感受和体会这个孩子。包括他时不时要走下座位,用来来回回的走动来平复他不时泛起的情绪和思绪;妈妈会规范他的行为,他有时乖乖顺从,有时则很不情愿,但因为爱妈妈,还是乖乖就范了,只是压抑到难以承受的时候,他会用牙齿使劲地去咬面前的盘子。

听着他用还很稚嫩的声音发表着他的各种见解,当我认真倾听的时候,发现他确实比同龄的孩子更有想法,而且颇有见地,闪烁其间的是他希望有一个更公平、友善、更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

你看见了吗?

抑郁症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面具。它背后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是一颗颗鲜活的心。

觉得饭菜贵、就餐环境奢侈,他的言语、表情让我感受到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懂得心疼父母赚钱的艰辛,心地善良、质朴。他对我们教育孩子方式的反应,让我体会到他对弱者有深切的同情心、同理心,同时也很有上进心……我感受着、由衷赞赏着他的心灵所表露出的各种内在的美好,同时也真诚地表达出我对他的理解、喜爱和欣赏。

每个孩子当他内在的价值被很确定地看到的时候,也就是廖志祥先生说的给到他“深心的一瞥”【注1】,他的心灵就会有一个可以安在的锚。这个锚够稳定的时候,他就会进入自我启发、自我修正、自我要求的自律性。他就可以“自是不自见”【注2】。“自是”就是自我确认自身生命的价值。

而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指征就是无价值感、无意义感。人们经常用“自见”来开导抑郁症患者,来给他价值,例如你学习成绩这么好,说明你很优秀啊;你爸爸妈妈都很需要你,你怎么可以说你是别人的负担呢等等,但收效甚微。

我以前讲过一句话:抑郁症患者都有着高贵的灵魂,他们渴望寻找到的是生命真正的意义、价值和出路。

所以他们渴望的是“自是不自见”,外在的 社会 价值并不能完全填补内在心灵的空洞,“抑郁症”是他们心灵心声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只是他们自己不自知而已。医生的“听诊”在他们的专业框架里是有经验、有发言权的。超出医学框架的部分,他们则未必听得见、听得懂。

当有人可以看到他内在的价值,听到他灵魂的渴望,敬畏、尊重甚至赞赏他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与价值的 探索 ,必要时,能确定告诉他出路在哪里的时候,相信很多抑郁症可以不药而愈。

当然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太少太少。

在一小段单独相处的时间里,闺蜜的孩子突然对我说:你真的很好,要是大家都像你这样就好了。他还向我敞开心扉说:“我喜欢被表扬,真的不喜欢被批评。”我体会到那种和年龄无关、人与人之间那种心与心可以相互敞开、信赖的感觉,真好。爱与信赖就是最好的“心药”。

临别的时候,闺蜜悄悄来问我,我告诉她,她的孩子完全可以不用服药。但她要懂得怎么爱到自己的孩子,给到他心理的支持与力量。

心灵的 探索 、挣扎本身不是病,相反其中还蕴藏着蜕变、成长的动能与渴望,它的表征可以被定义为“病”,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征,不能只是从现象层面来灭果,而是愿意走进他的心,用“深心的一瞥”来了解、梳理、化解那个因,并且结出成长、喜乐的果实。

——本文由孙新兰博士于2019年12月18日作

【注1】 出自《廖志祥道德经课程实录》(2010年8月版,文汇出版社)中诗咒《本愿》

编者注: 当我们可以给到面前这个生命真心的一瞥,抑郁症就可以不药而愈,但能这样做到的人还太少太少!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心理工作者、这样的父母、这样的亲人或朋友,请关注“孙新兰意象对话”公众号,跟随线下课程一起学习。感恩阅读。

她给她爱和鼓励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