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是哪年建成的?有什么历史传说吗?
它原本是清朝雍和宫第二任皇帝康熙,为他的第四个儿子允禛建造的贝勒府,因为允禛是宫女所生,她在建府时不敢花太多的钱。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8年),允禛被封为和硕秦王,后,清廷提前三年到王俸建王府,即后来的雍秦王府。允禛称帝后,他改名为尹真,即雍正帝,清朝世宗,在他继位后的第三年(公元1725年),王府的一半被改成了宫殿,另一半给了喇嘛章嘉呼图克图作为黄教的上院。
雍和宫是北京东部北角,的一座宫殿。雍和宫是明朝宦官居住的地方,但在清朝建立后被废弃了。康熙继位后,在雍和宫的那块土地上建了一座宅邸,御赐给了雍正帝,雍正帝当时还是王,秦永人,所以当时的雍和宫还叫“王府".秦永”,雍正帝就带着妻妾住在这座宅邸里。乾隆皇帝就出生在这座宅邸,所以雍和宫也是两位皇帝出生的宫殿。
清朝的人认为雍和宫是一块福地。当初,雍和宫的康熙给了他的儿子雍正帝一座宅邸。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北角,清33年康熙皇帝康熙在此建府赐四子尹珍,尹珍后来是王府的朋友,雍正三年(1725),王府改为皇宫,雍正十三年(1735)称雍和宫,雍正帝去世,灵柩曾停放在此。因此,雍和宫大雄宝殿原来的绿色琉璃瓦换成了黄色琉璃瓦。
雍和宫,因为乾隆出生在这里,雍和宫有两个皇帝,它成为龙千年的福地。因此,这座寺庙有黄色的瓷砖和红色的墙壁,这是与紫禁城宫相同的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雍和宫,并任命宰相王,大臣管理其事务,成为清政府主管藏传入佛教事务的中心。雍和宫是清代中后期规格最高的佛教寺庙。雍和宫,于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佛教, 汉族全国重点寺庙。寺庙主要由三个精致的牌坊和五个宏伟的大厅组成。它占地66,400平方米,有1,000多个大厅,从有飞檐和拱门的东西牌坊到古老的东西顺山塔。因为雍和宫曾是王府,它的建筑格局保留了王府,的一些规则,又因为它后来是雍和宫,它还融合了汉族、蒙古族、和满等民族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