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的各类心理问题
社会中的各类心理问题
再婚家庭孩子近六成存在情绪压抑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统计,在2000年至2006年间,医院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每年都在成倍数增长,在这些患者中有60%的人因为患上了心理疾病被迫退学、下岗、退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他们患病的原因则以家庭、社会影响和心理暗示为主。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儿童的情绪状态产生什么影响?不久前有关单位进行的一项联合量化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专家张一介绍,这项研究以哈市9所小学五、六年级1912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情商测量表,设计了情绪稳定程度、情绪紧张程度、恐惧情绪程度、敌意情绪程度、羞怯情绪程度等10个问卷项目;同时对被测学生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将家庭结构分为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四个类型。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前三类家庭的儿童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儿童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表现为快乐、自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继父、继母面前,则表现出冷漠,拘谨的情绪和行为。
统计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儿童有较严重的情绪烦恼,18.9%的儿童精神紧张,有56.8%的儿童有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百分比。这是因为再婚家庭儿童在新组建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经济上的支配权,均与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时有一定的距离或差异,使其内心产生出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不健康情绪。同样,单亲家庭儿童中有严重情绪忧虑的人数高达21.1%,这与他们经历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时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关。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的情绪异常。”张一说。
不要轻易在乎别人的评价
张一告诉记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好坏自己不能够做主,决定权交到了其他人手里。有很多孩子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百般挑剔,如:个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头发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责怪自己为什么生在了农村,怨家里太穷等等,他们妄自菲薄,陷入无尽的痛苦烦恼和孤独之中。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种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给自己设下种种障碍,不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会严重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许多心理疾病来自暗示
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能使人的情感和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张一说。
据张一介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
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与神经类型是不同的,对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结果也就不相同。人从气质上来分,有胆液质、神经质、多血质和黏液质4种,大多数人又同时具备这4种气质类型中的几种类型。胆液质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质型的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较慢。大多数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儿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的作用。心理暗示虽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com——
父母教育孩子的八大智慧
赏识:求知上进的源泉
赏识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心理还很幼稚,他们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赏识。
梦想:创造奇迹的翅膀
童年是梦想的故乡,梦想是明天飞翔的翅膀。教育心理学显示,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知识:自立成才的杠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曾说:“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知识,是孩子自立成才的有力杠杆,有了它,孩子才能撬起自己美好的人生。
品行:茁壮成长的基石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空白的纸,你在那里种下什么,你就会收获什么。在这张空白的纸上,品行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基石,它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习惯:成就未来的捷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就像是走路,人们如果选择了一条道路,就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好的习惯是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捷径,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健康成长;不好的习惯则像缠在身上的铁链,阻碍着孩子每一步的发展。
心理:立足社会的支柱
人的心理特别是孩子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有障碍,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其他社会问题。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很多家长只注重让孩子锻炼身体,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沟通:心意相通的桥梁
融洽的亲子沟通不仅是亲子间维系亲情的基础,更是相互交流,彼此理解。提高培养教育效果的桥梁。融洽的亲子沟通,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欣赏、被接受,进而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人格,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榜样:潜移默化的要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但教育孩子的要诀却是自己的榜样先行。
空虚是你心头的恶魔
他不无困惑地说:“看看其他同事,工作总是充满热情;玩也玩得潇洒。 而我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百无聊赖、心绪懒散、寂寞惆帐却又不知该怎样解脱。怎么别人就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自己就那么空虚呢?”
这位职员提出的问题恰似一片阴云笼罩在一些年轻人的心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虚”。在很多年轻人的印象里,它往往与“寂寞”“孤独”等词是通用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寂寞”、“孤独”对于人并不总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标志着一个人独具个性。而“空虚”却只能消磨人的斗志,侵蚀人的灵魂,使人的生命毫无价值。
空虚是一种内心体验。每当我们听到一些人说着诸如“唉,真没劲”、“唉,这个世道我算看透了”之类的口头禅时,我们就说他是个心灵空虚的人。但实际上,真正空虚的感觉往往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只有空虚者自己才能真切地体验到,他人是难以深入体验的。所以,这使得感觉空虚的人不太容易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如果自己再不积极努力的话,只会越来越紧地被空虚所包围。
空虚是随时可以产生的。留意一下周围,有的中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因没有及时地被接受,就会产生不被理解、无所依托的感觉;有的中学生由于学习差、纪律不好、不被信任、不被尊重;有的中学生被沉重的学习负担所束缚,就会觉得中学生活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么诗情画意……这些时候,空虚都可能会乘虚而入。如果你正好是个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就更容易被空虚所征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被空虚所乘机侵袭的人,无一例外地是那些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们或是消极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或是毫无朝气,遇人遇事便摇头。为了摆脱空虚,他们或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或无目的地游荡、闲逛,耽于某种游戏,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无谓地消磨了大好时光。空虚带给人的,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面对空虚,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俗话说“治病先治本”。因为空虚的产生主要源于对理想、信仰及追求的迷失,所以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成为消除空虚的最有力的武器。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当你坚定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前进时,空虚就会悄悄地离你而去。
面对空虚,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常说,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高山大海,你可以积极地去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认认真真地学点本领,帮他人做点好事,也能对自己的成功颇感得意,从他人的感谢中得到欢愉。当你用有意义的事去培养你对生活的热情,去填补你生活中的空白时,你哪还有心情和闲暇去空虚呢?
面对空虚,还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有时候,人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有人遇到一点挫折便偃旗息鼓而轻易为空虚所困扰,有人却能面对困难毫不畏缩而始终愉快充实。因此,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训练,就能够将空虚及时地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给它以进一步侵袭的机会。
当你和空虚顽强斗争的时候,请记住普希金的这句诗:“生活不会使我厌倦。”
教孩子化解“委屈”
家长如果不细心,忽略孩子的情绪,那么这种委屈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对孩子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委屈,引导孩子表达出来。 ——.com
另外,家长不要用讲道理压抑孩子的情绪。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犯“讲道理”的错误,其实那些道理对孩子的表达有压制作用,孩子会觉得自己本来应该那样做,而不应该这样做,于是更加觉得自己错了。其实如果换位思考,成人遇到这样的事也难免处理不好,也可能犯不应该犯的错误。孩子还小,即使做得不好,做的不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家长不要把成人的要求用于孩子,更要少讲“你本来应该那样做”或者“你以后应该那样做”。
在情绪处理上,家长尤其要引导孩子表达对这件事的愤怒。愤怒是一种最容易被压制的情绪,而压制愤怒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对学校老师有意见,将来影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会对孩子对老师的愤怒情绪加以化解或者压制,不鼓励孩子表达愤怒,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如果走入这个误区,孩子即使表面上听话了,也会倾向于把愤怒情绪转向内心深处积累起来,把“老师错了”变成“我错了”,使孩子自我评价降低,导致孩子退缩和消极怠工,不专心学习。
如果客观上真是老师伤害了孩子,妈妈就需要站到孩子一边,做孩子强大的支撑,而不是顾忌太多,回避接触校方。因为,家长找学校说明情况是对孩子尊严的一种保护。但家长不一定要采取“讨理”的方式,而是要有冷静的态度,尤其要让孩子清楚解决的情况,消除老师、同学的误会对孩子心灵的影响。使孩子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并使孩子在化解“委屈”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自己判断思考,培养遇事冷静的健康心态。
大学生毕业心理分析及其缓释方法
除了极少数目标明确选择坚定的同学外,大多数同学都对毕业选择感到茫然。奇怪的是,渐渐地同学们在宿舍里开始谈论这些话题,就像逃避瘟疫一样。每当有人不经意谈起这个话题,或不由自主地想起毕业后的去留,心里就会出现紧张、焦虑、忧郁、恐惧。
这种心理称作为“毕业恐惧症”。
一、恐惧选择
人的.一生是选择的一生。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才能成为那样的人,如何才能实现你愿望的生活。你想去哪?有什么方式去。这一切都得由你自己做主。这种选择在哲学上叫做自由。可从人类实际的社会心理状况来看,大多数人受到习惯生活的影响,不太愿意选择新生活新事物。对自己未尝试过的生活抱有一种本能的观望态度,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时则会产生一种彷徨和恐惧。社会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这一现象称之为“自由逃避”。
二、恐惧未知
未知是一个神秘的彼岸。恐惧未知是恐惧选择的更深一层的社会心理。当代瑞士神学家奥托发现,神秘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令人向往,一是令人恐惧。对乐观者来说向往多于恐惧,对于忧虑者来说,则恐惧多与向往。本来对于正待走向新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未来既是一种渴望和诱惑,也是一种恐惧和担忧。可当下的现实却使正常的恐惧和向往心理发生了倾斜。
三、恐惧社会
中国式教育是一种读书式教育,而不是人生式教育。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像一座高墙,把学校和社会、学生和成人分割开。家长和学校普遍认为:学生时代唯一要做的就是读书,至于如何挣钱,如何当官,如何推销自己,如何更好的与人相处,如何获取幸福,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化解心理问题,这些安身立命的社会知识和人生知识却被看成水到渠成无师自通的自知。直到大学毕业走入社会时。大学生们才突然感到,自己对将要步入的那个世界如此“无知”。而另一方面,当临近毕业时,从各方面传来的一些信息更加令他们不安。:社会复杂、学校所学的东西与社会生活实际不一样和做人比掌握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等等。中国古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今,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最深切感知的却是:临到走入社会才知做人、做事的本事学的太少。
四、恐惧自己
从小到大家长和学校都给孩子们一个错误信息,告诉他们只要考上大学,尤其是考上名牌大学,就什么都好办。至今,在社会上仍流传着“考上大学穿皮鞋,考不上大学穿草鞋”的中国式经典劝学格言。这种传统的大学精英教育观,使家长和学生都把考上大学看成是获得社会地位的象征,使他们对大学毕业后的人生保持一种较高的期待;而真实的世界却是毕业生就业找饭碗面临重重困难。期待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的普遍不对口,社会知识和实践的缺失,以及对未知、对社会的神秘恐惧、使许多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不断的问自己:像我这样的人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创造幸福的人生吗?而这一切在走入社会之前谁也无法做出回答。
五、缓释方法
从心理学上来看,恐惧选择、恐惧未知、恐惧社会、恐惧自己本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但当这种心理叠加在一起对涉世未深被迫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却形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如何疏导、缓释这种心理,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应该探讨的话题,现有如下方法:
(一) 从当事人来说,首先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把毕业恐惧心理看成人人都有的正常心理,是大多数当代大学毕业生都会经历的心理成长过程。其次要运用由人及己的的类比推理,在心里对自己说,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些成功的幸福的人不也得都经历过这样的心理过程嘛。再次要有积极的面对未知、面对社会、面对新生活挑战的心理暗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最后不要回避谈论毕业话题,同学们在一起要从美好的视角设想未来、向往未来。
(二) 从家庭和学校来说,要重视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变化。从情感上给予理解、呵护。从心理上给予鼓励和激励,从信息上多传递一些正面内容。
(三) 从社会层面上来说,中国教育不仅要对缺乏创新进行反思,更要对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人生反思。这才是医治大学生毕业恐惧心理的根本处方。
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及对策
为防范、平息和处理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更严重的是,不良心理与变态心理的扩散,容易形成社会思潮(例如仇官、仇富情绪),解构权威,使价值观混乱。最直接的后果是族群撕裂和社会分化,使得社会整合困难。
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
一是社会快速变化导致的“失范”、价值观的分化与制度变迁的滞后,使社会心理的“不适应性”上升,心理问题的出现难以避免?
二是生活节奏加快,使心理紧张、压力加大。三是被社会公认的不平等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诸如农民、教育、医疗、住房、垄断企业高收入、权力部门高消费,等等。社会相对剥夺感强烈,“均贫富”思潮容易引起底层社会的共鸣,从而形成心理与情绪上的对立。四是社会缺乏舒缓心理紧张、安慰心灵孤独和医治心理疾病的制度结构。各级政府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处理显得被动。五是社会教育体系的功能缺失。无论是家庭、学校、工作单位还是社会,都不够重视或不懂得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的急功近利使得教育者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教育,忽视心灵健康和精神修养。——
笔者认为,解决社会心理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加快改革步伐,通过制度变迁调整利益结构、平衡各阶层和群体的目标诉求。当前紧迫的任务主要有分配体系的调整、福利制度与公共服务的改革,对特权获利群体的限制与规范,底层阶层的社会供给,等等。
二、改革教育目标与内容。编写家庭教育指引,帮助家长科学地引导子女的心理发育和人格形成;在学校开设心理普及课程,设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对学生的年度心理状况评估。各学校和用人单位,都要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三、分析、引导社会舆情。关注网络动态,组织专家经常分析网络上出现的社会思潮及各种不良心理表现,并公开进行分析、引导,使主流声音畅通无阻。
四、加强对第二代农民工的引导。要定期与农民工尤其是二代农民工对话,并帮助他们设计个人发展的可达性目标。
五、提高对社会精英的约束标准。教授学术造假,官员私德败坏,公众人物丑闻缠身……这些不良现象是到了下决心清理的时候了。如不解决社会精英层的示范问题,社会心理的扭曲变形则会愈演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