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和爱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信仰、爱是我们人生中都要面对的命题,它们虽然不像衣食住行那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说起信仰的很多人会觉得非常的空洞无味,但是,从意识层面来讲,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主体来讲,信仰的主体肯定是人。从信仰的客体来讲,可以是工作,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爱情。无论信仰的客体是什么,如果我们对它抱有一种执着的信任,深切的爱,这都可以称之为一种信仰。有了信仰的话,他就会影响我们的言行。我们在行动上就会做出很多改变。通过这种改变,我们最终会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信仰这方面呢我有过几次很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经验。
先说说成功的经验吧!2013年的时候我准备考研。那个时候我的状态状况是这样子的,我已经工作三年,我不能像在校大学生一样整天坐在教室里全身心学习。周围也没有学校那样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很容易迷失自己。但是什么支撑着我坚持了下来,最终熬到了考研呢?是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我从内心里认定自己,经过千难万险之后一定可以考上。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讲,我这种需要那就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我有这方面的需要,我就要去满足它,不然的话,我的生活就会陷入迷惑,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与其沉溺于痛苦迷惑中,还不如放手一搏,学习当中的困难,还有周围同事的冷眼,并没有使我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学习阶段,我最终考上了研究生。圣经中说寻找就找到,叩门就给他开门。这就是对于信仰最直观的表述。很多人在寻找的过程中总是会怀疑我能不能找到呢!叩门的时候会担心,人家会不会给我开门呢!这种怀疑其实就是信仰不坚定的表现。正知正见的信仰修行如何落地?如何跳出束缚最紧的集体信念意识系统矩阵?这都是我们在培植信仰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信仰如何落地的问题,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我们要做到两点。第一点就是向内寻找,很多人将很多的工作婚姻上的和各种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推向外界。认为是周围环境不行,自己的教育不够,自己的学历太低,自己的长相太丑等等很多外界的原因导致自己婚姻不幸福,工作不顺利。但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我们总是依靠外界。我们总是不愿通过学习来丰富自我,来解决婚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总是习惯于逃避。因为比起来面对问题,逃避可能更容易。只做到了向内寻找还不够,我还要做到另外一点,那就是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实证。我们不能总是嘴巴上承认自己的问题。但行动上依旧我行我素,不做出相应的改变的话,任何的向内寻找也只仅仅会变成口头认错。说1000遍1万遍我对我发生的所有的事情-百分之百的负责任都没有用。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行动来。我想起了我在信仰方面的失败的经验。我曾经很执着地爱过一个人。但这种爱仅仅停留在表面,还没有落实在实践上面。有人可能会说,爱是一种情感表达,但情感的表达也需要采取行动。对爱情的正确信仰,应该是和他一起成长。而当时的我,由于对爱情的错误定义,懒惰和心智不成熟,在爱情的信仰之路上越走越偏,越走越狭隘。最终导致了爱情的失败。
那么,到底什么是爱呢!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触及它的本质,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要尝试了解爱的本质,注定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有人把爱分成许多种肉体之爱,精神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等等。我所认可的对爱的定义来自《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对爱情所下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简单来讲,就是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想方设法使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我认为这个对爱的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爱与被爱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比如,你爱一个人的话,就会投其所好。这种投其所好呢,不是指贬义的投其所好。而是指深刻的理解对方,给予对方准确的爱,所需要的爱而不是自己单方面的付出。爱情的第二层含义是指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爱情的第三层含义是指,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有很多人一旦爱上一个人,就会付出所有,失去自我。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爱,而只是在一厢情愿的单方面付出。
无论如何,信仰和爱是支撑着我们能够走完人生的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而我对于信仰和爱的理解可能还依旧不够深刻和全面,但,信仰学习修行的路还很长,让我慢慢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