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贪官的刑罚如此严厉,却依旧挡不住他们贪婪的心,这是为什么?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四大古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历朝历代基本对贪污腐败都是零容忍,但朱元璋应该算是更加严厉的。但是为何还是制止不了他们腐败?
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7岁削发为僧,外出乞食,后来又弃僧还俗加入红巾军,由低级军官,到元帅,终即帝位。朱元璋认为是立国之初要“先正纲纪”,特别是要用严刑惩治“奸顽”。在治民上,他同样也坚持严刑峻法,从而杜绝民众结党乱天下的可能。因此,明初朱元璋洪武一朝便以“重典治国,从严治吏”作为其立国指导思想。
朱元璋“重典治国,从严治吏”的做法,使得洪武一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反贪斗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诛杀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明初吏治在一定时期内较为清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从而为明朝前期的繁荣铺平了道路。这对于稳固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此类暴行,相当于打断了中国文人的脊梁骨,从此诗词歌赋等高雅文学作品基本没有。
但这种主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起初的威慑作用大大削弱,而且随着既得利益阶层的增多,反对者或明或暗地予以抵制,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未从根本上解决吏治腐败问题。虽然朱元璋肃贪的决心和意志非常坚定,但贪官污吏仍然前赴后继,层出不穷,急得朱元璋直跺脚,说:“我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今后贪污的,不分轻重都杀了。”
士大夫无不“以官爵为性命,以钻刺为风俗,以贿赂为交际,以嘱托为当然”。此时明朝的官场用陈邦彦的话表述:“今天下自大吏至于百僚,商较有无,公然形之齿颊。”当得到朝廷任命,得到一个肥缺的职务时,都高兴庆祝,但如果得到是一个穷差事则没人理会他。“宦成之日,或垂囊而返,则群相姗笑,以为无能。”明朝此时的官场形成了,谁贪得多证明有能力,笑话清廉官员无能,这样官场,即使出清廉官员也无法生存下去,海瑞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因为权力来源于“上级”,所以他们只对上级官员负责,根本不为民众服务。为了晋升,为了利益,下级官员每时每刻眼睛盯着上级官员,对上级官员的嗜好,一一满足,喜欢金钱送金钱,喜欢美女送美女。封建制度没有监督机制,人性恶得不到制约,整个制度就是腐败的制度,贪官永远不会杀尽。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