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阕有什么看法?
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阕以“愁”字为题眼,词人用通俗易懂的意象和语言细腻地刻画了自己内心的愁思难断。声声慢的下阕既是悲秋,也是悲人。在李清照家破人亡之时,她诉说了自己寂寞孤愁、萧条无助的处境,这是在时代烙印下写出的佳作。
《声声慢》的下阕用“黄花”、“黑”、“梧桐”、“黄昏”这几个意象,刻画了一个鲜明立体的生活场景。寂寞难耐的词人在秋天如此悲凉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悲伤。对于情感极其敏感的李清照来说,细雨像是落在了词人的心上,敲打着自己的心房。自己也因万缕愁丝无法入睡,无限的愁绪和身在异乡对故土的急切心情成为李清照心中无法打开的结。
《声声慢》这首词写于词人国破家亡、丈夫去世、自己所喜爱的书画作品全部丢失、同时又跟随队伍逃亡流散的悲苦日子当中。此时的李清照在《声声慢》的下阕中表达的情感,已经与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中传达的闺中愁思截然不同了。此时的李清照已经进入生命的后期,历经世事后对生活的清楚洞察、对自身命运的悲苦同情、还有国破家亡所带来的沉重打击,使李清照心中单纯美好的品质被逐渐磨灭。在小编看来生逢战时本就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但是孤苦无依的李清照承受着一个弱女子无法承担的苦痛。
不同于上阕的单纯对秋日之景的伤心,《声声慢》下阕转入对庭院空间的描写。这首词整体上可以看做是悲秋赋,它在结构上突破了上下片传统表达。反而贯通流畅,情感统一,线条清晰。它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首非常有欣赏价值的作品,体现出李清照独特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