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总要在假期去支教?

 我来答
顺心还婉顺的君子兰5882
2022-11-06 · TA获得超过53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1万
展开全部

为什么大学生总要在假期去支教?

第一:大学生在假期支教是对社会感恩的一种表现,是热爱公益事业;
第二:大学生假期支教是对自生的一种实践;尤其是对专业为教育类专业的学生;
第三:国家对大学生假期义务支教大力支援,也包含一些社会团体。
第四:参与国家的一些资格评定,特殊职位,对志愿者活动经历有要求(如选调生)
第五: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独立性木强、合作意识淡薄等不足,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假期支教志愿者

关于组织天津高校学子假期支教西部的策划书
天津理工大学光电系 乐图强
:daxue.youth./activity/socialevents/200610/t20061011_426395.htm
对西部教育状况的分析报告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既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同时又由于受地理以及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当然,这种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部经济的制约造成的。经济制约教育,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经济。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典型的具有共同症状的“贫困综合症”——越是贫困的地区,生产力水平越低下,对现代科学技术需求不迫切,吸收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反过来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贫困。西部要走出贫困,治理“贫困综合症”是一个历史话题。西部地区“贫困综合症”的治理,不仅影响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著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认识西部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西部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治理西部的“贫困综合症”,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1989年统计资料反映,我国贫困人口有45.7%在西部,从贫国发生率来看,东部地区为5%,中部地区为7.8%,西部地区则高达16.8%,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中,有307个在西部地区,约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51.9%。西部宁、云、川、陕、甘等地财政补贴县分别占本省总县数的90%、81%、51%、76%、69%。1993年,全国人均纯收入前10名的省市中,东部占9名,平均收入水平比西部高出近1倍。同年,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46.04元,比东部的1398.68元低46.6%,比全国低25%。诸多的数字都向我们诉说著同一个问题:西部=贫困。因为贫困,投射到教育又会出现一组令人心酸的资料。
从各省区的情况看,升学率的差距也较大。2002年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不到45%,而北京、上海已超过98%。根据过去发展的经验,当升学率较低时,年均增长辐度会较大;反之,升学率愈高,增幅就愈小。具体情况基本符合以下规律:当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在60%以下,下一年度增加3.5个百分点左右;当年在60%-75%之间,下一年度增加3个百分点左右;当年在75%-90%之间,下一年度增加1.5个百分点左右;当年在90%以上,下一年度增加不超过1个百分点。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资讯.我国有一亿六千万农村中小学生,量大面广。目前,虽然我国农村教育已取得很大成绩,在发展中国家遥遥领先,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因此国家已经把农村教育摆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国家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确实给农村的教育带来了活力,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太阳山镇红寺堡教体局张付荣副局长说,学校师资严重不足。据宁夏海原县海城镇中心学校田进虎校长介绍,因长期缺乏师资,学校不得不聘请了37名代课教师,其中小学教师34名,月工资为200元,初中教师3名,每人每月工资300元。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推行,学校无力供养这些教师,师资缺乏问题将更加突出。
据海原县教育部门反映,目前海原县临时代课教师575人,他们月工资350元左右,大多为各中心学校自己聘用的,他们承担了相当繁重的教学任务。由于“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学校聘请的代课老师的工资没有来源,大部分学校都不得不放弃自聘代课教师。部分学校本身教师就很紧缺,再加上放弃自聘代课教师,教师出现了严重的不足,正常的教学秩序都难以维持。
学生数的突然增加的确给当地的教育带来了困难,红寺堡开发区目前只有再增加500多名教师,才能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红寺堡教体局副局长张付荣说,现在要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增加教室和师资,然而贫困地区没有办法。可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那么教学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每年开学后,学生人数会更多,教室和教师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总体上说,西部中小学的教师数量是不足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有13亿人口,这样一个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所以必须深切的认识教育的使命崇高、责任重。既然问题已经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我们的教育,为我们的国家,也为我们的社会做点贡献。
对各高校学子的调查报告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就高校学子假期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个城市的一些高校中进行此次专项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1625个。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四个城市的高校学生都相应地存在着暑期打工或进行社会实践的现象。其中北京有21%的大学生在暑期工作;天津的比例为19%;上海的比例为26%;广州为28%。
打工学生所选择的打工种类是:22%的大学生选择网路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
合理支配暑假时间,充分利用把握机遇,通过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暑期生活分为四类:一、参加社会实践 *** 打工。二、埋头苦学,参加各类培训班。三、出行旅游度假观光。四、在家“无聊”一族。
还有一点,大学生在离校以后大多数都是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去了,但实际上这种团聚只不过可能是他们回家的理由其中一个很好的"代名词"罢了。因为对于基本上都出生在八十年代的我们来说,打心底里想我们的确和父母沟通的太少了,两代人之间似乎存在一种无形的鸿沟。由此这就引发出了一部分人整天过著中午睡到12点、晚上看到12点、吃到12分饱的无聊生活……
同时我们也统计一下我们天津各高校的基本情况:
南开大学:现有各类学生35692人,其中本科生12707人,硕士研究生7112人,博士研究生2530人,留学生1085人
天津大学:本科生 15507人(其中第二学士学位生64人),硕士生7400余人,博士生 2300余人
天津医科大学:本科以上在校生7500多人。其中,研究生1600人,留学生780余人
天津商学院:在校生 15000 余人。
天津外国语学院:在校生8000(8107)余人,其中本科生7691余人,研究生328人
天津财经大学:在校生16454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3632人(本科生11299人、研究生1341人,专科生992人),另有留学生334人
天津师范大学:现有各类学生近3万人。 其中本专科学生113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博士研究生48人、硕士研究生380人、教育硕士321人、研究生课程班2400余人);外国留学生400余人
天津科技大学:在校生18000余人
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校生近8000人。
天津理工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按照16%的比例算就有400到600的在校学子是愿意做志愿者的(事实上,只要能把活动搞得红火,参加人将不止这个数目)。笔者就所在的理工大学主校区也做过这样的调查,共调查了231名在校生,其中就17人(占7.3%)毫不犹豫地选择做志愿者,有69人(占29.87%)在同学的影响下选择做自愿者。这说明什么呢?
在天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每年的假期,这些资源将是闲置的。
活动开展计划书
主题:组织高校学子假期支教西部
目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社会公益心,为西部教育,为社会和谐,为平衡东西发展作贡献。协助西部,支援西部教育,暂时缓解西部教师短缺造成的压力。同时也把各种新的有用的资讯传播到偏远农村。
活动物件:西部各贫困偏远农村,重点是教师不足的地区
参加人员:各高校在校学子,重点是我们的天津的高校的学子
活动经费:经费来源主要来自学校、 *** 的专用款,社会热心人士的捐助,高校师生的募捐。主要用于捐助西部贫困家庭。志愿者培训由更高学历的志愿者提供。
志愿者社团建设
在各高校内,始终都有一批来自农村,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热血青年,希望为农村做些事情。他们当中有部分同学根据学校和专业特点和优势,建立了涉农社团,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极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寒暑假、“五一”、“十一”下乡支农调研、支教扶贫活动,日常的三农方面知识讲座和培训。但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处在游离状态,学校团委或领导应帮助同学组织或建立各种志愿者社团,并对其发展和支农活动给予大力支援。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成立“大学生支农调研专案”,为这些社团的成立发展提供指导,支援一些社团活动的开展,并且组织各地社团参与我们策划的活动,召开支农调研经验交流会,定期组织大型的培训会,对各社团进行支农调研培训,同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援。
同时,学校和社会应指导和帮助各社团,使他们能团结健康持续地发展。
倡议、募捐活动
学校团委、社团联合董事会发起倡议,并积极组织和引导全体师生,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良好的风气。
志愿者培训
各志愿者社团在每次行动时组织志愿者进行相关的培训,学校或团委组织应该帮助这些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种支教、支农培训。
支农活动:
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每次下乡前准备好要开展的各式的支农活动:给农村贫困户募捐衣物,为孩子们带去同学捐赠的文具,组织当地文艺活动和村民联欢、协助建立乡村文艺演出团体,帮助村民组建政策法规学习小组,成立“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建立适合当地农村发展需要的合作社。
为形成高校和农村的互动,在一些比较成熟的农村地区,建议建立大学生与农村的共建基地,与当地农村签订长期合作的共建协议,和村民保持长期往来和协作关系,推动当地农村的多方面发展,同时也为大学生找到一个社会实践、锻炼才智的基地。
支教活动:
支教是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对农村的孩子不仅仅进行书本上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安排一些活动,寓教于乐,希望对他们未来生活和学习有所启发引导,给孩子们放映一些最新的、有意义的影片,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唱歌,这些都是我们支教活动的内容。同时,还应将发现的新的观念和思想要推广到农村,比如环保意识,孩子们是很好的切入点。
重视支教活动的可持续性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在村里呆上几天后就一走了之,让孩子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大学生志愿者还应帮助一些乡村学校建立了图书馆、手抄板报、广播台等,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去组织、管理,开辟一种文化氛围,创造一个学习的空间。
资讯站建设
部分研究表明农民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物质和金钱,而是政策法律和农业科技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资讯。
资讯渠道不畅、资讯匮乏是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限制了农民在致富和精神建设方面的改进能力,农民有时为了获得一点资讯,如中央政策、法律知识、教育知识或者实用技术资料,付出非常大的代价。而另一边,这些资讯被大量地堆积在城市的科研所的资料库和网路中,没能惠及农村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教活动中到农村也宣传党中央的政策法规,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参与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事实上,大学生们也很愿意参与到这项活动。
将活动具体到我们天津理工大学主校区,笔者认为先把各志愿者统一起来成立一个志愿者组织,并且与同盟学校的相对应的同性质的社团或组织联络起来,在对外行动上争取行动一致并且争取得到 *** 和社会的支援。同时与中国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之家、中青社等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络,在资讯收集和处理方面作长期的合作。

大学生如何利用假期去支教?

你可以去办理辅导员那里或者学校团委问问,这种活动一般高校在寒暑假都会组织参加的。或者加入一些青年志愿者之类的活动也可以帮助实现你的梦想。

大学生为什么要去支教

体验生活 说白了学校的套路 国家的套路 只是人没有本事去追究而已

求大学生假期支教平台或途径

网上有很多支教的公益组织,你可以百度搜搜。如好友营、为中国而教等。最近不少公益组织都有招暑期支教志愿者,然后你也可以打听下自己学校里相关社团有没有支教的计划。

大学生为什么要支教

首先,你得是真心想去支教,而不是因为支教可以获取某些资源等其他目的;其次,你的条件支援你去支教,比如你的家本来很穷,你去支教会加重家庭负担,这就不好了;再次,如果你是为了第一条的其他目的去的,那你就自己衡量投入产出比吧。

高校为什么要求大学生去支教?

因为,所以。

大学生如何利用假期进行支教

支教不是你的个人行为,你要和学校分管这块的部门联络,再说假期里那有你支教的地方?你倒不如利用假期免费给中小学生补补课多好!

为什么大学生的假期会迷茫?

我觉得大学生面对的已经不只是学业问题,它是通向社会的一个转角,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压力让他心里焦躁只因为学习中环境比较忙,只要一放假就会自身的想这些社会中的生存问题所以在假期很多大学生都要去体验工作环境,还有的去选择自己创业

为什么大学生假期会感到无聊

在学校的时候总有人在身边,不管是在寝室还是上课抑或是休息时候,所以并不会常常感到无聊。放假后如果没什么安排,多数朋友们都会宅在家里很少外出活动,总是抱着电脑本本啊,都快要失语症了。这点我和不少朋友都有亲身体会。所以现在放假后我和朋友们都会先安排一场旅行,出去玩个一周左右,假期时大家也会约著出去唱K啊购物啊。我自己也给自己安排的有事情做,去上上学习班,也去健身房,也不会觉得无聊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