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05年 6月13日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具有冲击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富于棱角的旋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舒缓沉着的节奏和抒情含蕴的音调,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历史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 著名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 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 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 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首演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选成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势血青年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飞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声说:“好!好!好!”周总理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在冼星海的歌曲创作中抒情性的独唱歌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多是为舞台剧和电影所作的插曲。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或倾诉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或抒发投入斗争的热切情感。如:《夜半歌声》《莫提起》,充满激情和幻想,唱出了横遭封建势力迫害和国土沦丧后的痛切感情与战斗呼号;《热血》和《黄河之恋》都是慷慨悲歌,表达了为自由而战的坚强意志和胜利信心;《做棉衣》《江南三月》和《战时催眠曲》等,则以优美亲切、纯朴清新的民间音调,抒发了抗战妇女的爱国深情。
为了表现广阔的现实生活和使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冼星海还探索创造了一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歌曲样式。其中有将抒情性与战斗性两者不同的表现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三八妇女节歌》;有颂扬性的歌曲《赞美新中国》;还有将民间说唱音乐与战斗性的群众歌曲音调相结合的叙事性歌曲,如《梁红玉》和《打倒汪精卫》等。他很善于发掘歌词语言的韵律美,在表现主题形象的前提下予以音乐性的发挥。他也很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歌曲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领唱、合唱和有说有唱等,特别是在群众歌曲中广泛运用轮唱和二部合唱的形式,在当时的抗战歌咏中具有创新的意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此外,他在去苏联期间,主要采用中国古典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在探索新的体裁和民族风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作。所作4部大合唱,在题材、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是相同的,但又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以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而使各个作品具有不同特色。作于1939年3月的《生产大合唱》,以载歌载舞和戏剧表演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春耕”、“播种与参战”、“秋收突击”和“丰收”4个场面,表现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抗战生活,音乐具有民间风味,合唱粗犷质朴,其中的《二月里来》和《酸枣刺》两个段落,常被作为独唱和童声合唱曲目,流传至今。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周年而作的《九一八大合唱》,是一部叙事性的大合唱,采用交响性和回旋曲的形式结构,全曲以具有舞蹈特点的音乐主题和悠长深沉的副主题对比贯串和反复出现,其间插入许多不同性格的段落,表现人民群众在欢庆胜利时回顾抗战历程,激发起抗战到底的决心;其中的女声独唱与合唱段落《九一八子夜歌》,运用了戏曲、说唱音乐中的板式变化手法,具有戏剧性效果。《九一八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的乐队伴奏,在对民族打击乐器和中国音乐风格的节奏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作于1940年3月的《牺盟大合唱》,是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抗日决死队写作的一部群众歌曲联唱形式的大合唱,包括齐唱、独唱、轮唱、合唱等6个段落,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黄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创作于1939年,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朴实、酷爱自由、胸怀宽广的崇高品德,愤怒地控诉了敌寇的入侵给黄河两岸人民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最后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日寇的侵略、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时代最强音。整个作品自始至终都以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人们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斗,对未来和胜利充满着信心。《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为求民族解放、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而斗争的优秀作品,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和独创性。
《黄河大合唱》演出后,轰动了整个延安。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毛泽东观看了冼星海亲自指挥的演出,连声称赞。同年7月,周恩来也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并亲笔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的序中写道:“《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的心魄。”
《黄河大合唱》的问世,对抗日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最后的生活
1940年12月,冼星海来到苏联,这是他生活的最后五年。在此期间,他得以有较集中的精力对几部大型作品进一步修饰并最终完成。1941年6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苏德战争”。连年的兵火战乱,颠沛流离,生活无着,再加上缺医少药,使本来体弱多病的冼星海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1945年初,苏联有关方面将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刚住进医院,冼星海便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但病魔无情,1945年10月30日他病逝于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40岁。同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举行了“冼星海追悼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冼星海年简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8年
考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
1926年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
1928年
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此期间,发表有《普遍的音乐》等音乐评论。
1929年
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后赴巴黎勤工俭学,师从丹第(V.D'INDY)学提琴,从师杜卡斯(Paul Dukas)学作曲理论与作曲。
1931年
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留学期间,创作有 《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国古诗》等十余件作品。
1935年
毕业回国,积极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及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到1938年
创作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
任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子大学兼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时,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写下了这部名垂青史的音乐名作。并创作有《生产大合唱》等著名作品。
1940年
赴苏联留学;次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无法回国,因生活艰苦,疾病缠身。
1945年10月30日
病逝于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医院。在莫斯科病逝,年仅40岁。
冼星海部门代表作品目录
冼星海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和大量的音乐论文,主要作品有:交响乐《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作品。存世的作品近三百件,含四部大合唱、两部歌剧音乐、两部交响乐、四部交响组曲、两百余首歌曲、十余首器乐曲等。先后发表有《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三十余首音乐论文。
《拓荒歌》《牺盟大合唱》 《小孤女》 《心头恨》《杨柳枝词》《夜半歌声》《赞美新中国》《在太行山上》《战时催眠曲》《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做棉衣》 、《热血》《青年进行曲》《怒吼吧黄河》《牧歌》《民族解放》《茫茫的西伯利亚》《路是我们开》《梁红玉》《九一八大合唱》《江南三月》《黄河之恋》《黄河》《妇女进行曲》《反攻》《到敌人后方去》《打倒汪精卫》《别情》《保卫黄河》《“三八”妇女节 》《“满洲”囚徒进行曲 》《保卫卢沟桥墩》《拉犁歌》《二月里来》《救国军歌》《莫提起》《赞美新中国》《谁来跟我玩》《游击军》《生产大合唱》《追悼歌》《顶硬上》。
冼星海的名言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
中华民族的解放胜利,就是要每一个国民贡献他纯洁的爱国之心。
同名电视剧
片长:二十集
主创人员:
出品人:张惠建、李海元
总策划:朱小丹、何敬修
总顾问:逢先知、金冲及
总制片:胡国华、王克曼
总监制:方健宏、白玲、何日丹
导演:段果平、程生生
编剧:王朝柱
主要演员:
马晓伟--饰冼星海 唐国强--饰毛泽东
刘 劲--饰周恩来 玛丽咏--饰露易丝
刘 琳--饰钱韵玲 弗朗索瓦--饰杜卡斯
牟 云--饰黄苏英 宋晓英--饰钱母
故事梗概:
1929年,胸怀音乐救国大志的冼星海告别了故乡和亲人,踏上了巴黎求学之旅。在异国他乡,他饱尝了屈辱与磨难;也享受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甜蜜;更收获了音乐的硕果。
当日寇的铁蹄踏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时,冼星海毅然离别了热恋中的巴黎女友。回到了祖国,他用满腔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激昂的音乐去唤醒民众,鼓舞人民的斗志。
在延安,冼星海谱写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
冼星海逝世之后,毛泽东同志于悲痛之中亲笔写下挽词:“向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黄河大合唱》的介绍与欣赏
《黄河大合唱》有五个版本。一个是“延安版本”,是冼星海在延安用简谱写的。因为当时延安条件非常艰苦,要组成一个真正的管弦乐队是不可能的。当时只有几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类的乐器,大多数人都不能识五线谱,所以就用简谱。第二个版本是“苏联版本”、是冼星海在前苏联重新配器的一个版本,在主旋律及声部上也作了一些调整。第三个版本是“上海乐团版本”,就是李焕之1987年根据冼星海的“苏联版本”为上海乐团改编的一个版本。第四个版本是“中央乐团版本”是1975年严良堃等人根据冼星海的延安版本重新配器的版本。这个版本影响最大,传播最广。今天,大家能听到的就是这个版本。第五个版本是钢琴伴奏版本。这个版本是由瞿维来编订的,主要是为演出方便而改编的。
《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大合唱”。所谓“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ontata),是欧洲巴罗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康塔塔”虽然不具有歌剧那么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戏剧性还是存在的。《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中国的“康塔塔”,也具有这种戏剧性。《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第二乐章的《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这一乐章由三个乐段构成。开始乐队奏出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引子,这就是这一乐章的主题,显示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接下,男中音唱出了内心热情的赞美。这里唱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和曲折婉转,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幅员辽阔。第二段从“啊、黄河”开始,进入一个热情澎湃的音乐段落,这里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及其光荣的革命传统。接着又来了一个“啊、黄河”。这是一个激情的甩腔,音乐上更加热情昂扬。似乎在说,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誓与外敌斗争到底。此时音乐到达高潮。跟进来的第三个“啊、黄河”使音乐进入第三乐段,这时音乐变成4/4拍,气息宽广,像黄河一样奔流而下。这个章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但又将黄河形象地比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这里对黄河的赞美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个配乐诗朗诵。原来是由三旋伴奏,后来改为有琵琶伴奏。这个乐章,冼星海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满江红》的音调素材, 讲述了民族的灾难,也歌颂民族的英雄。是诗人进一步对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黄河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将面临一场劫难。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在音乐会上很难听到这一乐章了,因为考虑到演出效果,常常被省略!
第四乐章是《黄水谣》,是女声二部合唱。这是一首民谣体的三段体歌曲,其曲调非常优美动人,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段展现出黄河两岸人民安宁、平静的生活,音乐十分流畅,也显得十分祥和。中段情绪急转直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这一段表现日寇入侵中国,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三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在情感上则变得压抑和悲凉。这一乐章是全曲中的一个转折点,整个作品的悲剧性和戏剧的矛盾就此展开。
第五乐章是《河边对口曲》,是一个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采用了乐段反复的民间音乐结构形式,音乐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采用锣鼓伴奏的方法。整个乐章是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这里作者借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讲述了全国广大流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引出合唱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呐喊。
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女声独唱。用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的哀怨。这一段是一个绝望的妇女的内心独白。这个妇女的丈夫流离失所,不只去向,她的儿子也被日本鬼子杀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给糟蹋了,最后不得不跳入黄河母亲怀抱自杀而死。作者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构思,就是想通过一个妇女的死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在整个《黄河大合唱》中,这是戏剧性最强的一段,作为一首独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强,是检验女高音的“试金石”。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轮唱、合唱歌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一个混声合唱歌曲,它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也像是一个回顾,用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笔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描述了全民抗战的战争态势。最后发出了“战斗的警号”,这一句被多次重复,整个音乐给人以巨大的号召力,无疑是向法西斯、侵略者的宣战!
整个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个矛盾冲突就在于开始时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是船夫与险滩、急浪的搏斗,后半部分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二者是相呼应的,即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进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作了铺垫。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作品:黄河大合唱(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二月里来、夜半歌声、在太行山上(歌曲)、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室内乐)等等。
歌曲试听:http://mp3.baidu.com/m?z=0&;cl=3&ct=134217728&sn=&lm=-1&cm=1&sc=1&bu=&rn=30&tn=baidump3&word=%D9%FE%D0%C7%BA%A3&pn=0
论著 冼星海发表过20余篇音乐论文和编写过一些音乐教材。他在去延安之前发表的《救亡音乐在抗战中的任务》(1937)、《救亡歌咏运动和新音乐的前途》(1938)、《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等短文中,着重总结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经验,论述了以聂耳为代表的新兴音乐的方向和发展前景。到延安后陆续发表了《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1939)、《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1940)、《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1940)等论文,并在1940年1月举行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代表大会上作了《边区的音乐运动》的报告。他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就如何发展中国新音乐、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新音乐的大众化和民族形式以及中国民歌的特点和民歌研究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他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指导中国新音乐的建设。他认为不论是音乐的民族形式问题,还是大众化问题,都应以发展中国的工农音乐为基本出发点。他通过实际调查采录和研究,初步归纳了中国民歌具有现实性、形象化、地方性等特点,并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吸取民间音乐的因素,能够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大众的语言,创造出更丰富的最具有民族性、同时也是最具有国际性的音乐作品。他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指导思想,对“五四”前后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和分期,以及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的历史作用等,作了简要述评,并论述了新音乐的本质特征和形式特点,指出中国新音乐必须朝着“他的内容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他的形式应该是民族的”方向发展。他的这些理论著述,对中国革命音乐理论的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05年 6月13日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在这些群众歌曲中,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或以具有冲击力的节奏和挺拔高昂、富于棱角的旋律,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和威武豪壮的气势;或以气息宽广的旋律、舒缓沉着的节奏和抒情含蕴的音调,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简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历史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 著名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 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 激发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 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首演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选成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势血青年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飞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久不衰。毛主席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声说:“好!好!好!”周总理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在冼星海的歌曲创作中抒情性的独唱歌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多是为舞台剧和电影所作的插曲。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或倾诉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或抒发投入斗争的热切情感。如:《夜半歌声》《莫提起》,充满激情和幻想,唱出了横遭封建势力迫害和国土沦丧后的痛切感情与战斗呼号;《热血》和《黄河之恋》都是慷慨悲歌,表达了为自由而战的坚强意志和胜利信心;《做棉衣》《江南三月》和《战时催眠曲》等,则以优美亲切、纯朴清新的民间音调,抒发了抗战妇女的爱国深情。
为了表现广阔的现实生活和使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冼星海还探索创造了一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歌曲样式。其中有将抒情性与战斗性两者不同的表现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三八妇女节歌》;有颂扬性的歌曲《赞美新中国》;还有将民间说唱音乐与战斗性的群众歌曲音调相结合的叙事性歌曲,如《梁红玉》和《打倒汪精卫》等。他很善于发掘歌词语言的韵律美,在表现主题形象的前提下予以音乐性的发挥。他也很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歌曲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领唱、合唱和有说有唱等,特别是在群众歌曲中广泛运用轮唱和二部合唱的形式,在当时的抗战歌咏中具有创新的意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此外,他在去苏联期间,主要采用中国古典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在探索新的体裁和民族风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作。所作4部大合唱,在题材、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是相同的,但又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以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而使各个作品具有不同特色。作于1939年3月的《生产大合唱》,以载歌载舞和戏剧表演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春耕”、“播种与参战”、“秋收突击”和“丰收”4个场面,表现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抗战生活,音乐具有民间风味,合唱粗犷质朴,其中的《二月里来》和《酸枣刺》两个段落,常被作为独唱和童声合唱曲目,流传至今。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周年而作的《九一八大合唱》,是一部叙事性的大合唱,采用交响性和回旋曲的形式结构,全曲以具有舞蹈特点的音乐主题和悠长深沉的副主题对比贯串和反复出现,其间插入许多不同性格的段落,表现人民群众在欢庆胜利时回顾抗战历程,激发起抗战到底的决心;其中的女声独唱与合唱段落《九一八子夜歌》,运用了戏曲、说唱音乐中的板式变化手法,具有戏剧性效果。《九一八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的乐队伴奏,在对民族打击乐器和中国音乐风格的节奏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作于1940年3月的《牺盟大合唱》,是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抗日决死队写作的一部群众歌曲联唱形式的大合唱,包括齐唱、独唱、轮唱、合唱等6个段落,音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黄河大合唱》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创作于1939年,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勤劳朴实、酷爱自由、胸怀宽广的崇高品德,愤怒地控诉了敌寇的入侵给黄河两岸人民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最后以激昂的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日寇的侵略、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时代最强音。整个作品自始至终都以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人们为真理和正义而战斗,对未来和胜利充满着信心。《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为求民族解放、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而斗争的优秀作品,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和独创性。
《黄河大合唱》演出后,轰动了整个延安。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毛泽东观看了冼星海亲自指挥的演出,连声称赞。同年7月,周恩来也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并亲笔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的序中写道:“《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的心魄。”
《黄河大合唱》的问世,对抗日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最后的生活
1940年12月,冼星海来到苏联,这是他生活的最后五年。在此期间,他得以有较集中的精力对几部大型作品进一步修饰并最终完成。1941年6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苏德战争”。连年的兵火战乱,颠沛流离,生活无着,再加上缺医少药,使本来体弱多病的冼星海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1945年初,苏联有关方面将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刚住进医院,冼星海便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但病魔无情,1945年10月30日他病逝于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40岁。同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举行了“冼星海追悼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冼星海年简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8年
考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
1926年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
1928年
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此期间,发表有《普遍的音乐》等音乐评论。
1929年
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后赴巴黎勤工俭学,师从丹第(V.D'INDY)学提琴,从师杜卡斯(Paul Dukas)学作曲理论与作曲。
1931年
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留学期间,创作有 《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国古诗》等十余件作品。
1935年
毕业回国,积极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及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到1938年
创作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
任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子大学兼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时,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写下了这部名垂青史的音乐名作。并创作有《生产大合唱》等著名作品。
1940年
赴苏联留学;次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无法回国,因生活艰苦,疾病缠身。
1945年10月30日
病逝于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医院。在莫斯科病逝,年仅40岁。
冼星海部门代表作品目录
冼星海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和大量的音乐论文,主要作品有:交响乐《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作品。存世的作品近三百件,含四部大合唱、两部歌剧音乐、两部交响乐、四部交响组曲、两百余首歌曲、十余首器乐曲等。先后发表有《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三十余首音乐论文。
《拓荒歌》《牺盟大合唱》 《小孤女》 《心头恨》《杨柳枝词》《夜半歌声》《赞美新中国》《在太行山上》《战时催眠曲》《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做棉衣》 、《热血》《青年进行曲》《怒吼吧黄河》《牧歌》《民族解放》《茫茫的西伯利亚》《路是我们开》《梁红玉》《九一八大合唱》《江南三月》《黄河之恋》《黄河》《妇女进行曲》《反攻》《到敌人后方去》《打倒汪精卫》《别情》《保卫黄河》《“三八”妇女节 》《“满洲”囚徒进行曲 》《保卫卢沟桥墩》《拉犁歌》《二月里来》《救国军歌》《莫提起》《赞美新中国》《谁来跟我玩》《游击军》《生产大合唱》《追悼歌》《顶硬上》。
冼星海的名言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
中华民族的解放胜利,就是要每一个国民贡献他纯洁的爱国之心。
同名电视剧
片长:二十集
主创人员:
出品人:张惠建、李海元
总策划:朱小丹、何敬修
总顾问:逢先知、金冲及
总制片:胡国华、王克曼
总监制:方健宏、白玲、何日丹
导演:段果平、程生生
编剧:王朝柱
主要演员:
马晓伟--饰冼星海 唐国强--饰毛泽东
刘 劲--饰周恩来 玛丽咏--饰露易丝
刘 琳--饰钱韵玲 弗朗索瓦--饰杜卡斯
牟 云--饰黄苏英 宋晓英--饰钱母
故事梗概:
1929年,胸怀音乐救国大志的冼星海告别了故乡和亲人,踏上了巴黎求学之旅。在异国他乡,他饱尝了屈辱与磨难;也享受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甜蜜;更收获了音乐的硕果。
当日寇的铁蹄踏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时,冼星海毅然离别了热恋中的巴黎女友。回到了祖国,他用满腔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激昂的音乐去唤醒民众,鼓舞人民的斗志。
在延安,冼星海谱写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
冼星海逝世之后,毛泽东同志于悲痛之中亲笔写下挽词:“向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黄河大合唱》的介绍与欣赏
《黄河大合唱》有五个版本。一个是“延安版本”,是冼星海在延安用简谱写的。因为当时延安条件非常艰苦,要组成一个真正的管弦乐队是不可能的。当时只有几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类的乐器,大多数人都不能识五线谱,所以就用简谱。第二个版本是“苏联版本”、是冼星海在前苏联重新配器的一个版本,在主旋律及声部上也作了一些调整。第三个版本是“上海乐团版本”,就是李焕之1987年根据冼星海的“苏联版本”为上海乐团改编的一个版本。第四个版本是“中央乐团版本”是1975年严良堃等人根据冼星海的延安版本重新配器的版本。这个版本影响最大,传播最广。今天,大家能听到的就是这个版本。第五个版本是钢琴伴奏版本。这个版本是由瞿维来编订的,主要是为演出方便而改编的。
《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大合唱”。所谓“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ontata),是欧洲巴罗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康塔塔”虽然不具有歌剧那么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戏剧性还是存在的。《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中国的“康塔塔”,也具有这种戏剧性。《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第二乐章的《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这一乐章由三个乐段构成。开始乐队奏出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引子,这就是这一乐章的主题,显示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接下,男中音唱出了内心热情的赞美。这里唱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和曲折婉转,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幅员辽阔。第二段从“啊、黄河”开始,进入一个热情澎湃的音乐段落,这里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及其光荣的革命传统。接着又来了一个“啊、黄河”。这是一个激情的甩腔,音乐上更加热情昂扬。似乎在说,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誓与外敌斗争到底。此时音乐到达高潮。跟进来的第三个“啊、黄河”使音乐进入第三乐段,这时音乐变成4/4拍,气息宽广,像黄河一样奔流而下。这个章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但又将黄河形象地比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这里对黄河的赞美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个配乐诗朗诵。原来是由三旋伴奏,后来改为有琵琶伴奏。这个乐章,冼星海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满江红》的音调素材, 讲述了民族的灾难,也歌颂民族的英雄。是诗人进一步对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黄河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将面临一场劫难。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在音乐会上很难听到这一乐章了,因为考虑到演出效果,常常被省略!
第四乐章是《黄水谣》,是女声二部合唱。这是一首民谣体的三段体歌曲,其曲调非常优美动人,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一段展现出黄河两岸人民安宁、平静的生活,音乐十分流畅,也显得十分祥和。中段情绪急转直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这一段表现日寇入侵中国,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三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在情感上则变得压抑和悲凉。这一乐章是全曲中的一个转折点,整个作品的悲剧性和戏剧的矛盾就此展开。
第五乐章是《河边对口曲》,是一个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采用了乐段反复的民间音乐结构形式,音乐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采用锣鼓伴奏的方法。整个乐章是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这里作者借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讲述了全国广大流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引出合唱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呐喊。
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女声独唱。用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的哀怨。这一段是一个绝望的妇女的内心独白。这个妇女的丈夫流离失所,不只去向,她的儿子也被日本鬼子杀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给糟蹋了,最后不得不跳入黄河母亲怀抱自杀而死。作者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构思,就是想通过一个妇女的死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在整个《黄河大合唱》中,这是戏剧性最强的一段,作为一首独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强,是检验女高音的“试金石”。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轮唱、合唱歌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一个混声合唱歌曲,它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也像是一个回顾,用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笔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描述了全民抗战的战争态势。最后发出了“战斗的警号”,这一句被多次重复,整个音乐给人以巨大的号召力,无疑是向法西斯、侵略者的宣战!
整个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个矛盾冲突就在于开始时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是船夫与险滩、急浪的搏斗,后半部分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二者是相呼应的,即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进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作了铺垫。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作品:黄河大合唱(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二月里来、夜半歌声、在太行山上(歌曲)、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室内乐)等等。
歌曲试听:http://mp3.baidu.com/m?z=0&;cl=3&ct=134217728&sn=&lm=-1&cm=1&sc=1&bu=&rn=30&tn=baidump3&word=%D9%FE%D0%C7%BA%A3&pn=0
论著 冼星海发表过20余篇音乐论文和编写过一些音乐教材。他在去延安之前发表的《救亡音乐在抗战中的任务》(1937)、《救亡歌咏运动和新音乐的前途》(1938)、《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等短文中,着重总结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经验,论述了以聂耳为代表的新兴音乐的方向和发展前景。到延安后陆续发表了《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1939)、《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1940)、《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1940)等论文,并在1940年1月举行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代表大会上作了《边区的音乐运动》的报告。他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就如何发展中国新音乐、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国新音乐的大众化和民族形式以及中国民歌的特点和民歌研究等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他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指导中国新音乐的建设。他认为不论是音乐的民族形式问题,还是大众化问题,都应以发展中国的工农音乐为基本出发点。他通过实际调查采录和研究,初步归纳了中国民歌具有现实性、形象化、地方性等特点,并认为在音乐创作中吸取民间音乐的因素,能够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大众的语言,创造出更丰富的最具有民族性、同时也是最具有国际性的音乐作品。他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指导思想,对“五四”前后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和分期,以及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的历史作用等,作了简要述评,并论述了新音乐的本质特征和形式特点,指出中国新音乐必须朝着“他的内容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他的形式应该是民族的”方向发展。他的这些理论著述,对中国革命音乐理论的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
展开全部
洗星海1905-1945)原 籍广东番禺,生干澳门一个贫 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人岭南 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人 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 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 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 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 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 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 保罗·杜卡。1931年考八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 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 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 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 《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 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 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 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 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 《顶硬上》、《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 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 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 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 品。1940年丢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 科。此间,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 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 《郭治尔—比戴》等,现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 此外还写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 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乐论文,已发表的有 三十五篇。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 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详细的下网:
详细的下网: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09162.html?fr=qr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国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强烈建议你选月之姮的答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