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本卷《春宵》已介绍。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六月,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身份出为杭州通判,熙宁六年(1073)作此诗。原诗共两首,这是第二首。其一前两句为“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可见当天早上天晴,晚上下起了雨。
前两句写西湖初晴后雨的景象。首句写早上天晴时,西湖在太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有一种明朗的美。“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次句写傍晚下起了雨,远山显得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有一种朦胧的美。
后两句说理。西湖就好比美女西施一样,西施本身很美,所以无论是淡妆还是艳妆,看上去都很美。西湖本身很美,所以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看上去也都很美。近代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称:“后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
我们觉得这首诗通过西湖初晴后雨水光山色的变化,生动地说明了本质是美的,即使形式起了变化,也是美的这样一个道理。由于诗人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说明这个道理的,所以诗中充满了理趣。清王文浩《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九说:“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许与此有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