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大臣有哪些谥号?
清朝大臣的谥号从大到小如下:
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在次为文成,然后是文忠。以上四个为最高的谥号。
在往下是: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阿桂是2品武将,乾隆朝武英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
嘉庆二年八月病逝。赠太保,谥文成。
扩展资料:
清朝大臣的谥号分类
我国清朝的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把它称为谥或谥号。
据说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其实,这往往是虚伪的,不符合事实的。但是一个人有了谥,就等于在名字之外又多了一个别名。
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谥号大致可分为三类:
1、表扬:
经纬天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
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曰元。
布纲治纪曰平 ,辟士服远曰桓。
温柔好乐曰康,布义行刚曰景。
柔质慈民曰惠,圣善闻周曰宣。
安民立政曰成, 照临四方曰明。
聪明睿智曰献,布德执义曰穆。
2、批评:
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 ,杀戮无幸曰厉。
3、同情:
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mǐn),慈仁短折曰怀。
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个字的,例如:
周平文 ,郑武公,齐桓公,秦穆公。
魏安厘王,赵孝成王,贞惠文子。
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例如:
宣成侯(霍光),忠武候(诸葛亮)。
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
此外还有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死后其亲友门人所加的谥号。
例如东汉时陈实死后,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谥为文范先生;晋代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他作诔(lěi),谥为靖节徵士;宋代张载死后,门人谥为明诚夫子。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古代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