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众数和中位数
众数:
一般来说,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2,3,3,3,4,5的众数是3。
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的那个数。
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个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扩展资料:
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当数值或被观察者没有明显次序(常发生于非数值性资料)时特别有用,由于可能无法良好定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例子:{鸡、鸭、鱼、鱼、鸡、鱼}的众数是鱼。
众数算出来是销售最常用的,代表最多的。
平均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因此它会因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日常生活中诸如“最佳”、“最受欢迎”、“最满意”等,都与众数有关系,它反映了一种最普遍的倾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众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位数
中位数(又称中值):是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
众数:是统计学名词,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用 M 表示。 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
计算示例:
对于一组有限个数的数据来说,它们的中位数是这样的一种数:这群数据里的一半的数据比它大,而另外一半数据比它小。 计算有限个数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同类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中间那个数据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那2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位数
一般来说,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2,3,3,3,4,5的众数是3。
但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数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那么这几个数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2,2,3,3,4,5的众数是2和3。
其次,如果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那么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例如:2,3,4,5没有众数。
中位数:
理性认识: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在中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的那个数
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个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中位数:按顺序由大到小,排在中间的那一位数就是中位数,咧如1.2.3. 那么2就是中位数。若1.2.3.4则2+3=2.5 .2.5是中位数
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