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学会了哪些读书方法?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精读法
小时候我们常被教育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更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语录时刻告诫我们读书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不可操之过急,精读确实可以让我们最大程度的获取一本书的所有知识,也只有钻研进去,细细品味,才能发现文章中的“微言精义”,读到旁人不能领悟的精彩内容。但是精读的弊端也是非常的明显,耗时,“性价比”过低尤为突出。
正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说“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阅读一本书时,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应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精读法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但是所有的书都用来精读绝对是一种浪费。
2:目标阅读法
目标阅读法指直接捕捉目标的阅读方法。阅读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攻击“目标”,击中“目标”,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也有人称该类阅读方法为“功利性阅读方法”,其实我不是很赞同这个观点。目标阅读法强调带着问题去阅读,针对性地阅读,和功利无关,只是一种方法而已。
曾三次担任美国国务卿的美国著名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读书就属于目标阅读法。每次读书前他都会先看一遍目录,再读一遍前言,再翻上几页,然后列出三个表格:我希望这本书能回答的问题,我期望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这本书会把我引导到哪里去。
3:先读序文法
序文是一本中的简介,在这里花费5分钟的时间便会对整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适不适合自己,也便于抓住重点,理解更加深刻。
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很快辨别一本书的好坏,尽快地掌握大意,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在之后系统化的读书方法中,先读序文法可谓是必选读书方法之一。
4:SQRRR读书法&PQRST读书法
SQRRR五步读书法最早出现在美国一所大学,后来在美英欧洲各国都普板采用,此种读书方法符合人们读书中的一般思维规律,有助于理解书本内容并增强个人记忆力。
S: Survey(概括性的浏览全书)
书名,副标题,前言(序),目录以及第一章节的快速阅读,了解概括。
Q: Question(浏览时提出自己的问题)
类似目标阅读法,强调带着问题阅读。读书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什么?我想要得到什么?
R: Read (带着审判的眼光阅读材料)
做笔记的过程,划出核心内容,做批注。
R: Recite(主动及时地回忆或者记忆)
读完一本书合起来大声的说出自己收获了什么,所有你能说出来的才算是你的收获,根据记忆遗忘的规律,学习者会忘记读过的80%内容,通过主动的回忆复述,发现自己掌握不牢固或者是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对整本书的吸收能力。
R: Reviews(温习)
很多朋友抱怨读了那么多书记不住怎么办啊。温故而知新,及时的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把最初短时间的记忆转换为长久储存的信息。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进行二次快速阅读,有助于产生新的读书感悟,进一步的完善升级我们的知识体系。
一本书只读一次我们能掌握的只有某个颠覆我们价值观,对我们冲击特别大的知识点,而一些系统的我们不曾见过的理论很难通过一次的认识就完全掌握,如果我们能坚持贯彻及时复习,持之以恒,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SQRRR读书法和PQRST读书法基本等同,说法不同而已。
P: Preview(预读)Q: Question(提问)R: Read (阅读)S: State(陈述)T: Test(考查)
5:轮流读书法
伟大哲学家马克思的一种独特方法,实践起来很简单,简单讲就是读一段时间哲学内容就看会诗歌,小说,防止阅读疲劳。
目前很多朋友强调读书的时候要一本一本读,不能三心二意,但是这样的读书总觉得带着一种压迫感,轮流读书法好比我们上课总会穿插着不同的课程,正如英国著名作者毛姆所说:“一个人不可能每一天都具有不变的心情,即使在一天内,也不见得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因此轮流读书法并不见得不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轮流读书法要分清主次,知道自己短期内需要核心掌握的一本书籍是什么,突出重点。
6:王者速度法
王者速度法主张30分钟读完一本书,是速读法的一种。王者速读法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可以说王者速度法是把帕雷托的二八原则发挥到极致的一种读书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阶段(5分钟):先看书的序言和目录,知道书里是关于什么样的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第二阶段(5分钟):浏览所有图片、预估哪一部分比较重要,找出高频词汇,知道重点在哪里。
第三阶段(20分钟):用跳读法阅读。要像鸟一样从高处着眼阅读书籍,看到关键词出现的地方就放慢速度详加阅读。出现特别难懂就做一个记号,下次再针对阅读。此刻不需要对某个难懂的知识点纠缠不放。
你真的会阅读吗?十二种读书方法总结分享
7:RIA标签读书法
RIA标签读书法是拆书帮总舵主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提到的一种读书方法,非常的简单实用,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轻松掌握。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指出对于非虚构图书,可以通过“主题阅读+批判性思考+实践”的步骤掌握理解一本书的内容。RIA便签读书法则是对其的简化升级,更加通俗易懂。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RIA便签读书法
R:Read,阅读原文,遇到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对应艾德勒所指的主题阅读。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对应批判性思考。
用自己的话阐述书中的观点,通过此步骤将书中知识点通过思考消化成自己的。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对应实践。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写下自己有关书中观点相关的经历,成功的失败的都可以。
A2)思考自己以后如何应用
如何掌握呢?准备三张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当遇到自己觉得有用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分别在三张便利贴上按照“I、A1、A2”写下不同的内容,当一本书读完,将所有记录A2的便利贴取出来贴在办公桌或者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去实践,比起原文提供的方法论RIA便签读书法最后提炼出来的方法论是经过我们思考,结合我们自身实践得出的,完完全全属于我们个人的方法论,效果也就更加明显。
8:主题阅读法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题阅读被称为最高层级的阅读方式,其实正如《越读者》的作者《郝明义》所言,主题阅读不过是一种读书方法,层级的说法让大家对此有莫名的距离感,其实主题阅读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1)确认主题以及收集书单
2)检视阅读
快速阅读,书名、目录、前言,对一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主题阅读
结合阅读的目的,针对性地阅读不同书籍中同一内容,就比如我最近在做读书类的主题阅读,本期的内容是读书方法的总结,我就根据这个目的只看每本书中有关阅读方法的推荐,其他的内容暂时性放弃。
4)输出分享
做PPT,拆书,写文章都属于输出的一种。
9:李嘉诚的耳朵读书法
这样的读书方法想必大家早已耳闻,就是现如今的音频软件提供的听书。简单方便,可以最大限度的解放我们的双眼,调节长时间“传统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
听书读书法不适合工具类书籍,更加适合文学类的作品,有些文字只是看一遍体会不到他的美,眼睛更不足以品味那藏在字里行间的爱恨情仇,这个时候,不妨闭上眼睛,用耳朵去聆听,让大脑完全沉浸在书中营造的意境当中。
有读者曾问我看改编电影和看原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的回复是前者给大家演绎了导演心中的原著,是对原著的一种表达,而后者,则可以是多种的。
不过要注意,耳朵读书法非常耗时!慎选!
10:10倍速影像阅读法
该类读书方法是保罗·席列在《10倍速影像阅读法》提到的一种方法,影像阅读法,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新方法,它的效果令人感到惊异,但方法很简单,就是让潜意识如拍快照一般,只看一眼就把书页内容摄进脑中。
此类阅读方法比较难掌握,目前我也不会,我把步骤发出来大家可以有个简单了解,说不定它就适合你呢。内容摘录自《10倍速影像阅读法》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准备
1)设定明确的阅读目的,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大家可以尝试橘子集中法进入状态。
2)闭上眼睛,放松心情。从头顶到脚尖都要意识到自己本身。挺直背脊,身体放松,以平缓的节奏呼吸。在心里面说出此次阅读的目的。(例如:“我要在接下来的10分钟阅读这本杂志,好让自己善于利用时间,或是获得灵感。”)
想像你把橘子放在后脑勺上方。意识到自己正处于精神集中的放松状态。眼角和嘴角显出微微的笑意,松弛脸部,消除紧张。感觉自己虽然闭着眼睛,而视线却不断在扩展。现在你的眼睛和内心已经有了直接的联系。一面维持这种精神集中的放松状态,一面轻轻地张开眼睛,以你觉得最适合的速度开始阅读。
步骤2:预习
1)调查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结构,知道要以什么方式来阅读。
2)找出关键语,关键语就是文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核心词汇,非小说类的书籍,大部分人都能轻易的找出关键语。
3)检讨所吸取的信息,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个步骤。
步骤3:影像阅读
1)进入高速学习的模式,对自己进行正面肯定。重复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而且相信自己一定会达成这个目的。
2)进入摄像焦点(重点)
状态把视线定在书本上方墙上的某一点,一边意识到书本四个角落,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空白,一边凝视书本上方墙的某一点。由于视线分散,左右页之间装订的部分好象重叠了,然后形成一条圆筒状如香肠一般的书页,这一页叫做“悬页”。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视线移动时悬页就会消失,这个问题随着练习的深入就会好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摄像焦点下,书页上的文字变得很模糊。这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要看到悬页,起初必须把焦点放在稍远的地方。如果要看清近处,眼睛就要放松,然后再拉进焦点。这时,书页上的字就会清晰的令人不可思议,也会显出深度来。眼睛越放松,文字就越清楚。
3)翻页时维持稳定的状态,避免内心的浮躁。
维持影像阅读状态的秘诀有两个:第一个是深呼吸,保持同样的速度。二是配合翻页的节奏,在心里面重复单纯的话语。比如: 放,松,放,松。
4)怀着成就感结束,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对这本书有了印象”。
步骤4:活化
所谓的活化,简单的讲,就是把摄进潜意识中的资料信息提取出来的一个过程,属于一个输出的过程。
1)以复习来增强活化
2)等待成熟,结束影像阅读和复习以后,信息会暂时积存在意识之外。这时就要暂停一下,原因是要等待脑子里面的信息成熟。至少要等10至20分钟,等一个晚上是最理想的。
3)对头脑发问,冷静后问问自己到底掌握了这本书多少内容。
4)制作心图,就是思维导图。
步骤5:高速阅读
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要花多少时间都可以,可依文章的难易度或重要性,有弹性地调整阅读速度。
高速阅读是以适合自己的速度,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遇到以下的情况时可以加快速度:曾在之前的步骤中阅读过得段落或书页;内容很简单的或非必要的信息。觉得阅读的部分对自己的目的来说不太重要。遇到以下的情况时可以放慢速度。记载的是很陌生或不太熟悉的问题;内容很复杂;对自己的目的非常重要,想知道更多的信息。
11:华罗庚的思考书名法
第一次看到这种读书方式时觉得一代大师真的就是不一样,道理很简单,但却很少有人能想到这种方法。
具体如何操作呢?读一本书除了书名不要看书中的任何信息,包括目录前言,只需要你看完书名后抽出一刻钟,闭目静思,想想如果这本书的作者是你,你会如何去写,会从哪些角度展开。
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思路和你的一样,基本可以放弃无须再读,如果不一样就可以更加针对性地阅读,拓宽自己的思维,读书的效果也比普通的阅读更加有效。
这样的方法同样适合喜欢写作的朋友,同样的一个道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写出千赞爆款文,而你的阅读量却寥寥无几?与其抱怨不如从模仿大神的文章开始,看看人家是如何展开讨论的,至于语言风格完全不必可以模仿,这样的针对性练习更多是针对逻辑思维的完善与拓展。如果特别喜欢某位作者的文风,那就不如试试周振甫的诵读读书法。
12:周振甫诵读读书法
周振甫,浙江平湖人,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学者。他读书,特别是对古典文学著作常常采用的方法便是诵读,和我们小时候简单的背书不同,诵读更加强调对一篇文章语言风格的细细品味,在抑扬顿挫间感受作者笔下文字的别样魅力。
通过诵读的读书方法,等到自已写作的时候,你便会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会习惯性地采取类似的语言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
当然,想要写出更好的文章,还是得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地形成自己的文风。
小时候我们常被教育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更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语录时刻告诫我们读书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不可操之过急,精读确实可以让我们最大程度的获取一本书的所有知识,也只有钻研进去,细细品味,才能发现文章中的“微言精义”,读到旁人不能领悟的精彩内容。但是精读的弊端也是非常的明显,耗时,“性价比”过低尤为突出。
正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说“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阅读一本书时,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应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精读法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但是所有的书都用来精读绝对是一种浪费。
2:目标阅读法
目标阅读法指直接捕捉目标的阅读方法。阅读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攻击“目标”,击中“目标”,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也有人称该类阅读方法为“功利性阅读方法”,其实我不是很赞同这个观点。目标阅读法强调带着问题去阅读,针对性地阅读,和功利无关,只是一种方法而已。
曾三次担任美国国务卿的美国著名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读书就属于目标阅读法。每次读书前他都会先看一遍目录,再读一遍前言,再翻上几页,然后列出三个表格:我希望这本书能回答的问题,我期望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这本书会把我引导到哪里去。
3:先读序文法
序文是一本中的简介,在这里花费5分钟的时间便会对整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适不适合自己,也便于抓住重点,理解更加深刻。
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很快辨别一本书的好坏,尽快地掌握大意,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在之后系统化的读书方法中,先读序文法可谓是必选读书方法之一。
4:SQRRR读书法&PQRST读书法
SQRRR五步读书法最早出现在美国一所大学,后来在美英欧洲各国都普板采用,此种读书方法符合人们读书中的一般思维规律,有助于理解书本内容并增强个人记忆力。
S: Survey(概括性的浏览全书)
书名,副标题,前言(序),目录以及第一章节的快速阅读,了解概括。
Q: Question(浏览时提出自己的问题)
类似目标阅读法,强调带着问题阅读。读书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什么?我想要得到什么?
R: Read (带着审判的眼光阅读材料)
做笔记的过程,划出核心内容,做批注。
R: Recite(主动及时地回忆或者记忆)
读完一本书合起来大声的说出自己收获了什么,所有你能说出来的才算是你的收获,根据记忆遗忘的规律,学习者会忘记读过的80%内容,通过主动的回忆复述,发现自己掌握不牢固或者是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对整本书的吸收能力。
R: Reviews(温习)
很多朋友抱怨读了那么多书记不住怎么办啊。温故而知新,及时的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把最初短时间的记忆转换为长久储存的信息。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进行二次快速阅读,有助于产生新的读书感悟,进一步的完善升级我们的知识体系。
一本书只读一次我们能掌握的只有某个颠覆我们价值观,对我们冲击特别大的知识点,而一些系统的我们不曾见过的理论很难通过一次的认识就完全掌握,如果我们能坚持贯彻及时复习,持之以恒,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SQRRR读书法和PQRST读书法基本等同,说法不同而已。
P: Preview(预读)Q: Question(提问)R: Read (阅读)S: State(陈述)T: Test(考查)
5:轮流读书法
伟大哲学家马克思的一种独特方法,实践起来很简单,简单讲就是读一段时间哲学内容就看会诗歌,小说,防止阅读疲劳。
目前很多朋友强调读书的时候要一本一本读,不能三心二意,但是这样的读书总觉得带着一种压迫感,轮流读书法好比我们上课总会穿插着不同的课程,正如英国著名作者毛姆所说:“一个人不可能每一天都具有不变的心情,即使在一天内,也不见得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因此轮流读书法并不见得不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轮流读书法要分清主次,知道自己短期内需要核心掌握的一本书籍是什么,突出重点。
6:王者速度法
王者速度法主张30分钟读完一本书,是速读法的一种。王者速读法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可以说王者速度法是把帕雷托的二八原则发挥到极致的一种读书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阶段(5分钟):先看书的序言和目录,知道书里是关于什么样的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第二阶段(5分钟):浏览所有图片、预估哪一部分比较重要,找出高频词汇,知道重点在哪里。
第三阶段(20分钟):用跳读法阅读。要像鸟一样从高处着眼阅读书籍,看到关键词出现的地方就放慢速度详加阅读。出现特别难懂就做一个记号,下次再针对阅读。此刻不需要对某个难懂的知识点纠缠不放。
你真的会阅读吗?十二种读书方法总结分享
7:RIA标签读书法
RIA标签读书法是拆书帮总舵主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提到的一种读书方法,非常的简单实用,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轻松掌握。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指出对于非虚构图书,可以通过“主题阅读+批判性思考+实践”的步骤掌握理解一本书的内容。RIA便签读书法则是对其的简化升级,更加通俗易懂。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RIA便签读书法
R:Read,阅读原文,遇到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对应艾德勒所指的主题阅读。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对应批判性思考。
用自己的话阐述书中的观点,通过此步骤将书中知识点通过思考消化成自己的。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对应实践。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写下自己有关书中观点相关的经历,成功的失败的都可以。
A2)思考自己以后如何应用
如何掌握呢?准备三张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当遇到自己觉得有用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分别在三张便利贴上按照“I、A1、A2”写下不同的内容,当一本书读完,将所有记录A2的便利贴取出来贴在办公桌或者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去实践,比起原文提供的方法论RIA便签读书法最后提炼出来的方法论是经过我们思考,结合我们自身实践得出的,完完全全属于我们个人的方法论,效果也就更加明显。
8:主题阅读法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题阅读被称为最高层级的阅读方式,其实正如《越读者》的作者《郝明义》所言,主题阅读不过是一种读书方法,层级的说法让大家对此有莫名的距离感,其实主题阅读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1)确认主题以及收集书单
2)检视阅读
快速阅读,书名、目录、前言,对一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主题阅读
结合阅读的目的,针对性地阅读不同书籍中同一内容,就比如我最近在做读书类的主题阅读,本期的内容是读书方法的总结,我就根据这个目的只看每本书中有关阅读方法的推荐,其他的内容暂时性放弃。
4)输出分享
做PPT,拆书,写文章都属于输出的一种。
9:李嘉诚的耳朵读书法
这样的读书方法想必大家早已耳闻,就是现如今的音频软件提供的听书。简单方便,可以最大限度的解放我们的双眼,调节长时间“传统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
听书读书法不适合工具类书籍,更加适合文学类的作品,有些文字只是看一遍体会不到他的美,眼睛更不足以品味那藏在字里行间的爱恨情仇,这个时候,不妨闭上眼睛,用耳朵去聆听,让大脑完全沉浸在书中营造的意境当中。
有读者曾问我看改编电影和看原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的回复是前者给大家演绎了导演心中的原著,是对原著的一种表达,而后者,则可以是多种的。
不过要注意,耳朵读书法非常耗时!慎选!
10:10倍速影像阅读法
该类读书方法是保罗·席列在《10倍速影像阅读法》提到的一种方法,影像阅读法,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新方法,它的效果令人感到惊异,但方法很简单,就是让潜意识如拍快照一般,只看一眼就把书页内容摄进脑中。
此类阅读方法比较难掌握,目前我也不会,我把步骤发出来大家可以有个简单了解,说不定它就适合你呢。内容摘录自《10倍速影像阅读法》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准备
1)设定明确的阅读目的,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大家可以尝试橘子集中法进入状态。
2)闭上眼睛,放松心情。从头顶到脚尖都要意识到自己本身。挺直背脊,身体放松,以平缓的节奏呼吸。在心里面说出此次阅读的目的。(例如:“我要在接下来的10分钟阅读这本杂志,好让自己善于利用时间,或是获得灵感。”)
想像你把橘子放在后脑勺上方。意识到自己正处于精神集中的放松状态。眼角和嘴角显出微微的笑意,松弛脸部,消除紧张。感觉自己虽然闭着眼睛,而视线却不断在扩展。现在你的眼睛和内心已经有了直接的联系。一面维持这种精神集中的放松状态,一面轻轻地张开眼睛,以你觉得最适合的速度开始阅读。
步骤2:预习
1)调查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结构,知道要以什么方式来阅读。
2)找出关键语,关键语就是文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核心词汇,非小说类的书籍,大部分人都能轻易的找出关键语。
3)检讨所吸取的信息,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个步骤。
步骤3:影像阅读
1)进入高速学习的模式,对自己进行正面肯定。重复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而且相信自己一定会达成这个目的。
2)进入摄像焦点(重点)
状态把视线定在书本上方墙上的某一点,一边意识到书本四个角落,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空白,一边凝视书本上方墙的某一点。由于视线分散,左右页之间装订的部分好象重叠了,然后形成一条圆筒状如香肠一般的书页,这一页叫做“悬页”。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视线移动时悬页就会消失,这个问题随着练习的深入就会好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摄像焦点下,书页上的文字变得很模糊。这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要看到悬页,起初必须把焦点放在稍远的地方。如果要看清近处,眼睛就要放松,然后再拉进焦点。这时,书页上的字就会清晰的令人不可思议,也会显出深度来。眼睛越放松,文字就越清楚。
3)翻页时维持稳定的状态,避免内心的浮躁。
维持影像阅读状态的秘诀有两个:第一个是深呼吸,保持同样的速度。二是配合翻页的节奏,在心里面重复单纯的话语。比如: 放,松,放,松。
4)怀着成就感结束,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对这本书有了印象”。
步骤4:活化
所谓的活化,简单的讲,就是把摄进潜意识中的资料信息提取出来的一个过程,属于一个输出的过程。
1)以复习来增强活化
2)等待成熟,结束影像阅读和复习以后,信息会暂时积存在意识之外。这时就要暂停一下,原因是要等待脑子里面的信息成熟。至少要等10至20分钟,等一个晚上是最理想的。
3)对头脑发问,冷静后问问自己到底掌握了这本书多少内容。
4)制作心图,就是思维导图。
步骤5:高速阅读
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要花多少时间都可以,可依文章的难易度或重要性,有弹性地调整阅读速度。
高速阅读是以适合自己的速度,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遇到以下的情况时可以加快速度:曾在之前的步骤中阅读过得段落或书页;内容很简单的或非必要的信息。觉得阅读的部分对自己的目的来说不太重要。遇到以下的情况时可以放慢速度。记载的是很陌生或不太熟悉的问题;内容很复杂;对自己的目的非常重要,想知道更多的信息。
11:华罗庚的思考书名法
第一次看到这种读书方式时觉得一代大师真的就是不一样,道理很简单,但却很少有人能想到这种方法。
具体如何操作呢?读一本书除了书名不要看书中的任何信息,包括目录前言,只需要你看完书名后抽出一刻钟,闭目静思,想想如果这本书的作者是你,你会如何去写,会从哪些角度展开。
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思路和你的一样,基本可以放弃无须再读,如果不一样就可以更加针对性地阅读,拓宽自己的思维,读书的效果也比普通的阅读更加有效。
这样的方法同样适合喜欢写作的朋友,同样的一个道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写出千赞爆款文,而你的阅读量却寥寥无几?与其抱怨不如从模仿大神的文章开始,看看人家是如何展开讨论的,至于语言风格完全不必可以模仿,这样的针对性练习更多是针对逻辑思维的完善与拓展。如果特别喜欢某位作者的文风,那就不如试试周振甫的诵读读书法。
12:周振甫诵读读书法
周振甫,浙江平湖人,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学者。他读书,特别是对古典文学著作常常采用的方法便是诵读,和我们小时候简单的背书不同,诵读更加强调对一篇文章语言风格的细细品味,在抑扬顿挫间感受作者笔下文字的别样魅力。
通过诵读的读书方法,等到自已写作的时候,你便会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会习惯性地采取类似的语言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
当然,想要写出更好的文章,还是得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地形成自己的文风。
展开全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读书的方法有哪些呢?
1、泛读:泛读法侧重阅读量,也就是广度。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览群书”,这些成语都强调了读书的广度,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问。
我们不仅要读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还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可以广泛地阅读,博采众家之长。读古典四大名著,能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现状;读《十万个为什么》,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变身科普达人;读《海底两万里》,能跟着尼摩船长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海底之旅。读书越广,内心越丰盈。
2、精读:又叫细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精读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字、逐句、逐段地读下去,对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每个段落和每个篇章进行深入思考,弄清其含义。
精读的对象一般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文章。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讨论,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举个例子,《红楼梦》就是一个适合精读的对象,文章中人物对话、吃穿饮食、红楼诗词样样都是精品,现在的红学研究人员逐渐增多就说明了这一点。
3、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好的印象,取得“俯视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以实行这种方法。
怎么通读呢?书的前言或者小序,目录,是获取小说主要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认识的字,不太懂的句子,可以直接跳过,完全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我们要知道的就是故事的大概,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尾,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这样的方法比较适合没有多长时间细读文学名著又要考试的学生,理解了大概,遇到相关考试题目至少能从宏观上去答题。
4、跳读:这是一种跳动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把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候遇到疑问处,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跳过去继续读,读到后面就能够贯穿了。
比如,我们突然对《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感兴趣了,想再了解《三国演义中》都写了哪些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到目录,根据章节的标题跳到对应的页码,这依然能获得很好的阅读效果。
5、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也就是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快速扫描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
1、泛读:泛读法侧重阅读量,也就是广度。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览群书”,这些成语都强调了读书的广度,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学问。
我们不仅要读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还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可以广泛地阅读,博采众家之长。读古典四大名著,能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现状;读《十万个为什么》,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变身科普达人;读《海底两万里》,能跟着尼摩船长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海底之旅。读书越广,内心越丰盈。
2、精读:又叫细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方式。精读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字、逐句、逐段地读下去,对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每个段落和每个篇章进行深入思考,弄清其含义。
精读的对象一般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文章。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讨论,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举个例子,《红楼梦》就是一个适合精读的对象,文章中人物对话、吃穿饮食、红楼诗词样样都是精品,现在的红学研究人员逐渐增多就说明了这一点。
3、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好的印象,取得“俯视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以实行这种方法。
怎么通读呢?书的前言或者小序,目录,是获取小说主要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不认识的字,不太懂的句子,可以直接跳过,完全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我们要知道的就是故事的大概,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尾,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这样的方法比较适合没有多长时间细读文学名著又要考试的学生,理解了大概,遇到相关考试题目至少能从宏观上去答题。
4、跳读:这是一种跳动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把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候遇到疑问处,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跳过去继续读,读到后面就能够贯穿了。
比如,我们突然对《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感兴趣了,想再了解《三国演义中》都写了哪些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到目录,根据章节的标题跳到对应的页码,这依然能获得很好的阅读效果。
5、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也就是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快速扫描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