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字是目四字成语
1. 目在第四第四个字的成语,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不堪入目 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疮痍满目 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慈眉善目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璀璨夺目 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道路以目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动心怵目 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惧。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动心骇目 骇目:使人看了感到惊骇。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形容感受很深,震动非常大。
夫妻反目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甘心瞑目 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光彩夺目 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贵耳贱目 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2. 第四个字是目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历历在目
案剑瞋目
横眉瞪目
荆榛满目
一叶障目
臼头深目
金刚怒目
金刚努目
伤心惨目
倾耳注目
属人耳目
适心娱目
以耳代目
动心怵目
道路以目
动心骇目
獐头鼠目
光彩夺目
贵耳贱目
死不瞑目
疮痍满目
璀璨夺目
令人注目
惊心夺目
龙眉凤目
娱心悦目
3. 哪个成语第四个字是目
面目全非、
目中无人、
耳聪目明、
目瞪口呆、
目不暇接、
眉清目秀、
赏心悦目、
历历在目、
极目远眺、
目光炯炯、
引人注目、
光彩夺目、
目不转睛、
举世瞩目、
触目伤怀、
触目惊心、
瞠目结舌、
众目睽睽、
游目骋怀、
耳濡目染、
璀璨夺目、
有目共睹、
金刚怒目、
死不瞑目、
拭目以待、
巧立名目、
掩人耳目、
面目可憎、
目无王法、
不堪入目
4. 第四个字是目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目的成语 :
金篦刮目、
戟指怒目、
以耳为目、
属人耳目、
荆榛满目、
疮痍弥目、
赁耳佣目、
惊心怵目、
惊世骇目、
爽心悦目、
惊心眩目、
稗耳贩目、
惊耳骇目、
避人眼目、
鲜艳夺目、
刿心怵目、
有何面目、
惊心夺目、
直眉怒目、
金刚怒目、
狞髯张目、
掩人耳目、
夫妻反目、
游心寓目、
横眉竖目、
骇心动目、
横眉瞪目、
举世瞩目、
一叶障目、
伤心蒿目
5. 第四个字是目的成语有什么
第四个字是目的成语 相关的成语:
直眉怒目 横眉立目 一叶障目 令人瞩目 光彩夺目 光彩耀目 众所瞩目 夫妻反目 惹人耳目
本来面目 死不瞑目 横眉冷目 横眉怒目 爽心悦目 琳琅满目 璀璨夺目 疮痍满目 道路以目
遮人耳目 鲜艳夺目 光彩溢目 避人眼目 避人耳目 不堪入目 琳琅触目 狰狞面目 金刚怒目
獐头鼠目 巧立名目 助我张目 历历在目 麞头鼠目 悬门抉目 动心怵目 动心骇目 游心寓目
有何面目 疮痍弥目 以耳代目 鹰嘴鹞目 夫妇反目 掩人耳目 光彩射目 道路侧目 光采夺目
倾耳注目 刿心鉥目 贵耳贱目 贵而贱目 骇心动目 横眉努目 两叶掩目 豁人耳目 横眉竖目
慈眉善目 伤心蒿目 伤心惨目 赏心悦目 巧作名目 金篦刮目 遮人眼目 张眉努目 甘心瞑目
鸢肩豺目 迷人眼目 扬眉眴目 狞髯张目 光华夺目 在人耳目 龙眉凤目 刿心怵目 怵心刿目
庸耳俗目 洗眉刷目 遮掩耳目 娱心悦目 爽心豁目 以耳为目 扬眉瞬目 罗之一目 赁耳佣目
引人注目 骋怀游目 惊世骇目 惊心惨目 惊耳骇目 惊心怵目 惊心骇目 惊心夺目
6. 带有目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带有目字的四字成语有 :面目全非、目中无人、耳聪目明、目瞪口呆、目不暇接、眉清目秀、历历在目、赏心悦目、目光炯炯、极目远眺、引人注目、光彩夺目、目不转睛、举世瞩目、触目伤怀、触目惊心、瞠目结舌、众目睽睽、耳濡目染、璀璨夺目、有目共睹、金刚怒目、耳目一新1、面目全非【解释】:非:不相似。
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出自】:它的厄运,是在好书被有权者用相似的本子来掉换,年深月久,弄得面目全非。 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面目一新、改头换面、盖头换面、耳目一新、焕然一新【反义词】面目一新、依然如故、本来面目、依然故我、一成不变、原封未动、涣然一新、耳目一新、改头换面2、目中无人【解释】:眼里没有别人。
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出自】:巴金《秋》:“我对你说,你不要目中无人,就把长辈都不放在眼睛里。”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傍若无人、狂妄自大、目若无人、旁若无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夜郎自大、目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3034一切、目无余子、若无旁人、惟我独尊、盛气凌人、目空四海、不可一世、唯我独尊、自高自大【反义词】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心怀若谷、妄自菲薄、谦虚敬慎、以礼相待3、耳聪目明【解释】: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出自】:这时服了朱草,只觉的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头脑清楚【近义词】秀外慧中、心明眼亮、目达耳通【反义词】耳聋眼花、愚不可及、头昏目眩、昏聩糊涂、不省人事、麻木不仁、闭目塞听、蔽聪塞明4、目瞪口呆【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近义词】目定口呆、目瞪口哆、木鸡之呆、目瞪舌挢、惊惶失措、哑口无言、瞠目咋舌、呆头呆脑、目怔口呆、瞠目结舌、惊慌失措、瞪目结舌、张口结舌、呆若木鸡、目瞪口歪、目瞪口张【反义词】泰然自若、神色自若、淡定自若、从容不迫、气定神闲5、目不暇接【解释】: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出自】: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单一必然导致枯燥。
而丰富多采、目不暇接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 秦牧《菊花与金鱼》【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近义词】雾里看花、目不给视、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管中窥豹、美不胜收、眼花缭乱【反义词】应付裕如、一目了然、目不忍睹、管中窥豹、一览无遗、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