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考古依据之史书记载 就不是信史么

 我来答
海猎o
2022-11-09 · TA获得超过985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1万
展开全部

 无考古依据之史书记载 就不是信史么

  认为夏朝缺少考古依据所以不存在之观点具体为:(1)夏朝的历史都是后人所写,目前见到的最早史书也是夏之后1000年撰写,夏朝缺少考古证据,比如文字、青铜器,外国学者不认可夏朝;(2)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没有提及夏朝,并且连夏这个字也没有,所以,根本就没有夏朝。

  先说第一条。

  任何历史都是后人写,明朝修元朝史、清朝修明朝史。在这一点上,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古历史很多是口口相传的传说,近代历史则大多依据文献记录。

  认为传说不具有真实性是错误的。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由于其天然质朴、无利益驱动的本色,使其具有无法替代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我小时候,就曾听老人讲有关老 *** (指努尔哈赤为首的军事集团)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故事,和史实相对比、几无二致。可见,即便是一个字也不识、不听广播、不看电视的人,也是能够清晰讲述几百年前的历史的。其实,不听广播、不看电视,反倒可以使人们保持初始的纯真记忆。

  在上古时代,没有报纸、没有多媒体、没有文字、没有太多的文人骚客、没有专门的宣传机构,想造出一段历史,或者改变人们代代相传的历史,根本就不具有可操作性。历史上的造假,往往是文化人干的,一个人造一点儿,再通过文字作品传下去,后面的人接力、添油加醋,于是,越抹越黑或者越抹越亮。即便如此,这种情形也是非常罕见的,除非是历代文人都想摸黑的人才行,比如帝辛(纣王)。但是,不管再怎么抹,帝辛这个人还是存在的,基本故事梗概还是真实的。

  所以,认为口口相传的传说就不可信,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当然,因为口头传播的特点,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偏差。对于上古历史,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即便近代史,也存在春秋笔法的问题。

  有关夏朝的陈述,见于诸多史料记载,比较著名的是尚书、竹书纪年、史记、左传等等。对于史记的真实性,本人非常推崇。这是一本身体残缺但人格完整的人写的一部史书,比身体完整而人格残缺的人所著之物强过百倍。不信的话, 诸君可以买一套仔细看看。

  就以史记为例,其作者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从小便耳熏目染、饱读史书,更有父亲耳提面命,后又负责撰写史料,可自由阅读西汉王朝皇家图书馆所有资料,同时,为完成史记,还耗时日久,云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访查民间传说,史记是这样写成的。从其内容可以看出,关于黄帝及夏朝及商朝的记载,十分的简约,这说明作者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除了极为有限的富有神秘色彩的事件以外,都是严谨的史实记录。至于神秘事件,也就是“天降玄鸟生商”、刘邦乃赤帝子,一条大龙于刘邦母亲之上,于是刘邦出生了。等等。

  其实,没有哪一部郑重书写的史书仅仅于纸上得来,是必须要有实地、实物之考察与核实的。所以,认为夏朝是纸上王朝的观点显然不了解实际情况。

  认为只要没有考古依据,即便是史书记载也不可信,那么,就应该首先证明一个前提的存在:任何历史都会留下我们都够找寻得到的痕迹。否则的话,这一观点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为,考古毕竟是现在的事情,如果某个历史事件的痕迹在记载的时候存在,而在其后永远丧失,那么,这段历史就不是信史么?凯撒被谋杀,是否为信史?考古依据何在?找到杀他的凶器了么。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世界的历史书中,究竟有多少内容可以称之为信史?!

  当然,如果你一定认为必须要有考古依据才为信史,那倒也没必要非要争个上下,你讲你的理由,我坚持我的观点就是了。考古并非万能,无论是年代的测算,还是古文字的释读,亦或历史事件的推测,其实都存在着误差。并且,对于永久丧失的古迹,想考也考不着。

  中华大地绝对是宜居之地,这片土地之上,又上演了太多的战争。上下五千年,战火绵绵不绝。夏商周三朝战火频繁,秦末之反秦战争、楚汉相争、西汉初年刘邦与诸侯之战、汉景帝七国之乱、汉末新初之绿林赤眉起义、刘秀统一全国之战争、东汉末年之大动荡、三国相互攻伐及西晋之统一战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引起的华人与胡人之间的血腥仇杀、南北朝之间的相互杀伐、隋唐乱局、安史之乱……战火不仅涂炭生灵,而且毁灭了大量古迹(包括墓葬)。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的两项措施可能是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活动。一个是迁天下富商豪强于咸阳,另一个就是隳名城,杀豪杰。隳名城,就是将闻名天下的城池拆毁。那么,夏商周三朝及各诸侯国之古都、历史名城及险要城关应该都在拆迁之列。拆毁名城之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削弱反对势力的防守实力;第二是毁史,历史悠久的城市遗址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历史,将其拆除,也就是彻底的毁尸灭迹。与战火毁坏相比,这种慢条斯理的细致拆迁,其破坏程度显然大多了,可以做到片瓦不留。中国对殷墟的考古,没发现城墙,殷都乃商朝最后定都之所在,难道会没有城墙?但是,哪去了呢。

  认为找不到商朝都城的城墙,就说商朝都城不存在城墙,是缺乏客观态度的体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科学严谨。以不切实际的要求来度量远古的历史,那不是科学的态度。如果推到极致,就应该是自己眼见方为实,那么,就会把人类历史缩短到只有零点一秒。

  至于外国学者,其观点有借鉴价值,但不必作为判定依据。开始,外国学者也不承认有商朝,认为史记所记载的商朝只是神话杜撰。后来殷墟考古,考出了甲骨文,其记载的王位传承顺序和史记之记载无二。于是外国学者改变了观点。结果,说夏朝不存在的人又开始说:甲骨文的记载表明,夏朝不存在,因为,甲骨文里面没有关于夏朝的记载,连夏字都没有。

  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很有戏剧性。

  清光绪二十五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得了疟疾,于是派人买药。王懿荣无意中在药里看到一片骨头,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经过研究,发现是古代文字。殷墟甲骨成了药材被批发到全国各地,多亏了王懿荣得疟疾,不然,估计都得让中国人给吃到肚子里。那样的话,于是乎有人又会说:商朝没有文字……因为,找不着。但是,史书不是明明都记载了么?那不算。那么,后世子孙对我们今天撰写的史书是否也会有此疑问呢?如果这样,我们撰写史书还有什么意义么。

  目前,在殷墟共找到十余万片甲骨(有的没有字),共有四千多个不同的字,只有一千多个字被辨认出来。

  商朝五次迁都、共有六个都城,我们得到的甲骨只是来源于殷墟,并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要么毁损、要么吃下肚),并且,即便是这一部分,其中的大部分字,我们都还没有辨认出来,已经辨认出的一千多字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准确率。比如:一字是否多意。那么,说商朝甲骨文根本就没提到夏朝,就没有夏这个字,是从何谈起呢。

 

  总之,对于古时之历史记载,认为没有考古依据便不可信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