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 是怎么回事
展开全部
结肠癌是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早期多无症状,进展期多为便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等
病因不明,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及大肠相关疾病有关
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分级,选择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方法
定义
结肠癌是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等部位。
分型和分类
大体类型
大体分型是指肉眼直接看到的形态。
隆起型
肿瘤呈结节状、息肉状、菜花状或蕈状。
多发生于右半结肠。
侵袭性低,预后较好。
溃疡型
根据溃疡外形及生长情况又可分为局限性溃疡型和浸润性溃疡型。
溃疡型最多见,约占半数以上。
恶性度高,淋巴转移较早。
浸润型
肿瘤向肠壁各层弥漫浸润,使局部肠壁增厚,但表面常无明显溃疡或隆起。
此型恶性度高,转移较早。
组织学类型
根据消化系统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结肠癌可以分为腺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及未分化癌等。
腺癌
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根据肿瘤腺管结构的分化程度,又可分为三级: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
黏液腺癌
由分泌黏液的癌细胞构成,癌组织内有大量黏液。
恶性程度较高。
印戒细胞癌
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印戒细胞的细胞核深染,偏于细胞质的一侧,整个细胞在显微镜下似戒指样。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腺鳞癌
肿瘤由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构成。
其分化多为中度至低度。
较少见。
未分化癌
癌细胞弥漫呈片或呈团状,不形成腺管状结构,细胞排列无规律,癌细胞较小,形态较一致。
预后差。
发病情况
男女比例约为(2~3)∶1,普通人群中40~65岁发病率较高。
该病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地的发病率较高,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发病率较低。
在中国尤其在大城市,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下一节:病因
参考文献(共9篇)
[1]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专家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06):521-540.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0[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 [J] . 中华肿瘤杂志,2021,43 (01): 16-38.
展开全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9 21:15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本篇「概述」对您有帮助吗?
意见反馈
没有
很少
一般
一些
很多
致病原因
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饮食与致癌物质
约50%的结肠癌与饮食因素有关,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肉类、鱼类食物的高温烹调,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饮食等。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增加纤维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可能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慢性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恩病、结肠血吸虫病引起的慢性炎症,使肠黏膜反复破坏和修复可能会增加癌变风险。
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的家族成员是结肠癌的高危人群。
癌前病变
大部分结肠癌来自腺瘤恶变,进程可能经历10~15年。
其他
以往患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此外,肥胖、绝经后激素应用、烟草等也是引发结肠癌的重要因素。
发病机制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内外因交互作用于结肠,经诱癌、促癌及演进多阶段而导致的结果。
肿瘤是在人体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联合作用下,细胞中基因改变并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具有“正常上皮-腺瘤-癌”发展序列的经典结肠癌癌变分子事件模式图。
癌变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发展的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的许多环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来阐明和完善。
早期多无症状,进展期多为便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等
病因不明,可能与生活方式、饮食及大肠相关疾病有关
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分级,选择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方法
定义
结肠癌是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在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等部位。
分型和分类
大体类型
大体分型是指肉眼直接看到的形态。
隆起型
肿瘤呈结节状、息肉状、菜花状或蕈状。
多发生于右半结肠。
侵袭性低,预后较好。
溃疡型
根据溃疡外形及生长情况又可分为局限性溃疡型和浸润性溃疡型。
溃疡型最多见,约占半数以上。
恶性度高,淋巴转移较早。
浸润型
肿瘤向肠壁各层弥漫浸润,使局部肠壁增厚,但表面常无明显溃疡或隆起。
此型恶性度高,转移较早。
组织学类型
根据消化系统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结肠癌可以分为腺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及未分化癌等。
腺癌
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根据肿瘤腺管结构的分化程度,又可分为三级: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
黏液腺癌
由分泌黏液的癌细胞构成,癌组织内有大量黏液。
恶性程度较高。
印戒细胞癌
肿瘤由弥漫成片的印戒细胞构成。印戒细胞的细胞核深染,偏于细胞质的一侧,整个细胞在显微镜下似戒指样。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腺鳞癌
肿瘤由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构成。
其分化多为中度至低度。
较少见。
未分化癌
癌细胞弥漫呈片或呈团状,不形成腺管状结构,细胞排列无规律,癌细胞较小,形态较一致。
预后差。
发病情况
男女比例约为(2~3)∶1,普通人群中40~65岁发病率较高。
该病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地的发病率较高,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发病率较低。
在中国尤其在大城市,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下一节:病因
参考文献(共9篇)
[1]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专家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06):521-540.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0[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 [J] . 中华肿瘤杂志,2021,43 (01): 16-38.
展开全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9 21:15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本篇「概述」对您有帮助吗?
意见反馈
没有
很少
一般
一些
很多
致病原因
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饮食与致癌物质
约50%的结肠癌与饮食因素有关,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肉类、鱼类食物的高温烹调,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饮食等。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增加纤维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可能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慢性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恩病、结肠血吸虫病引起的慢性炎症,使肠黏膜反复破坏和修复可能会增加癌变风险。
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的家族成员是结肠癌的高危人群。
癌前病变
大部分结肠癌来自腺瘤恶变,进程可能经历10~15年。
其他
以往患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此外,肥胖、绝经后激素应用、烟草等也是引发结肠癌的重要因素。
发病机制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内外因交互作用于结肠,经诱癌、促癌及演进多阶段而导致的结果。
肿瘤是在人体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联合作用下,细胞中基因改变并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具有“正常上皮-腺瘤-癌”发展序列的经典结肠癌癌变分子事件模式图。
癌变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发展的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的许多环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来阐明和完善。
农博士复混肥
2024-10-30 广告
2024-10-30 广告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森林虫害,它会导致大量松树枯死,对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该病传播速度快,自1982年传入我国以来,已迅速扩散至全国14个省(市、区)。松材线虫病已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影响了森林资源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农博士复混肥提供
展开全部
引起结肠癌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患有结肠癌,其他的家庭成员患结肠癌的几率,比没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要高。
2、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喝酒、久坐等。此外,大量数据表明,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食物,也容易发生结肠癌。
3、与特殊人群有关。如糖尿病患者或肥胖人群,发生结肠癌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
4、与肠炎有关。某些类型的肠炎,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如果久病不愈,则癌变的概率可能会提高。
1、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患有结肠癌,其他的家庭成员患结肠癌的几率,比没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要高。
2、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喝酒、久坐等。此外,大量数据表明,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食物,也容易发生结肠癌。
3、与特殊人群有关。如糖尿病患者或肥胖人群,发生结肠癌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
4、与肠炎有关。某些类型的肠炎,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如果久病不愈,则癌变的概率可能会提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