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解释:神经核。谢谢了。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灰质团块,称为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功能相同的多个神经细胞体集聚在一起而形成的集团,叫神经核。是位于皮质下方脑白质区域内,由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所成的团块结构。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很多神经核,其中最重要的有发出12对脑神经的神经核和基底神经核等。各神经核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发生病变,则有明显的临床体征。
扩展资料
主要包括:
1、一般躯体运动核:
(1)、动眼神经核:
位于中脑上部,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穿脚间窝出脑参与构成动眼神经,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之外的眼肌,即上、下、内直肌及下斜肌和上睑提肌。
(2)、滑车神经核:
位于中脑下部,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在上髓帆内左右交叉后,经下丘下方出脑组成滑车神经,支配眼上斜肌。
(3)、展神经核:
位于脑桥下部,面神经丘的深面。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经延髓脑桥沟内侧出脑构成展神经,支配眼的外直肌。
(4)、舌下神经核:
位于延髓上部、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受对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经锥体与橄榄之间出延髓组成舌下神经,支配同侧舌内、外肌的随意运动。
2、一般内脏运动核:
(1)、动眼神经副核:
位于中脑上部,动眼神经核的背内侧。发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加入动眼神经,进入眼眶后在睫状神经节内换元。其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2)、上泌涎核:
位于脑桥的最下端,面神经核尾侧。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面神经,换元后其节后神经纤维管理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口、鼻腔粘膜腺的分泌。
(3)、下泌涎核:
其神经元散在于延髓上段的网状结构中,疑核的上方,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舌咽神经,至相应的耳神经节换元,其节后纤维支配腮腺的分泌活动。
(4)、迷走神经背核:
位于延髓室底灰质内,迷走神经三角的深面。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参与组成迷走神经,支配颈部、胸部和腹部大部分器官(肝、胰、脾、肾等实质性脏器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道)的平滑肌、心肌的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活动。
3、一般躯体感觉核:即三叉神经感觉核
(1)、三叉神经中脑核:
上起中脑上部,下端达脑桥中部。此核相当于脊神经后根上的脊神经节,其假单及神经元的周围突进入三叉神经分布至头面部的咀嚼肌,接受其本体感觉冲动。
(2)、三叉神经脑桥核:
位于脑桥中部。主要接受头面部的触、压觉初级纤维。
(3)、三叉神经脊束核:
上端达脑桥中、下部,与三叉神经脑桥核相续,下端可延伸至第1、2颈段脊髓,与脊髓灰质后角相续。主要接受头面部痛、温觉的初级感觉纤维。
4、一般内脏和特殊内脏感觉核:
即孤束核,位于延髓内,界沟外侧,迷走神经背核的腹外侧。上端属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经舌咽神经和面神经传入的味觉初级纤维终止,故又称味觉核;下部主要接受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传入的一般内脏感觉初级纤维的终止。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