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收拾东西时,断舍离到底难在哪里?
收拾东西时总是断舍离的很难决定,其实,谁都知道,这些东西不用的时候居多,有的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有的用过一次就不会再用第二次,有的只能放在那里,谁也不会记得它的存在。只是,我们为什么还没有将它们处理掉?这让我想到一个词,那就是“断舍离”,这几年,这个词频繁地在我眼前出现,可是又该如何做到?对此,我觉得真的很难。
断舍离,断的是什么,舍的是什么,离的又是什么?也许是一种老旧的生活方式,一种过时的处事观念吧。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就像闲暇的时候,我仍旧会把过去写的日记拿出来看。我知道我看的是什么,不过就是那些已经过去多年的旧时光,是永不再回来的岁月回忆。很多时候,这些故事里,多的是考试不及格的担心,是又和小朋友吵架闹不开心了,是拿到压岁钱的欣喜若狂,是和爸爸妈妈出去玩的开心高兴。其实,所有这些,如今看来,也就是非常琐碎的小事,可是,我却能看到那个年龄的我,那种天真烂漫,那种心灵的纯净。是的,你好,旧时光。
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法“断舍离”的,就是这样的旧时光,是对往昔日子的不舍,那是种想永远留着那份纯真回忆的感觉。就像我的书柜里,摆放着一些我学生时代的书,有教辅材料,有课外经典。书的扉页上留下的,是那个时候的日期,1999年,2001年,“购于新华书店”。那个时候我写的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很是幼稚,却是一笔一划,写得非常认真。是的,我喜欢在我的每一本书上,都写上日期,这是我很早就有的习惯,我似乎对日期有天生的敏感。新华书店,我想,这是我们一代人的记忆。谁不曾在放学时分,穿过大街小巷,来到繁华街道上的新华书店,冲进去翻一翻那些飘着墨香的书籍,然后坐在角落里,翻看着,遇到喜欢的,于是就拉着父母的衣角,缠着他们让给买下,或者把零用钱攒下来,去书店里买上一本也许父母并不同意买的小说。现如今,时光就这样走过了十几年的光阴。当年我无数次徜徉的新华书店也早已经不再,偶尔在别的街面上看到,里面也再不是当年的人潮涌动,人们都在互联网上选购着喜欢的书籍,然后坐在家中,等待着包裹送到家门口。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刷新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果果的外婆也是个念旧的人。她的衣柜里,多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衣服,她从来都不会穿,但是她也绝对不会把它们处理掉,于是她的衣柜里永远都是满满当当,根本就没有位置去放置那些新购置的衣物。用她的话说,那就是,那些衣服在那个时候可时髦了,而且又没有破,为什么要扔掉呢?那天,她给果果也带过来了一些衣物,看那风格和色泽,也知道又是几十年前的产物,后来我才得知那居然是我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我小时候,那可是将近三十年前。用她的话说,那就是,那个时候的衣服比现在的环保多了。她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她二十多岁,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所有这些人生大事,都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于是同样念旧的她,除了手持着勤俭节约的想法外,她也本能地愿意去保留那个年代的所有物品,包括那套她结婚当天穿的小西服,还有我仍在襁褓中的婴儿服。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很难做到“断舍离”的,可是很多时候,什么都舍不得扔掉也是一种并不简洁的生活方式。因为那样,你的房间永远都是被堆满的状态,你腾不出空间去摆放你新买的物品。就像你的大脑永远被老旧的思想所束缚,没有地方去容纳新鲜的事物,去做没有做过的事情。久而久之,你的大脑里,就不自然地给自己画了一个圆圈,你只能在这个圈子里,无法突破。
很多时候,也许只有先舍掉一些东西,才能获得另外一些东西。比如,你扔掉了你的旧衣服,你才有多余的柜子去放置你的新衣服,你处理掉房间里多余的东西,你才会觉得屋子也不是那么狭小,你时刻保持书桌抽屉的干净整洁,你才能更加从容地去处理手头上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事项,你定期将电脑里的文件夹和回收站进行清理,你才能对各类文件更加了如指掌。
断舍离,很多时候代表着丢弃杂乱,放弃不必要,然后去保持简单和整洁。定时清空你随手可以触及到的书桌、衣柜和抽屉,随时留一些空间和位置去放置那些很重要却经常被杂乱淹没的待办事项。
在断舍离里,收拾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必须首先明确给出收拾的定义。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们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大吃一惊?对照这个定义,回想平时的生活,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漫不经心地收拾,从来没考虑过“当下的我”与物品真正的关系吧?如此一来,倘若关系轴或时间轴是错位的,那么即便是收拾了,也没办法区分出生活必需品和没用的破烂儿。
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虽然用不着,但也丢不掉;某样东西,总觉着迟早有一天能派上用场,但那一天直到今天还是没到来;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毫无用处,但就是一直放在那不想扔,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关系轴或时间轴错位的产物,即在考虑如何处理这些东西时,我们把轴线错位在了物品与他人、不确定的未来和已经成为过去的过去上。
总体来说,在施行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基于关系轴和时间轴的收拾工作。从行动上讲,就是扔掉——舍。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再扔进储藏室的话,那不叫收拾,那不过是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动。而断舍离要做的,是把用不着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它们与自己的关系。如此彻底地“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时间是由不断持续发展着的若干个当下组成的,所以这些“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也是在时时更新着。所谓实时更新,就是说我们要不断进行更换。如此一来,只要认真地收拾下去,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把东西搬回家之前认真思考一番,考虑东西现在对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用,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思考的过程中,你逐渐会认清,原来在你的生活里竟然充斥着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与此同时,你就会只关注那些生活的必需品,懂得拒绝那些非必需品了。
一旦形成了这种三思而后行的习惯,你就真正实现了“断”的状态。而断舍离的含义就是,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为了保持好心情而收拾
是不是只要进行断舍离,随时更替循环身边的必需品,不乱买、乱堆东西,就没必要再收拾房间了呢?毕竟一提起收拾两个字,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不情愿、不得已的劳动,要是可以的话,能不做就不做。但事实是,一旦形成了断舍离的观念,就不会把“收拾”和“麻烦”、“讨厌”这样的词联系起来了。
因为当你身边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时,自然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你要做的就是维持这种感觉不变,而你也很愿意这么做。只要体验过这种舒服的感觉,收拾也就没那么不情愿了。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会说,自从断舍离以后,以前那种一提到收拾就觉得讨厌的心情全没了,跟以前比,现在的自己真是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2022-12-20
断舍离,舍去的是物件,断开的是杂念生活中你会不会有这样的场景:不搬家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东西,一搬家才知道自己有多少“鸡肋”物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女生都会有一个长处,喜欢颜值高的物件,无论实用与否。只要好看就爱不释手,不带回家会念念不忘,真正带回家了,十有八九会被打入冷宫。仔细想想女生不是喜欢物件本身,而是喜欢购买时,瞬间的一丝满足感。屋子被堆放得满满当当,找个东西要翻遍每个角落,还将错误归咎于自己记性不好。
我们总说要“断舍离”,当要整理时却又万般不舍得,究竟为什么我们会买这么多无用之物呢?
01、误区1: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花出去的才是自己的,这是很多人给自己无节制购物最充分的理由。买买买,真能让心情好起来,但很短暂,在周而复始地寻找这种感觉里只会越陷越深。买回来的是看得见的东西,它随时会被丢弃或被遗忘,终归是个物件,也无所谓属不属于你。靠外在物质满足内心,总不会长久。每个人都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得意失意都与内心是否强大息息相关。
内心强大了,往往不会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困扰自己,更不会为失败的感情而痛苦不已。听张爱玲说爱情:我爱你,与你无关。是呀,我爱你,关你什么事?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我爱你,我恨你”、“你好吗?对不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要是没有呢?也请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总之,会有这么一个人。
当执着于一物一人一事,你会发现,拼命想掌控犹如手握细沙,越用力越加速流逝。这样说可能比较空洞,让你不好理解,我们换成游行来说说什么是负重。大部分人旅行时,希望行李越少越好,日用品带上最小包装的,衣服带不占箱位的。
这就是一种断舍离,因为怕负担过重而无法轻松游玩。换在日常,我们又何尝不是天天背负着厚重的“行李”艰难前行呢?“断舍离”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我们总是要不断地保持学习,才好不断前进。你所依恋的都将牵绊于你,东西越多束缚也越多。02、误区2:有备无患多多益善我曾经是个耳环控,从大到小,形状各异,开个耳环店也是绰绰有余。为了好看的耳环,我必须再配上一套合适的衣服。哦,还要有一双漂亮的鞋子、背包、腰带······就这样,自从有了淘宝后,收快件成为我人生一大乐趣。拆包裹的女生都力大无比,不需要任何工具协助,嚓!一次性撕扯到位。好嘛,打开衣柜、鞋柜、配上能配的装饰物,照照镜子,简直被自己美醉了。热情地问家人:是否好看?
家人习惯性地回答:好看!再无下文。我乐不思蜀,第二天打扮得很是精心,上班的心情都好到爆。结果,到了单位换上制服后,也没几个人看到我的“精致”,无趣的一天又开始了。这样的无限循环中,直到换季收拾衣服时,我才发现,满屋子能放衣服的地方已经都被我征用。其实很多的物件,只是换了个“躺平”的地方,永远不会被我启用。每当看到这幕,我会下决心不再乱买。但“好了伤疤忘了疼”,我总对喜爱的东西毫无抵御能力。直到搬家我才看到,自己的无度消费,真的是会有代价的。打包几天几夜,拆包摆放又是几天几夜。这么费劲劳神后,我有意识地控制消费,冲动时想想搬家的情形,能让“躁动”的心快速平复。从那时起,我养成了只买必需品的习惯,也不再囤积打折的纸品和巨占空间的洗衣液。简朴生活多年后,我才明白生活的负担,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未雨绸缪,规划着未来。殊不知,只是选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提前消耗快乐罢了。03、误区3:简朴生活就是“抠门”有人会说:我断舍离了,过简朴生活,会不会太抠?其实,是你过虑了。简单生活不等于寒酸抠门,这是两个意思。无论你有钱还是没钱,吃,不过是一碗; 睡,不过是一张床,真正生活的必需品也屈指可数。总想要很多,是欲望在作祟。只有懂得通过整理、舍弃来调整自己的内心,才会慢慢懂得“简”字蕴含的道理。自我整理的过程,就是看清自己内心的过程,人最脆弱的情绪就是舍不得,学会舍弃,才能品尝获得。
难在舍不得,那么修炼断舍离的3个方法就有用处了
1,戴上眼镜重新看世界
选择承受正确的痛苦,从痛苦中破茧成蝶
鸡蛋从内打破叫生命,从外打破叫食物。但从内打破一定是不容易的,并且会承受一定的痛苦,就像蝴蝶破茧成蝶的那一个当下,身体要饱受挤压带来的痛苦,才能成为会飞的蝴蝶。
小时候,我不懂这个道理,觉得蝴蝶破茧太慢了,于是帮忙把那层茧用剪刀一点点剪掉了,想帮助蝴蝶快一点出来。结果蝴蝶是出来了,但和我想的却不一样,它并不会飞,第二天就死了。
断舍离核心里面有个元素,是离开和放弃带来恐惧的痛苦。很多人因为害怕承受痛苦,不敢犯错误,不敢去冒险,不敢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在寻找创业合作伙伴的过程中,我听到太多的人说,我只做百分之百成功的事,能赚到钱的,不会失败的事情。但凡遇见这样的人,我就很礼貌的说,我这个不一定,说不定会亏钱的。
在《小岛经济学》中,第一个放弃徒手抓鱼的人,冒着饿肚子的风险编织渔网,如果他害怕冒险,不能承受一天饿肚子的痛苦,那他也不会成为岛上第一个有钱人。
所以,修炼断舍离第一步,你要学会主动承受正确的痛苦。什么是正确的痛苦?比如学习、运动等等。正确的痛苦,当下可能有点不舒服,但在未来会有巨大收益。反之,当下轻松,未来很大程度上就会不轻松。
就像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一个人一天比一天难,那他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容易,如果一天比一天容易,那他未来可能一年比一年要难。
2,先有目标,再有断舍离
目标无效努力无效
都说成功很难,其实难的不是成功,而是面对成功的人。为什么有人做什么成什么,也有人做什么不成什么?做不成事情的,基本都逃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没有目标,想到什么做什么。
记得最早我创业的时候,是因为在报社,给报社打工赚到了钱,然后觉得报社专栏很好做,于是就自己出来做。但出来才知道,我们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往往有限的这部分,它并不能决定你是否能成功。决定能否成功的是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平台资源、平台的权威背书等等。
第二是时间太短,追求速成。
试想一下,有多少人做一个东西,开始觉得自己能做,但真的做的时候,发现挺难的嘛,自己好像做不好,于是就不做了。然后又盯上其他看上去自己能做成的事情,不断在各种事情上跳来跳去,总是希望自己一次就能成功。
在断舍离中,这种思维叫做捷径执念。放不下对于成功和金钱的渴望,却看不见成功和金钱的本质是服务他人,解决他人问题。眼里满是钱的人,最终是很难赚到钱的。而成功的人能赚到钱的原因,是因为满眼都是事,这就叫做目标差异。
任何时候,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而对的事情就是正确的目标。事情错了,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力气,包括断舍离。
3,升级价值判断系统
学会拒绝鸡肋
一个人无法做选择,或者不敢说不,本质上都是害怕自己会受到损失,或者怕失去机会。但有句话叫做,如果你是对的,那么失去的就都是错的。
断舍离注重的是有价值的事、物和人,断舍离舍弃的不是纯粹的物品,而是繁杂的思维方式,和臃肿的思维空间、成长空间和物理空间。
很多人这三个空间是满的,所以无法用空杯状态去升级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比如,大部分人的成长空间,被一年十几门课塞满了。试想一下,这些课即便都学习了,有多少人能成为专家?起码在我接触的人当中,真的是凤毛麟角。
又比如我们的思维空间,我们在网上看见所有的键盘侠,他们的思维空间都是被惯性传统思维塞满的。所以每当有新的认知和观点的时候,自然就无法进入他们的大脑,因为大脑这个仓库旧的东西没出来之前,新的东西自然是进不去的。
而物理空间更是这样。我外婆这一代小时候是很苦的,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满屋子都是东西,各种各样的可以开个小卖铺了。但就是不舍得扔,因为觉得这些东西以后都有用,这就是价值判断系统有问题,分不清楚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什么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书中有句话对价值解释得很好,最简单的价值恒定是当下能不能用,而不是我要不要用。断舍离的主角是我们自己。
断舍离,断的是什么,舍的是什么,离的又是什么?也许是一种老旧的生活方式,一种过时的处事观念吧。
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就像闲暇的时候,我仍旧会把过去写的日记拿出来看。
我知道我看的是什么,不过就是那些已经过去多年的旧时光,是永不再回来的岁月回忆。
很多时候,这些故事里,多的是考试不及格的担心,是又和小朋友吵架闹不开心了,是拿到压岁钱的欣喜若狂,是和爸爸妈妈出去玩的开心高兴。
其实,所有这些,如今看来,也就是非常琐碎的小事,可是,我却能看到那个年龄的我,那种天真烂漫,那种心灵的纯净。
是的,你好,旧时光。
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法“断舍离”的,就是这样的旧时光,是对往昔日子的不舍,那是种想永远留着那份纯真回忆的感觉。
就像我的书柜里,摆放着一些我学生时代的书,有教辅材料,有课外经典。书的扉页上留下的,是那个时候的日期,1999年,2001年,“购于新华书店”。
那个时候我写的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很是幼稚,却是一笔一划,写得非常认真。
是的,我喜欢在我的每一本书上,都写上日期,这是我很早就有的习惯,我似乎对日期有天生的敏感。
新华书店,我想,这是我们一代人的记忆。
谁不曾在放学时分,穿过大街小巷,来到繁华街道上的新华书店,冲进去翻一翻那些飘着墨香的书籍,然后坐在角落里,翻看着,遇到喜欢的,于是就拉着父母的衣角,缠着他们让给买下,或者把零用钱攒下来,去书店里买上一本也许父母并不同意买的小说。
现如今,时光就这样走过了十几年的光阴。
当年我无数次徜徉的新华书店也早已经不再,偶尔在别的街面上看到,里面也再不是当年的人潮涌动,人们都在互联网上选购着喜欢的书籍,然后坐在家中,等待着包裹送到家门口。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刷新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果果的外婆也是个念旧的人。
她的衣柜里,多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衣服,她从来都不会穿,但是她也绝对不会把它们处理掉,于是她的衣柜里永远都是满满当当,根本就没有位置去放置那些新购置的衣物。
用她的话说,那就是,那些衣服在那个时候可时髦了,而且又没有破,为什么要扔掉呢?
那天,她给果果也带过来了一些衣物,看那风格和色泽,也知道又是几十年前的产物,后来我才得知那居然是我小时候穿过的衣服!
我小时候,那可是将近三十年前。用她的话说,那就是,那个时候的衣服比现在的环保多了。
她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她二十多岁,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所有这些人生大事,都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
于是同样念旧的她,除了手持着勤俭节约的想法外,她也本能地愿意去保留那个年代的所有物品,包括那套她结婚当天穿的小西服,还有我仍在襁褓中的婴儿服。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很难做到“断舍离”的,可是很多时候,什么都舍不得扔掉也是一种并不简洁的生活方式。
因为那样,你的房间永远都是被堆满的状态,你腾不出空间去摆放你新买的物品。
就像你的大脑永远被老旧的思想所束缚,没有地方去容纳新鲜的事物,去做没有做过的事情。
久而久之,你的大脑里,就不自然地给自己画了一个圆圈,你只能在这个圈子里,无法突破。
很多时候,也许只有先舍掉一些东西,才能获得另外一些东西。
比如,你扔掉了你的旧衣服,你才有多余的柜子去放置你的新衣服,
你处理掉房间里多余的东西,你才会觉得屋子也不是那么狭小,
你时刻保持书桌抽屉的干净整洁,你才能更加从容地去处理手头上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事项,
你定期将电脑里的文件夹和回收站进行清理,你才能对各类文件更加了如指掌。
断舍离,很多时候代表着丢弃杂乱,放弃不必要,然后去保持简单和整洁。
定时清空你随手可以触及到的书桌、衣柜和抽屉,随时留一些空间和位置去放置那些很重要却经常被杂乱淹没的待办事项。
是的,断舍离很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念旧和经常拎不清轻重缓急的人来说,但是,断舍离又非常重要。
过于纠结于过去,你自然无法拥抱未来,过于舍不得过去的人和事,你自然无法接受越来越多的新时尚新思潮。
那么,该断则断,该舍则舍,又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
保持洁简,去过一种简单而有序的生活,因为简单,往往代表着可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