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一堂课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一: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 1、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
只要学生喜欢上的课就是好课。一堂课是不是好客,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第三,要看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应导。第四,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
2、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
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
3、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学生面部表情是一张“晴雨表”
如果学生喜形于色,不能自已地揉入学习,眼睛里闪烁着成功的喜悦、生命的满足、收获的充盈,这就算的上好课。
4、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看他是否体现了“实”与“活”的统一。
“实”指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活”首先体现在活用教材,适当引进,利用相当的课程资源,拓展渠道,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资料,铺垫教学,补充内容。其次,要活化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活动。
问题二:如何评价一堂课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所以,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环节。
那么,怎样评价一堂课呢?无非是检查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怎样教”、“效果怎样”。
“教什么?”教学督导员课前要检查教师的备课教案,看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教案书写是否认真、工整、规范?教案必须符合基本原则,跟上科技发展,不能一部教案讲几年。备课内容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范围,高于、深于或低于、浅于大纲要求的水平,过于繁杂或过于简单都不行。
凡事预则立。有的教师把全堂课的每句话、每条板书、全部活动都准备、设计好了。准备充分是必要的,但是否细致到这个份上,值得研究。“怎样教?”督导员在课堂上要观察、分析、评价教师怎样向学生传授知识,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记忆、运用知识,怎样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组再殖、创新发展成新智能。
通过多年的教学督导实践,我们总结出了评价一堂课的十条标准:
一、熟练脱稿。这是教师首先要练就的基本功。任何一个充分备课、全心投入的教师都能做到滚瓜烂熟,滔滔不绝。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强烈印象,一个震惊,一下子抓住学生。有的教师照讲义念,看一下书,讲一句,是生疏的表现。只有熟悉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才能谈得上讲授技巧。熟才能生巧。
二、口音清晰。教师讲课,是通过口语进行的。教师的学问再大,备课再熟,若口音不清,方言太重,学生听不清,也要失败。因此,教师要掌握好运气、发声、口形、吐字等一系列演说技巧。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教师,都要说普通话,练就出像播音员那样清晰动听、富有磁力的语音。
三、语言生动。语言是人类思维的材料、知识的载体、交流的工具。教学讲授艺术是语言艺术。课堂语言必须生动、活泼。 词汇贫乏、表情呆板、枯燥单调的讲授令学生昏昏欲睡,如坐针毡,苦捱课时,哪能听得进?而有的教师尝试进行感情充沛、妙语连珠、声情并茂的“愉快教学”、“表演讲授”,效果很好。有的青年英语女教师模仿主持人的语调,具有现代气息,更受学生的欢迎。理工科教师则以自然科学本身内在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循循善诱地将那些定理、公式输入学生的脑海。
四、启发解难。教学应当主要采用启发式:一上课,有的教师进行小测验,有的则讲解作业,还有的讲个故事或说个笑话开启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气氛。古语谓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然最多的是用提问。“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亚里土多德)。”用一系列问答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以解惑传道,达到授业的目的。 提问要难易适当,有暗示。故作高深,一个又一个为难学生的提问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要让他们一个又一个地答出问题产生兴趣,乐于听下去。
五、前后关联。每堂课之间,一堂课内每章节内容之间都要有机联系。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是经济还是法律课程,都是科学体系,不能讲乱、讲碎,破坏了有机整体,学生无法把握。
六、重点突出。讲好一堂课,并不是内容多多益善。要有重点,少而精。若从头到尾满堂灌,全面开花,学生大脑皮层兴奋点太多,淹没了重点,反而都记不住了。讲授一二个重点,围绕重点讲解、演绎、推导、归纳、复习、考试,都是为了加重、深化、理解,记忆重点。记住了重点就记住了整体。没有重点就没有记忆。
七、组织课堂。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中摸索出了开场白、总结词、表扬、批评、鼓励、警示等技巧。在学生迟到、早退、走神、骚动时就适时恰当地运用这些技巧控制课堂局面,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成人高校学生不......>>
问题三:如何评价一堂课的好坏 现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已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等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关注了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
因此,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应看这堂课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否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否真正让学生完全参与进去,是在展示教师还是在展示学生,是在教知识还是在教方法,是在求本还是在求末。
一堂课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考过程。第三,要看你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导。第四,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实行了因材施教。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只要学生喜欢上的课就是好课。一堂课不是好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着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学生面部表情是一张晴雨表。如果学生喜形于色,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眼睛里闪烁着成功的喜悦、生命的满足、收获的充盈,这就算得上好课。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看它是否体现了实与活的统一。一节好的课,应是实与活的统一。实指扎实、朴实、真实,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活不单是气氛活跃,教学的活,首先应体现在活用教材,适当引进,利用相当的课程资源,拓展渠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铺垫教学,补充内容。其次,要活化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活动。
问题四:如何评价一堂课 点评一堂课,方方面面,不可谓不广!既要点评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还要看教态、普通话、板书、板图运用的是否熟练,是否是恰到好处。如果再细化一下就更不得了了,拿知识目标来说,要看知识的容量大小、新旧知识的衔接、落实情况,还要看是引起兴趣落实知识,还是死记硬背落实知识! 依我看来完整的评价一堂课实属不易,且对于我们平时听课来说也没有这个必要。平时听课,感觉可依据听课人的不同及听课目的的不同进行点评。 首先,领导日常听新教师的课,点评内容应以教师的发展方向(如教学理念、教法创新、教学常规等)为主,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领导听课含有指导与检查的双重目的,从检查的目的出发,听完课已经有了初步的评价,从指导的目的来看,新教师见到领导听课一般都很紧张,并且由于从教时间短,出现的问题多,如果一次性全部提出,会使新教师受不了,找不到方向,并且新教师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改正,面对这种情况,找到新教师授课中最大的毛病,且是不利于其发展的毛病,深入分析其害,提出解决措施,不仅能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且能使新教师感受到领导的关怀。 其次,师傅对徒弟课的点评。师徒如父子,有什么说什么,且由于这种听课比较频繁,首先点评的还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落实与教授方法,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不犯科学性的错误应该是首先要达到的。其次点评的是对于新教师发展来讲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教学常规、教学理念、教法创新等等,对于徒弟发展方向的把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时段抓一个问题,对于新教师来讲是受益最大的。 第三,普通同事之间研讨性听课后的点评。研讨性听课都有听课的主要目的,比如探究式教学方法研讨课、小组学习研讨课、读图训练研讨课等等,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根据研讨课的研讨内容点评是效果最好的,大家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同时达到兴奋点,共同进步。 第四,弟子听师傅课后的点评。这种点评一般不在叫做点评,好像应该叫作听课收获!
问题五:如何评价一节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听课后应对所听的课进行分析整理、客观评议,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对课堂教学评价,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
(4)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二看学生的学,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
(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戛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评课的客观标准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适度
新的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确定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听课、评课的时候,要看这些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整个教学活动是否围绕这些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达到这些目标。
2.教材处理是否科学、正确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以课标精神和教材的特点为依据,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处理是否得当、新旧知识的衔接是否连贯、教学的容量是否适宜、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准度的落实情况,等等。
3教学思想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灵活。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施教者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情况,正所谓思想决定行为。衡量教学思想的标准,就是看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看其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看其是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的。
4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有效
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依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式下的教学效果,我们不能只简单定位于过去的那种传统的相关的基础知识的落实,相关的基本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的训练,而更主要的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新的教育思想来统帅整个教学过程 5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凸现6.教学活动(过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学生是否经历了求知的过程)。 7.学生是否学会交往,是否建立了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8.是否沟通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此外,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方面,如教师的知识底蕴、思维反应、教学语言、书写要求、朗读能力、课堂情绪,教态表现以及应变能力等也可做出适当的评价
文 章
问题六: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关键是哪些? 我认为评价一堂课的好坏的关键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效率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我们又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性,是否高效,以及学生是否成为课堂的主体呢? 首先,我们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有效果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应有的培养与提高。教师是永远都不可能替代学生去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解读文本的。教师只有通过设置确切、恰当、适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充分、深入的阅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自己的个人的理解和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利地把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表达出来。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那么毫无疑问学生在课堂上是有所作为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其次,我们要看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是高还是低的。那么如何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呢?我认为假如说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和学生对该文本的理解结果作为教学的目标是完全不够的。我们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学生的知识的传达与灌输上,更应该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素养以及指导科目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知识是永远都是学不完的,惟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才能够终身受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不是放在知识的传达与灌输上。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问题设置、问题解答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文本、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不仅能够解决课本中的相关问题,而且能够解决课本之外的其他类似问题;不仅能够正确解读课本中的文本,而且能够正确解读课外的其他类似文本;不仅懂得用一种方式与方法去理解文本,而且懂得用其他一些方式和方法去理解文本。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一定是高效的。 第三,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我们上面所谈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都是不可能凭空达成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素质都是需要通过学生自己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来训练和培养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训练、思维训练、表达训练的时间,教师不应该代庖,否则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我们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与实践,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他们亦步亦趋跟在教师的 *** 后面转。任何方法的熟练掌握都脱离不了具体实践与操作。“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一旦我们教师教会了学生切当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自己自主地、自觉地进行学习。其实我们教师要紧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向往,把学习与求知作为生命的一种需求。一个人一旦对知识、真理、科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与渴求,那么他就会意趣盎然地、不知疲惫地进行终身学习,哪还需要我们教师强迫他们去学习呢?
问题七:怎样评价一节课的教学理念 怎样评价一节课的教学理念
怎样评价一节课?涉及到许多方方面面,首先,它必须正确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本质?其次,要明白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应关注什么?再次,要清楚新课程理念下好课的课堂标准是什么?在目前对此尚无统一认识的前提下谈评课,确实有些难处,但这又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从目前这一方面研究的成果来看,一般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大多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下面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怎样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部副院长文吉哲教授提出的,认为“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活动过程。”这一观点是含以下四层意义: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交流、动态变化的过程;2、是一种学习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3、是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4、教师组织的活动包括:讲解、指导、辅导、操作、演示、评价等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手段。
二、新课程课堂评价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原则。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服务,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
从学生学习方面来看,不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了什么,还要看是怎么学的,他们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自我监控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等;
从教师教学方面来看,教是否为了学生的“学”而展开,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等,还要关注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心理氛围,是否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是否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否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等。
(二)倡导改革创新的意识。
课堂教学评价应倡导改革的意识,鼓励教师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1、整体意识。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把握要达到“三维”目标,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
2、应用意识。
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提倡应用的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欲望,尽可能地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自己就要有创新意识。面对教育中出现的教育问题,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研究,要有囿于自己的经验的推陈出新的教学风格,即使是“有缺憾的创新,总比无缺点的墨守陈规”要好。
4.超前意识。
教育是为未来服务的事业,教育要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积极倡导超前意识,从课堂教学中反映的教学思想能否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地前进。
5.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
教学是一种涉及师生双方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和学生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承担着主导的功能,但教师的主导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方式,及时点拨和指导。
6.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
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都有新的收获,就必须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即发挥单位时间的最大效益,使教学活动严密紧凑。同时,作为数学课,学生技能的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必须......>>
只要学生喜欢上的课就是好课。一堂课是不是好客,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第三,要看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应导。第四,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了因材施教。
2、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
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
3、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学生面部表情是一张“晴雨表”
如果学生喜形于色,不能自已地揉入学习,眼睛里闪烁着成功的喜悦、生命的满足、收获的充盈,这就算的上好课。
4、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看他是否体现了“实”与“活”的统一。
“实”指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活”首先体现在活用教材,适当引进,利用相当的课程资源,拓展渠道,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资料,铺垫教学,补充内容。其次,要活化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活动。
问题二:如何评价一堂课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所以,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环节。
那么,怎样评价一堂课呢?无非是检查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怎样教”、“效果怎样”。
“教什么?”教学督导员课前要检查教师的备课教案,看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教案书写是否认真、工整、规范?教案必须符合基本原则,跟上科技发展,不能一部教案讲几年。备课内容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范围,高于、深于或低于、浅于大纲要求的水平,过于繁杂或过于简单都不行。
凡事预则立。有的教师把全堂课的每句话、每条板书、全部活动都准备、设计好了。准备充分是必要的,但是否细致到这个份上,值得研究。“怎样教?”督导员在课堂上要观察、分析、评价教师怎样向学生传授知识,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记忆、运用知识,怎样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组再殖、创新发展成新智能。
通过多年的教学督导实践,我们总结出了评价一堂课的十条标准:
一、熟练脱稿。这是教师首先要练就的基本功。任何一个充分备课、全心投入的教师都能做到滚瓜烂熟,滔滔不绝。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强烈印象,一个震惊,一下子抓住学生。有的教师照讲义念,看一下书,讲一句,是生疏的表现。只有熟悉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才能谈得上讲授技巧。熟才能生巧。
二、口音清晰。教师讲课,是通过口语进行的。教师的学问再大,备课再熟,若口音不清,方言太重,学生听不清,也要失败。因此,教师要掌握好运气、发声、口形、吐字等一系列演说技巧。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教师,都要说普通话,练就出像播音员那样清晰动听、富有磁力的语音。
三、语言生动。语言是人类思维的材料、知识的载体、交流的工具。教学讲授艺术是语言艺术。课堂语言必须生动、活泼。 词汇贫乏、表情呆板、枯燥单调的讲授令学生昏昏欲睡,如坐针毡,苦捱课时,哪能听得进?而有的教师尝试进行感情充沛、妙语连珠、声情并茂的“愉快教学”、“表演讲授”,效果很好。有的青年英语女教师模仿主持人的语调,具有现代气息,更受学生的欢迎。理工科教师则以自然科学本身内在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循循善诱地将那些定理、公式输入学生的脑海。
四、启发解难。教学应当主要采用启发式:一上课,有的教师进行小测验,有的则讲解作业,还有的讲个故事或说个笑话开启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气氛。古语谓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然最多的是用提问。“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亚里土多德)。”用一系列问答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以解惑传道,达到授业的目的。 提问要难易适当,有暗示。故作高深,一个又一个为难学生的提问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要让他们一个又一个地答出问题产生兴趣,乐于听下去。
五、前后关联。每堂课之间,一堂课内每章节内容之间都要有机联系。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是经济还是法律课程,都是科学体系,不能讲乱、讲碎,破坏了有机整体,学生无法把握。
六、重点突出。讲好一堂课,并不是内容多多益善。要有重点,少而精。若从头到尾满堂灌,全面开花,学生大脑皮层兴奋点太多,淹没了重点,反而都记不住了。讲授一二个重点,围绕重点讲解、演绎、推导、归纳、复习、考试,都是为了加重、深化、理解,记忆重点。记住了重点就记住了整体。没有重点就没有记忆。
七、组织课堂。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中摸索出了开场白、总结词、表扬、批评、鼓励、警示等技巧。在学生迟到、早退、走神、骚动时就适时恰当地运用这些技巧控制课堂局面,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成人高校学生不......>>
问题三:如何评价一堂课的好坏 现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已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等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关注了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
因此,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应看这堂课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否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否真正让学生完全参与进去,是在展示教师还是在展示学生,是在教知识还是在教方法,是在求本还是在求末。
一堂课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考过程。第三,要看你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导。第四,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实行了因材施教。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只要学生喜欢上的课就是好课。一堂课不是好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着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学生面部表情是一张晴雨表。如果学生喜形于色,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眼睛里闪烁着成功的喜悦、生命的满足、收获的充盈,这就算得上好课。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看它是否体现了实与活的统一。一节好的课,应是实与活的统一。实指扎实、朴实、真实,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活不单是气氛活跃,教学的活,首先应体现在活用教材,适当引进,利用相当的课程资源,拓展渠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铺垫教学,补充内容。其次,要活化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活动。
问题四:如何评价一堂课 点评一堂课,方方面面,不可谓不广!既要点评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还要看教态、普通话、板书、板图运用的是否熟练,是否是恰到好处。如果再细化一下就更不得了了,拿知识目标来说,要看知识的容量大小、新旧知识的衔接、落实情况,还要看是引起兴趣落实知识,还是死记硬背落实知识! 依我看来完整的评价一堂课实属不易,且对于我们平时听课来说也没有这个必要。平时听课,感觉可依据听课人的不同及听课目的的不同进行点评。 首先,领导日常听新教师的课,点评内容应以教师的发展方向(如教学理念、教法创新、教学常规等)为主,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领导听课含有指导与检查的双重目的,从检查的目的出发,听完课已经有了初步的评价,从指导的目的来看,新教师见到领导听课一般都很紧张,并且由于从教时间短,出现的问题多,如果一次性全部提出,会使新教师受不了,找不到方向,并且新教师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改正,面对这种情况,找到新教师授课中最大的毛病,且是不利于其发展的毛病,深入分析其害,提出解决措施,不仅能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且能使新教师感受到领导的关怀。 其次,师傅对徒弟课的点评。师徒如父子,有什么说什么,且由于这种听课比较频繁,首先点评的还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落实与教授方法,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不犯科学性的错误应该是首先要达到的。其次点评的是对于新教师发展来讲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教学常规、教学理念、教法创新等等,对于徒弟发展方向的把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时段抓一个问题,对于新教师来讲是受益最大的。 第三,普通同事之间研讨性听课后的点评。研讨性听课都有听课的主要目的,比如探究式教学方法研讨课、小组学习研讨课、读图训练研讨课等等,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根据研讨课的研讨内容点评是效果最好的,大家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同时达到兴奋点,共同进步。 第四,弟子听师傅课后的点评。这种点评一般不在叫做点评,好像应该叫作听课收获!
问题五:如何评价一节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听课后应对所听的课进行分析整理、客观评议,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对课堂教学评价,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
(4)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二看学生的学,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
(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戛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评课的客观标准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适度
新的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确定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听课、评课的时候,要看这些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整个教学活动是否围绕这些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达到这些目标。
2.教材处理是否科学、正确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以课标精神和教材的特点为依据,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处理是否得当、新旧知识的衔接是否连贯、教学的容量是否适宜、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准度的落实情况,等等。
3教学思想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灵活。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施教者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情况,正所谓思想决定行为。衡量教学思想的标准,就是看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看其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看其是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的。
4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有效
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依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式下的教学效果,我们不能只简单定位于过去的那种传统的相关的基础知识的落实,相关的基本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的训练,而更主要的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新的教育思想来统帅整个教学过程 5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凸现6.教学活动(过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学生是否经历了求知的过程)。 7.学生是否学会交往,是否建立了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8.是否沟通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此外,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方面,如教师的知识底蕴、思维反应、教学语言、书写要求、朗读能力、课堂情绪,教态表现以及应变能力等也可做出适当的评价
文 章
问题六: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关键是哪些? 我认为评价一堂课的好坏的关键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效率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我们又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性,是否高效,以及学生是否成为课堂的主体呢? 首先,我们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有效果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应有的培养与提高。教师是永远都不可能替代学生去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解读文本的。教师只有通过设置确切、恰当、适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全面、充分、深入的阅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自己的个人的理解和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利地把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表达出来。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那么毫无疑问学生在课堂上是有所作为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其次,我们要看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是高还是低的。那么如何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呢?我认为假如说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和学生对该文本的理解结果作为教学的目标是完全不够的。我们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学生的知识的传达与灌输上,更应该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素养以及指导科目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我们知识是永远都是学不完的,惟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才能够终身受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不是放在知识的传达与灌输上。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问题设置、问题解答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文本、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不仅能够解决课本中的相关问题,而且能够解决课本之外的其他类似问题;不仅能够正确解读课本中的文本,而且能够正确解读课外的其他类似文本;不仅懂得用一种方式与方法去理解文本,而且懂得用其他一些方式和方法去理解文本。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一定是高效的。 第三,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我们上面所谈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都是不可能凭空达成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素质都是需要通过学生自己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来训练和培养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训练、思维训练、表达训练的时间,教师不应该代庖,否则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我们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与实践,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他们亦步亦趋跟在教师的 *** 后面转。任何方法的熟练掌握都脱离不了具体实践与操作。“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一旦我们教师教会了学生切当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自己自主地、自觉地进行学习。其实我们教师要紧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向往,把学习与求知作为生命的一种需求。一个人一旦对知识、真理、科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与渴求,那么他就会意趣盎然地、不知疲惫地进行终身学习,哪还需要我们教师强迫他们去学习呢?
问题七:怎样评价一节课的教学理念 怎样评价一节课的教学理念
怎样评价一节课?涉及到许多方方面面,首先,它必须正确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本质?其次,要明白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应关注什么?再次,要清楚新课程理念下好课的课堂标准是什么?在目前对此尚无统一认识的前提下谈评课,确实有些难处,但这又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从目前这一方面研究的成果来看,一般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大多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师素质、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下面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怎样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部副院长文吉哲教授提出的,认为“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活动过程。”这一观点是含以下四层意义: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交流、动态变化的过程;2、是一种学习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3、是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4、教师组织的活动包括:讲解、指导、辅导、操作、演示、评价等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手段。
二、新课程课堂评价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原则。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服务,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
从学生学习方面来看,不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了什么,还要看是怎么学的,他们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自我监控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等;
从教师教学方面来看,教是否为了学生的“学”而展开,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等,还要关注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心理氛围,是否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是否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否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等。
(二)倡导改革创新的意识。
课堂教学评价应倡导改革的意识,鼓励教师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1、整体意识。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把握要达到“三维”目标,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
2、应用意识。
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提倡应用的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欲望,尽可能地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自己就要有创新意识。面对教育中出现的教育问题,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研究,要有囿于自己的经验的推陈出新的教学风格,即使是“有缺憾的创新,总比无缺点的墨守陈规”要好。
4.超前意识。
教育是为未来服务的事业,教育要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积极倡导超前意识,从课堂教学中反映的教学思想能否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地前进。
5.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
教学是一种涉及师生双方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和学生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承担着主导的功能,但教师的主导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方式,及时点拨和指导。
6.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
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都有新的收获,就必须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即发挥单位时间的最大效益,使教学活动严密紧凑。同时,作为数学课,学生技能的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必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