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聂耳生平简介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原籍云南玉溪,人民音乐家、革命者,昆明学院最知名的校友。
1912年2月15日(农历辛亥年12月28日),聂耳出生岩铅橘于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2号。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1927年秋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28年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由李国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入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剧社粗团任小提琴手;1932年11月进 *** 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苏联之友社);1933年开始为左翼电影、戏剧作曲,在上海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 *** ;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中国唱片厂前身)主持音乐部工作,同时建立百代国乐队(又名“森森国乐队”);1935年初,聂耳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在短短的一生 *** 创作了近40首歌曲。1927年至1930年: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创作了《省师附小校歌》;1932年:《进行曲》(口琴曲),《圆舞曲》,《天伦之爱》(歌舞曲);1933年:《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1934年:《走出摄影场》,《一个女明星》,《雪飞花》,《翠湖春晓》,《金蛇狂舞》,《昭君和番》,《卖报之声》,《小野猫》,《打砖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飞花歌》;1935年:《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歌》,《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无题(雷)》,《小工人》聂耳简介,《伤兵歌》,《白雪歌》,《采茶歌》,《茶山情歌》。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是天才的音乐家,又是革命者。日本侵华和国内抗日群众运动的风雨,在聂耳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乐与革命从此结合到一起。他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的十天后,即2月7日,在外面隆隆炮声可闻、难民在街上到处流离奔走哭喊的环境中,聂耳在日记中首次提出“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不幸正逢聂耳去世,但这支歌作为民族革命的号角响彻了中华大地,还享誉全球。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美、印等许多国家电台经常播放此歌。战争结束前夕,美国国务院还批准将其列入《盟军胜利凯旋之歌》中。新中国成立前夕征集国歌时,周恩来就提出用这首歌,并在新政协会上一致通过。聂耳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又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的辉煌。
1954年, *** 云南省人民 *** 昆明西山重修聂耳墓,请郭沫若题写墓碑和墓志铭。郭沫若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碑,墓志铭为“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聂耳呼,巍巍然,其与国族并寿聂耳简介,而永垂不朽呼!聂耳同志,中国 *** 党员也,一九一二年二月十四日生于风光明媚之昆明,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七日溺死于日本鹄沼之海滨,享年仅二十有激明四。不幸而死于敌国,为憾无极。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犹未能明焉!”20世纪80年代初又再次迁建于昆明西山公园山清阁下,墓志铭上删去了“不幸而死于敌国,为憾无极。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犹未能明焉!”
聂耳于1927年秋至1930年就读于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903年清 *** 将五华书院更名为云南高等学堂;1912年由高等学堂更名为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3年又更名为昆华师范;1950年昆华师范与昆华女师、昆明县师合并为昆明师范学校;2000年9月,昆明师范学校并入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昆明大学合并为昆明学院。所以,聂耳是昆明学院的校友,是昆明学院的骄傲。
今天,在搬入新校园之际,让我们以无限真情缅怀我校最知名的校友——聂耳。同时,我们要学习聂耳刻苦勤奋、积极上进的优秀品质,要学习他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