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的性格?
2个回答
2023-01-06
展开全部
1.不必斥责孩子
孩子还那么小,能故意犯什么弥天大错呢?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很多的东西都充满未知,所以难免会犯错误,这些都是无心之过。如果这时候爸爸妈妈大声呵斥孩子,孩子的心里可能会出现一些阴影。专家指出,孩子在六岁之前是比较敏感的,如果过于斥责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害怕、痛苦,从而留下心理的创伤,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2.不可一味地灌输知识
生活中经常听说,哪个孩子会背很多的唐诗,会唱很多的儿歌。事实上,提早给孩子灌输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并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三岁之前,知识的增长跟心里的成长比起来的话,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太多知识的话,孩子潜意识里面就会变得没有自我,会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心理上一旦产生偏差,对性格的塑造也会产生影响。
3.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
有的爸爸妈妈见孩子大哭大闹就让孩子一个人呆着,事实上,这对孩子是一种心理伤害,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大人都会有闹脾气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呢?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用正确的方式去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让孩子拥有一个好性格。
4.向负面影响说“不”
说起负面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家庭关系不和,如果爸爸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给孩子一种无力感。两边都是他最亲爱的人,孩子不知道要帮谁,心里会特别难受,也就不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 。
父母要怎么做
要想孩子优秀,父母也应该变的优秀起来。父母的优秀是指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正能量去引导孩子各方面的成长。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几个叛逆阶段,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应该要注意和引导的。二到三岁。这是孩子的第一个比较明显的叛逆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会表达自己思维,会和父母说不,讲道理。开始不听父母的意见,爱捣乱。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尊重和理解,正确的引导孩子。
孩子还那么小,能故意犯什么弥天大错呢?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很多的东西都充满未知,所以难免会犯错误,这些都是无心之过。如果这时候爸爸妈妈大声呵斥孩子,孩子的心里可能会出现一些阴影。专家指出,孩子在六岁之前是比较敏感的,如果过于斥责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害怕、痛苦,从而留下心理的创伤,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2.不可一味地灌输知识
生活中经常听说,哪个孩子会背很多的唐诗,会唱很多的儿歌。事实上,提早给孩子灌输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并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三岁之前,知识的增长跟心里的成长比起来的话,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太多知识的话,孩子潜意识里面就会变得没有自我,会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心理上一旦产生偏差,对性格的塑造也会产生影响。
3.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
有的爸爸妈妈见孩子大哭大闹就让孩子一个人呆着,事实上,这对孩子是一种心理伤害,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大人都会有闹脾气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呢?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用正确的方式去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让孩子拥有一个好性格。
4.向负面影响说“不”
说起负面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家庭关系不和,如果爸爸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给孩子一种无力感。两边都是他最亲爱的人,孩子不知道要帮谁,心里会特别难受,也就不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 。
父母要怎么做
要想孩子优秀,父母也应该变的优秀起来。父母的优秀是指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正能量去引导孩子各方面的成长。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几个叛逆阶段,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应该要注意和引导的。二到三岁。这是孩子的第一个比较明显的叛逆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开始会表达自己思维,会和父母说不,讲道理。开始不听父母的意见,爱捣乱。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尊重和理解,正确的引导孩子。
展开全部
性格特征不是天生的,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
一、来自生理因素的影响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生物学的根源.遗传素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它为性格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一个人的相貌、身高、体重等生理特征,会因社会文化的评价与自我意识的作用,影响到自信心、自尊感等性格特征的形成.第二,生理成熟的早晚也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一般地,早熟的学生爱社交,责任感强,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容易给人良好的印象;晚熟的学生往往凭借自我态度和感情行事,责任感较差,小太遵守校规,很少考虑社会准则.第三,某些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也会影响特定性格的形成,这种影响表现为或起加速作用或起延缓作用.这从气质与性格的相互作用中可以印证:活泼型的人比抑制型的人更容易形成热情大方的性格;在不利的客观情况下,抑制型的人比活泼型的人更容易形成胆怯和懦弱的性格特征,而在顺利的条件下,活泼型的人比抑制型的人更容易成为勇敢者.第四,性别差异对人类性格的影响也有明显的作用.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在性格上更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攻击性、支配性,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敢于冒险;女性则比男性更具依赖性,较易被说服,做事有分寸,具有较强的忍耐性.
二、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性格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接触到的最初的教育场所,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家庭的气氛、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地位等等,都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是制造性格的工厂”.
1.家庭气氛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一般来讲,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宁静、愉快的关系所营造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猜疑、争吵、极不和睦的关系所造成的家庭紧张气氛,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对儿童性格有消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比完整家庭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孤僻、冷淡、冲动、好说谎、恐惧焦虑甚至反社会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的性格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的自制力、灵活性有显著影响;母亲的文化程度则对儿童性格的果断性、思维水平、求知欲、灵活性四项行为特征产生显著影响,父亲的文化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意志特征上,母亲的文化程度除了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意志特征上有某些影响外,对儿童性格的理智特征有较大的影响.
2.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与方式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观念具体表现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在家教问题上所承担的角色与职能之认识的教育观,家长对儿童的权利与义务、地位及对子女发展规律之看法的儿童观,家长在子女成才问题上之价值取向的人才观,以及家长对自己同子女有什么样的关系之看法的亲子观.研究发现,家长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家长对儿童采取何种教育态度与方式,而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又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特别是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许多心理学家对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在父母不同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其性格特点有明显的差异,现概括为表13-1.
表13-1 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3.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角色的影响
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也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父母对子女不公平时,受偏爱的一方可能有洋洋自得、高傲的表现,受冷落的一方则容易嫉妒、自卑.
艾森伯格(P.Eisenberg)研究认为,长子或独生子比中间的孩子或最小的孩子具有更多的优越感.孩子在家庭中越受重视,其性格发展越倾向自信、独立、优越感强.如果其地位发生变化,原有的性格特征往往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苏联一位心理学家对同卵双生子的姐妹进行研究,发现姐姐处事果断、主动勇敢,妹妹较为顺从、被动.经了解,在这对双生子出生后,她们的祖母指定一个为姐姐,一个为妹妹.从童年时起,姐姐就担当起保护、照顾妹妹的责任,所以形成了前面所说的性格特征,而妹妹由于被照顾和保护,就形成了依赖、顺从的性格特征.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儿童总数中占主要成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家长在教育态度与方式上稍有放纵或不一致就很容易造成子女性格上的不良后果.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并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
三、来自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影响,而且是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集体中,通过各种活动进行的.
首先是班集体的影响:学校的基本组织是班集体,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评价对学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在教师的指导下,优秀的班集体会以它正确而又明确的目的、对班集体成员严格而又合理的要求、自身强大的吸引力感染着集体成员,充分调动所有成员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与此同时,学生在集体中通过参加学习、劳动及各种文艺、体育及兴趣小组等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交往,增强了责任感、义务感、集体主义感,学会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尊重他人、遵守纪律,也培养了乐观、坚强、勇敢、向上等优秀品质.优秀的班集体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还可以使学生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得以改变.日本心理学家岛真夫曾挑选出在班集体里地位较低的八名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并指导他们工作.一学期后,发现他们在学生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得自尊、有责任心,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
其次是教师的性格、态度与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在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其影响更为显著.教师的性格往往在他们的性格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师的性格是暴躁还是安静,兴趣是广泛还是狭窄,意志坚强还是薄弱,情绪高昂还是悲观低落,办事果断还是优柔寡断等,教师的这些心理品质对学生性格都会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师生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格.有人曾把教师的态度分为三种,即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放任型:表现为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不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则表现为无集体意识、五团体目标、纪律性差、不合作.
专制型:表现为包办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全凭个人的好恶对学生赞誉、贬损.学生则表现为情绪紧张、冷漠、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差.
民主型:表现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学生则表现为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开朗坦诚、有领导能力.
可见,教师在学生中是很具有权威性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其言传身教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从另一方面看,学校如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或采取一些违反教育原则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如体罚、不尊重学生等,或学校与家长的教育不一致,就会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性格.现实生活中是不乏其例的,对此必须引起重视.
总之,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主要是通过学校的传统与校风,教师的性格、态度与行为,师生关系,学生所在班集体,同学之间的关系,学校组织的团队活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等渠道实现的.
四、来自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学生性格的影响主要通过社会的风尚、大众传媒等得以实现,如电脑、电视、电影、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等等.电视对儿童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的心理学家在1971年进行的实验证明,电视节目里的许多攻击性行为对年幼无知的孩子的行为发展影响很大.其实验是这样的:让一组八九岁的儿童每天花一些时间看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卡通节目;而另一组小孩则在同样长的时间里观看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卡通节目.在实验中,同时对这两组儿童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加以细致的观察记录.结果发现,观看含攻击性行为的卡通节目的儿童,其攻击性行为增多;但是,那些看不含攻击性行为的卡通节目的儿童,在行为上却没有改变.经过十年后的追踪研究发现,以前参与观看含攻击性行为节目的儿童,即使到了19岁,仍然比较具有攻击性,只是女性没有这种相关现象存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过因特网传播的各种信息会对小学儿童性格形成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而且其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引导、教育学生正确选择、利用网上信息,提高抵制不健康信息的能力.
此外,报刊杂志、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或英雄榜样也会激起学生丰富情感和想象,引起效仿的意象,从而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自我教育是良好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有主观能动性,有自我调控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人的自我教育是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自己塑造自己的性格.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明显影响着性格的形成.儿童把自己从客观环境中区分出来是性格形成的开始.从此,就开始了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塑造自己的努力,当然,这种努力是在成人的指导、帮助下实现的.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种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力量越来越强.儿童的性格形成也就从被控者变为自我控制者,而且也就能产生一种“自我锻炼”的独特动机.因此,教育者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创造各种机会,加强他们自身性格的锻炼与修养.
一、来自生理因素的影响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生物学的根源.遗传素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它为性格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一个人的相貌、身高、体重等生理特征,会因社会文化的评价与自我意识的作用,影响到自信心、自尊感等性格特征的形成.第二,生理成熟的早晚也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一般地,早熟的学生爱社交,责任感强,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容易给人良好的印象;晚熟的学生往往凭借自我态度和感情行事,责任感较差,小太遵守校规,很少考虑社会准则.第三,某些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也会影响特定性格的形成,这种影响表现为或起加速作用或起延缓作用.这从气质与性格的相互作用中可以印证:活泼型的人比抑制型的人更容易形成热情大方的性格;在不利的客观情况下,抑制型的人比活泼型的人更容易形成胆怯和懦弱的性格特征,而在顺利的条件下,活泼型的人比抑制型的人更容易成为勇敢者.第四,性别差异对人类性格的影响也有明显的作用.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在性格上更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攻击性、支配性,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敢于冒险;女性则比男性更具依赖性,较易被说服,做事有分寸,具有较强的忍耐性.
二、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性格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接触到的最初的教育场所,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家庭的气氛、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与所处的地位等等,都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是制造性格的工厂”.
1.家庭气氛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一般来讲,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宁静、愉快的关系所营造的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猜疑、争吵、极不和睦的关系所造成的家庭紧张气氛,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对儿童性格有消极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比完整家庭的儿童更多地表现出孤僻、冷淡、冲动、好说谎、恐惧焦虑甚至反社会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的性格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的自制力、灵活性有显著影响;母亲的文化程度则对儿童性格的果断性、思维水平、求知欲、灵活性四项行为特征产生显著影响,父亲的文化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意志特征上,母亲的文化程度除了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意志特征上有某些影响外,对儿童性格的理智特征有较大的影响.
2.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与方式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观念具体表现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在家教问题上所承担的角色与职能之认识的教育观,家长对儿童的权利与义务、地位及对子女发展规律之看法的儿童观,家长在子女成才问题上之价值取向的人才观,以及家长对自己同子女有什么样的关系之看法的亲子观.研究发现,家长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家长对儿童采取何种教育态度与方式,而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又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特别是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许多心理学家对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对子女性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在父母不同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其性格特点有明显的差异,现概括为表13-1.
表13-1 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3.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角色的影响
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也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父母对子女不公平时,受偏爱的一方可能有洋洋自得、高傲的表现,受冷落的一方则容易嫉妒、自卑.
艾森伯格(P.Eisenberg)研究认为,长子或独生子比中间的孩子或最小的孩子具有更多的优越感.孩子在家庭中越受重视,其性格发展越倾向自信、独立、优越感强.如果其地位发生变化,原有的性格特征往往会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苏联一位心理学家对同卵双生子的姐妹进行研究,发现姐姐处事果断、主动勇敢,妹妹较为顺从、被动.经了解,在这对双生子出生后,她们的祖母指定一个为姐姐,一个为妹妹.从童年时起,姐姐就担当起保护、照顾妹妹的责任,所以形成了前面所说的性格特征,而妹妹由于被照顾和保护,就形成了依赖、顺从的性格特征.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儿童总数中占主要成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家长在教育态度与方式上稍有放纵或不一致就很容易造成子女性格上的不良后果.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并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
三、来自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影响,而且是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集体中,通过各种活动进行的.
首先是班集体的影响:学校的基本组织是班集体,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评价对学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在教师的指导下,优秀的班集体会以它正确而又明确的目的、对班集体成员严格而又合理的要求、自身强大的吸引力感染着集体成员,充分调动所有成员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与此同时,学生在集体中通过参加学习、劳动及各种文艺、体育及兴趣小组等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交往,增强了责任感、义务感、集体主义感,学会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尊重他人、遵守纪律,也培养了乐观、坚强、勇敢、向上等优秀品质.优秀的班集体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还可以使学生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得以改变.日本心理学家岛真夫曾挑选出在班集体里地位较低的八名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并指导他们工作.一学期后,发现他们在学生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得自尊、有责任心,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
其次是教师的性格、态度与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在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其影响更为显著.教师的性格往往在他们的性格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师的性格是暴躁还是安静,兴趣是广泛还是狭窄,意志坚强还是薄弱,情绪高昂还是悲观低落,办事果断还是优柔寡断等,教师的这些心理品质对学生性格都会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师生关系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格.有人曾把教师的态度分为三种,即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放任型:表现为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不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则表现为无集体意识、五团体目标、纪律性差、不合作.
专制型:表现为包办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全凭个人的好恶对学生赞誉、贬损.学生则表现为情绪紧张、冷漠、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差.
民主型:表现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学生则表现为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开朗坦诚、有领导能力.
可见,教师在学生中是很具有权威性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其言传身教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从另一方面看,学校如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或采取一些违反教育原则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如体罚、不尊重学生等,或学校与家长的教育不一致,就会使学生形成不良的性格.现实生活中是不乏其例的,对此必须引起重视.
总之,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主要是通过学校的传统与校风,教师的性格、态度与行为,师生关系,学生所在班集体,同学之间的关系,学校组织的团队活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等渠道实现的.
四、来自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学生性格的影响主要通过社会的风尚、大众传媒等得以实现,如电脑、电视、电影、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等等.电视对儿童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的心理学家在1971年进行的实验证明,电视节目里的许多攻击性行为对年幼无知的孩子的行为发展影响很大.其实验是这样的:让一组八九岁的儿童每天花一些时间看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卡通节目;而另一组小孩则在同样长的时间里观看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卡通节目.在实验中,同时对这两组儿童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加以细致的观察记录.结果发现,观看含攻击性行为的卡通节目的儿童,其攻击性行为增多;但是,那些看不含攻击性行为的卡通节目的儿童,在行为上却没有改变.经过十年后的追踪研究发现,以前参与观看含攻击性行为节目的儿童,即使到了19岁,仍然比较具有攻击性,只是女性没有这种相关现象存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过因特网传播的各种信息会对小学儿童性格形成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而且其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引导、教育学生正确选择、利用网上信息,提高抵制不健康信息的能力.
此外,报刊杂志、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或英雄榜样也会激起学生丰富情感和想象,引起效仿的意象,从而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自我教育是良好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有主观能动性,有自我调控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人的自我教育是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自己塑造自己的性格.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明显影响着性格的形成.儿童把自己从客观环境中区分出来是性格形成的开始.从此,就开始了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塑造自己的努力,当然,这种努力是在成人的指导、帮助下实现的.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种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力量越来越强.儿童的性格形成也就从被控者变为自我控制者,而且也就能产生一种“自我锻炼”的独特动机.因此,教育者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创造各种机会,加强他们自身性格的锻炼与修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