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与建筑艺术?
展开全部
一、雕像富有创意,呈现世俗化特征
(1)瑞云塔佛菩萨像所处的位置较为隐蔽,更像是其他雕刻题材的配景,塔的整体佛教气氛相对较弱。
(2)群众喜闻乐见的罗汉、高僧形象较多。瑞云塔每层塔壁都有许多高僧、罗汉造像,数量和体量比佛菩萨像更多更大,人物动态更像是将寻常百姓的生活形态加以提炼与夸张,表情活泼,有着明显的世俗化印记,具有社会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趋向世俗化特征。
(3)瑞云塔的神将、力士显得温文而雅,贴近百姓的生活,其中须弥座束腰有两尊负塔力士用手拿着海螺拼命地吹着,仿佛在用号令指挥其他力士们努力托住高大的石塔,形象地反映出福清当地海边渔民日常的生活情景。
(4)瑞云塔的动物形象有龙、凤凰、狮、麒麟、马、鹿、鹤、猴、兔、金翅鸟、喜鹊等,均为常见的瑞兽,具有吉祥的象征含义,反映了当地官民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些生动有趣的瑞兽上。
(5)瑞云塔与纯粹的佛塔不同,浮雕中一些植物与山水是作为主要形象来表现的,具有明代文人画的风格特征,如瑞云塔第三、四两层上的假山造型颇为奇特,表面纹理纵横,姿态奇特竣削,曲折圆润,通灵剔透,具有苏州园林中太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征,因此,这些假山应是太湖石。塔上雕山石在许多塔中也有出现,但雕刻太湖石在我国古塔中却极其少见,在福建300余座古塔中也绝无仅有,颇具生活气息,说明福清当地官民向往江南地区文人士大夫抒情悠闲的生活情趣。
从瑞云塔雕刻中可以领会到,它的样式和表现手法均已突破了佛教仪轨的制约,体现工匠们的创意思维,反映了佛塔中国化的特色。瑞云塔雕刻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理想的向往,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渗透着佛性的宗教崇拜,而且还洋溢着世俗人情的诗意光辉,使之成为既和谐,又矛盾的建筑艺术,佛教雕刻的宗教性逐渐减弱,崇高的佛性与俗世的人性在瑞云塔雕刻中得到统一。
塔心室为穿塔绕平座式结构瑞云塔为八角空心塔,每层均有方形塔心室,但空间较小,其塔壁、楼层和塔心室紧密结合为一体。登塔时由塔门进入,从一层到上一层,先需登七至八级台阶进入塔心室中心,然后拐90度弯,再登七至八级台阶,方才登临到上一层平座,如要再上一层,需环绕塔半周,才能进入通往上一层的塔门,这样逐层循序渐进,这是标准的“穿塔绕平座式”结构,在我国一些楼阁式空心塔中经常出现。
二、瑞云塔继承了福建沿海地区
楼阁式石塔的建筑样式通过以上对瑞云塔建筑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建筑构造继承了福建楼阁式石塔的样式,大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瑞云塔的外部特征,特别是斗拱与塔檐结构,明显借鉴了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之前的莆田释迦文佛塔、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7年)和嘉熙二年(1238年)的泉州东西塔、建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的石狮六胜塔等石塔,虽然它们彼此之间略有差别,但基本样式十分相似,瑞云塔斗拱与塔檐是在这些早期楼阁式空心石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另外,瑞云塔整体造型也与福清当地较早的楼阁式石塔比较类似,如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的龙山祝圣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的万安祝圣塔和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鳌江宝塔等,这些塔与瑞云塔一样,皆是七层八角仿木楼阁式空心石塔,造型笔直细长,玲珑秀气。瑞云塔的内部结构与福州、莆田地区早期的一些楼阁式塔颇为雷同,比瑞云塔年代更早的建于唐大中2年(848年)的连江仙塔、建于五代永隆3年(932年)的福州崇妙保圣坚牢塔、建于北宋大化年间(1107—1110年)的莆田龙华双塔、建于北宋郑和七年(1117年)的长乐三峰寺塔,以及上面提到的龙山祝圣塔、万安祝圣塔和鳌江宝塔的塔心室均为“穿塔绕平座式”结构。因此,可以推断出,瑞云塔在修建时参考了这些古塔塔心室构造,继承了福建早期穿塔绕平座式石塔的建筑模式,从中可以梳理出福建此种楼阁式石塔建筑技术的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瑞云塔不仅吸取了福清当地古塔的特点,而且还参考福建沿海的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唐宋元时期楼阁式空心石塔的特征,是福建楼阁式石塔的典范。
三、瑞云塔多样化的文化内涵与功能
研究一座建筑,不仅要关注它的结构特征,还需进一步探究其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人往往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和思想感情等融入塔的建造之中,形成独特的古塔文化,瑞云塔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种功能性质。
1.风水学思想
我国从明代中叶开始,南方各地大量兴建风水塔,主要起了三个作用:①弥补地形的不足;②祈求文运发达;③镇煞压邪,保一方平安。而瑞云塔兼具这三方面的功能。瑞云塔原是由福清人时任明万历年间首辅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和县令凌汉聊募捐而建的,据说建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点缀融城风景之不足”,“补龙江地势之旷”,因此,瑞云塔首先是座风水塔。叶向高博学多闻,对堪舆之学颇有研究,重视风水地理,叶成学造瑞云塔无疑继承了父亲的思想观念,据说塔建成之后,叶向高非常满意,称赞儿子的胆识和能力超过自己。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环境艺术思想,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天、地、人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的建筑文化生态系统,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活环境。我国古代无论建造一座城市,还是修建一栋建筑,都需考虑风水学上的因素,如果城市有一方空缺,就需建一座塔来弥补,这是古人常用的方法。瑞云塔首先是弥补地形之不足的,但也具有其它风水塔的作用,如瑞云塔塔顶的形状如尖锥,类似笔锋,既有龙角之喻,又象征文笔,可振兴当地的文运,因瑞云塔是由一班儒士所建,自然有祈求福清当地文风鼎盛的作用。
作为风水塔,就需遵照传统风水的思想,在堪舆文化中,城镇的兴衰,决定于河流的出口,按风水理论来说就是“水口”。由于福清地形西高东低,龙江是当地最大的河流,自西往东流入福清湾,每年4—9月是汛期,龙江水肆虐,福清城关会遭到洪水的侵害,故叶成学等人选择在福清城区的东南向,龙江畔的山坡上建塔,以镇河妖,防止水患。另外,在风水学理论中,“水”是财,在城区东面的龙江边建塔,还可防福清的财运外流。瑞云塔的建造,体现了福清当地官民重视教育和人文取仕,反映了中国人注重地理环境和景观对人文的影响,蕴含儒、道两家学术思想。总之,瑞云塔有利于福清地区民众的生活,四百年来,它静静地保护着四方群众,完美地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2.佛教意蕴
瑞云塔是座风水塔,具有儒家和道教以及民俗的文化特征,但是,瑞云塔上的雕刻也体现了佛教的思想与义理,有着佛教文化的因素,所以也是座佛塔。瑞云塔上的佛、菩萨、罗汉、高僧、飞天、莲花等造型,组成一幅生动的佛国缩影,而且每层的塔心室内,都设有一佛两菩萨造像,可供信徒礼拜。因此,瑞云塔具有一定的佛教意蕴。据史料记载,叶向高经常参加佛、道两教的活动,多次倡义兴修寺庙、道观,在家乡福清重修不少佛寺,终身与佛教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叶成学建塔必然会考虑到父亲的意愿。我国许多风水塔,其实也是佛塔,主要是因为人民渴望通过佛菩萨的神力,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幸福。
3.船舶航行标志
瑞云塔同时还可做为航标塔,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在龙江岸边,可以为往来龙江的船舶提供导航。每当船舶经过福清湾,即将进入福清县城时,远远的就能望见山顶上高耸的瑞云塔。如今,站在塔上,东望福清湾,西望层峦叠翠的群山,南北皆是平原与丘陵,龙江蜿蜒曲折地流过塔旁,福清全城尽收眼底,风景美不胜收,我们不禁感叹古人建塔的智慧。
4.多种功能性质
瑞云塔具有多样的功能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供民众礼佛拜佛;②以塔来弥补福清风水上的缺陷,完善当地的景观;③振兴文运,希望能多出人才,多中科举;④镇龙江的河妖,预防洪水的侵害;⑤防止龙江水带走财运;⑥作为船舶的航行标志。瑞云塔既是佛塔,又是风水塔和航标塔,因此可以理解为何塔上的雕刻除了佛教题材内容外,还有许多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
瑞云塔与其它传统的佛塔不同,在严肃的宗教气氛里,流淌着民风民俗的气息,这也体现了明代以后,我国古塔功能逐渐多样化和世俗化的发展趋势。瑞云塔是由多种塔文化形式的组合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国明清时期建塔的总体思想,说明我国古塔经过千年的演变,已由原来珍藏佛祖舍利的圣物、佛教的标志性建筑,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瑞云塔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与民俗特征,融合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包含了对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创造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功能建筑物,将崇高的宗教世界同普通的现世生活联系起来,达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和谐圆满的精神追求。
瑞云塔在建筑形制、风格结构、雕刻工艺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瑞云塔是中国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石塔,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在福建众多楼阁式空心石塔中,其建筑样式上承福建唐、五代楼阁式石塔、受两宋、元以及明代早期楼阁式石塔影响较大,并对明末和清代楼阁式石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瑞云塔已经历了约四百年的沧桑风雨,虽然总体上仍然较坚固,但有些构件已经开始松动,许多浮雕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与损害,周边环境虽然也进行过修缮,但仍较为杂乱,有必要重新进行规划与整修,瑞云塔有待人们进一步的关注与保护。
以上文化内涵与建筑艺术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更多关于“文化内涵与建筑艺术”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中达咨询行业栏目。“一点建设通,中标很轻松”。查询建筑企业信息,请登陆中达咨询、建设通或关注中达咨询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1)瑞云塔佛菩萨像所处的位置较为隐蔽,更像是其他雕刻题材的配景,塔的整体佛教气氛相对较弱。
(2)群众喜闻乐见的罗汉、高僧形象较多。瑞云塔每层塔壁都有许多高僧、罗汉造像,数量和体量比佛菩萨像更多更大,人物动态更像是将寻常百姓的生活形态加以提炼与夸张,表情活泼,有着明显的世俗化印记,具有社会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趋向世俗化特征。
(3)瑞云塔的神将、力士显得温文而雅,贴近百姓的生活,其中须弥座束腰有两尊负塔力士用手拿着海螺拼命地吹着,仿佛在用号令指挥其他力士们努力托住高大的石塔,形象地反映出福清当地海边渔民日常的生活情景。
(4)瑞云塔的动物形象有龙、凤凰、狮、麒麟、马、鹿、鹤、猴、兔、金翅鸟、喜鹊等,均为常见的瑞兽,具有吉祥的象征含义,反映了当地官民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这些生动有趣的瑞兽上。
(5)瑞云塔与纯粹的佛塔不同,浮雕中一些植物与山水是作为主要形象来表现的,具有明代文人画的风格特征,如瑞云塔第三、四两层上的假山造型颇为奇特,表面纹理纵横,姿态奇特竣削,曲折圆润,通灵剔透,具有苏州园林中太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征,因此,这些假山应是太湖石。塔上雕山石在许多塔中也有出现,但雕刻太湖石在我国古塔中却极其少见,在福建300余座古塔中也绝无仅有,颇具生活气息,说明福清当地官民向往江南地区文人士大夫抒情悠闲的生活情趣。
从瑞云塔雕刻中可以领会到,它的样式和表现手法均已突破了佛教仪轨的制约,体现工匠们的创意思维,反映了佛塔中国化的特色。瑞云塔雕刻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理想的向往,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渗透着佛性的宗教崇拜,而且还洋溢着世俗人情的诗意光辉,使之成为既和谐,又矛盾的建筑艺术,佛教雕刻的宗教性逐渐减弱,崇高的佛性与俗世的人性在瑞云塔雕刻中得到统一。
塔心室为穿塔绕平座式结构瑞云塔为八角空心塔,每层均有方形塔心室,但空间较小,其塔壁、楼层和塔心室紧密结合为一体。登塔时由塔门进入,从一层到上一层,先需登七至八级台阶进入塔心室中心,然后拐90度弯,再登七至八级台阶,方才登临到上一层平座,如要再上一层,需环绕塔半周,才能进入通往上一层的塔门,这样逐层循序渐进,这是标准的“穿塔绕平座式”结构,在我国一些楼阁式空心塔中经常出现。
二、瑞云塔继承了福建沿海地区
楼阁式石塔的建筑样式通过以上对瑞云塔建筑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建筑构造继承了福建楼阁式石塔的样式,大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瑞云塔的外部特征,特别是斗拱与塔檐结构,明显借鉴了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之前的莆田释迦文佛塔、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7年)和嘉熙二年(1238年)的泉州东西塔、建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的石狮六胜塔等石塔,虽然它们彼此之间略有差别,但基本样式十分相似,瑞云塔斗拱与塔檐是在这些早期楼阁式空心石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另外,瑞云塔整体造型也与福清当地较早的楼阁式石塔比较类似,如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的龙山祝圣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的万安祝圣塔和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鳌江宝塔等,这些塔与瑞云塔一样,皆是七层八角仿木楼阁式空心石塔,造型笔直细长,玲珑秀气。瑞云塔的内部结构与福州、莆田地区早期的一些楼阁式塔颇为雷同,比瑞云塔年代更早的建于唐大中2年(848年)的连江仙塔、建于五代永隆3年(932年)的福州崇妙保圣坚牢塔、建于北宋大化年间(1107—1110年)的莆田龙华双塔、建于北宋郑和七年(1117年)的长乐三峰寺塔,以及上面提到的龙山祝圣塔、万安祝圣塔和鳌江宝塔的塔心室均为“穿塔绕平座式”结构。因此,可以推断出,瑞云塔在修建时参考了这些古塔塔心室构造,继承了福建早期穿塔绕平座式石塔的建筑模式,从中可以梳理出福建此种楼阁式石塔建筑技术的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瑞云塔不仅吸取了福清当地古塔的特点,而且还参考福建沿海的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唐宋元时期楼阁式空心石塔的特征,是福建楼阁式石塔的典范。
三、瑞云塔多样化的文化内涵与功能
研究一座建筑,不仅要关注它的结构特征,还需进一步探究其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人往往把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和思想感情等融入塔的建造之中,形成独特的古塔文化,瑞云塔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种功能性质。
1.风水学思想
我国从明代中叶开始,南方各地大量兴建风水塔,主要起了三个作用:①弥补地形的不足;②祈求文运发达;③镇煞压邪,保一方平安。而瑞云塔兼具这三方面的功能。瑞云塔原是由福清人时任明万历年间首辅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和县令凌汉聊募捐而建的,据说建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点缀融城风景之不足”,“补龙江地势之旷”,因此,瑞云塔首先是座风水塔。叶向高博学多闻,对堪舆之学颇有研究,重视风水地理,叶成学造瑞云塔无疑继承了父亲的思想观念,据说塔建成之后,叶向高非常满意,称赞儿子的胆识和能力超过自己。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环境艺术思想,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天、地、人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的建筑文化生态系统,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活环境。我国古代无论建造一座城市,还是修建一栋建筑,都需考虑风水学上的因素,如果城市有一方空缺,就需建一座塔来弥补,这是古人常用的方法。瑞云塔首先是弥补地形之不足的,但也具有其它风水塔的作用,如瑞云塔塔顶的形状如尖锥,类似笔锋,既有龙角之喻,又象征文笔,可振兴当地的文运,因瑞云塔是由一班儒士所建,自然有祈求福清当地文风鼎盛的作用。
作为风水塔,就需遵照传统风水的思想,在堪舆文化中,城镇的兴衰,决定于河流的出口,按风水理论来说就是“水口”。由于福清地形西高东低,龙江是当地最大的河流,自西往东流入福清湾,每年4—9月是汛期,龙江水肆虐,福清城关会遭到洪水的侵害,故叶成学等人选择在福清城区的东南向,龙江畔的山坡上建塔,以镇河妖,防止水患。另外,在风水学理论中,“水”是财,在城区东面的龙江边建塔,还可防福清的财运外流。瑞云塔的建造,体现了福清当地官民重视教育和人文取仕,反映了中国人注重地理环境和景观对人文的影响,蕴含儒、道两家学术思想。总之,瑞云塔有利于福清地区民众的生活,四百年来,它静静地保护着四方群众,完美地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2.佛教意蕴
瑞云塔是座风水塔,具有儒家和道教以及民俗的文化特征,但是,瑞云塔上的雕刻也体现了佛教的思想与义理,有着佛教文化的因素,所以也是座佛塔。瑞云塔上的佛、菩萨、罗汉、高僧、飞天、莲花等造型,组成一幅生动的佛国缩影,而且每层的塔心室内,都设有一佛两菩萨造像,可供信徒礼拜。因此,瑞云塔具有一定的佛教意蕴。据史料记载,叶向高经常参加佛、道两教的活动,多次倡义兴修寺庙、道观,在家乡福清重修不少佛寺,终身与佛教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叶成学建塔必然会考虑到父亲的意愿。我国许多风水塔,其实也是佛塔,主要是因为人民渴望通过佛菩萨的神力,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幸福。
3.船舶航行标志
瑞云塔同时还可做为航标塔,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在龙江岸边,可以为往来龙江的船舶提供导航。每当船舶经过福清湾,即将进入福清县城时,远远的就能望见山顶上高耸的瑞云塔。如今,站在塔上,东望福清湾,西望层峦叠翠的群山,南北皆是平原与丘陵,龙江蜿蜒曲折地流过塔旁,福清全城尽收眼底,风景美不胜收,我们不禁感叹古人建塔的智慧。
4.多种功能性质
瑞云塔具有多样的功能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供民众礼佛拜佛;②以塔来弥补福清风水上的缺陷,完善当地的景观;③振兴文运,希望能多出人才,多中科举;④镇龙江的河妖,预防洪水的侵害;⑤防止龙江水带走财运;⑥作为船舶的航行标志。瑞云塔既是佛塔,又是风水塔和航标塔,因此可以理解为何塔上的雕刻除了佛教题材内容外,还有许多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
瑞云塔与其它传统的佛塔不同,在严肃的宗教气氛里,流淌着民风民俗的气息,这也体现了明代以后,我国古塔功能逐渐多样化和世俗化的发展趋势。瑞云塔是由多种塔文化形式的组合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国明清时期建塔的总体思想,说明我国古塔经过千年的演变,已由原来珍藏佛祖舍利的圣物、佛教的标志性建筑,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瑞云塔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与民俗特征,融合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包含了对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创造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功能建筑物,将崇高的宗教世界同普通的现世生活联系起来,达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和谐圆满的精神追求。
瑞云塔在建筑形制、风格结构、雕刻工艺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瑞云塔是中国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石塔,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在福建众多楼阁式空心石塔中,其建筑样式上承福建唐、五代楼阁式石塔、受两宋、元以及明代早期楼阁式石塔影响较大,并对明末和清代楼阁式石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瑞云塔已经历了约四百年的沧桑风雨,虽然总体上仍然较坚固,但有些构件已经开始松动,许多浮雕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与损害,周边环境虽然也进行过修缮,但仍较为杂乱,有必要重新进行规划与整修,瑞云塔有待人们进一步的关注与保护。
以上文化内涵与建筑艺术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更多关于“文化内涵与建筑艺术”等建筑方面知识可以关注中达咨询行业栏目。“一点建设通,中标很轻松”。查询建筑企业信息,请登陆中达咨询、建设通或关注中达咨询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艺体生文化课是择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视的一环。我们深知,艺术体育生在专业技能上投入大量精力的同时,文化课的学习同样不可或缺。因此,我们为艺体生量身定制了文化课辅导方案,旨在帮助他们平衡专业与文化课的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