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及解释

 我来答
考验考公答疑君
2023-01-11 · TA获得超过4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9.9万
展开全部



  篇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篇二


  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1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篇三


  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