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生物会考题!!!!
3题!!!高手帮忙啊~!1、与靶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进入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B.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才能成为靶细胞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D.靶细...
3题!!!高手帮忙啊~!1、与靶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入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 B.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才能成为靶细胞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D.靶细胞和效应B细胞同时死亡要详解 2、人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机体耗氧量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3、下列关于实验一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荆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详解)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1选B,靶细胞内含有抗原,所以a不对,靶细胞裂解只是释放出抗原,靶细胞是与效应t细胞接触,不是效应B细胞
2题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就要消耗大量的热量,所以有氧呼吸就要加快,即耗氧量加大。
3题选B,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双缩脲试剂浓度不同,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一起加,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分开加,
2题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就要消耗大量的热量,所以有氧呼吸就要加快,即耗氧量加大。
3题选B,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双缩脲试剂浓度不同,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一起加,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分开加,
展开全部
1.选B
A.不一定。有些抗原不进入靶细胞,只存在于内环境。
B.最好把“病原体”改成“抗原”。因为病原体是指引起机体发病的微生物。人体自身的衰老细胞、癌细胞(细胞表面出现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都出现了抗原,成为了靶细胞,能被免疫系统清除。
C.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抗原,抗体再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结合体,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D.效应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抗体再与抗原结合。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时二者也不会同时死亡。不会出现靶细胞和效应B细胞同时死亡的情况。
2.增大
在低温环境中,人体为维持自身体温的稳态,机体代谢活动增强,耗氧量增加,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这是恒温动物共有的特点。
3.选B
A.鉴定还原性糖的乙液为质量分数为0.05g/mL的CuSO4,而鉴定蛋白质的B液为质量分数为0.01g/mL的CuSO4。CuSO4含量过高时,蓝色的Cu2+会掩盖反应产生的紫色。
B.由于脂肪滴很小,为了较好地鉴定材料,需使用显微镜。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甲液与乙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必须现配现用),且需50~65℃水浴加热。
D.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A液),制造碱性环境,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01g/mL的CuSO4(B液)。
A.不一定。有些抗原不进入靶细胞,只存在于内环境。
B.最好把“病原体”改成“抗原”。因为病原体是指引起机体发病的微生物。人体自身的衰老细胞、癌细胞(细胞表面出现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都出现了抗原,成为了靶细胞,能被免疫系统清除。
C.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抗原,抗体再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结合体,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D.效应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抗体再与抗原结合。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时二者也不会同时死亡。不会出现靶细胞和效应B细胞同时死亡的情况。
2.增大
在低温环境中,人体为维持自身体温的稳态,机体代谢活动增强,耗氧量增加,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这是恒温动物共有的特点。
3.选B
A.鉴定还原性糖的乙液为质量分数为0.05g/mL的CuSO4,而鉴定蛋白质的B液为质量分数为0.01g/mL的CuSO4。CuSO4含量过高时,蓝色的Cu2+会掩盖反应产生的紫色。
B.由于脂肪滴很小,为了较好地鉴定材料,需使用显微镜。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甲液与乙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必须现配现用),且需50~65℃水浴加热。
D.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A液),制造碱性环境,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01g/mL的CuSO4(B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