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考试重点:内部控制
2018年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考试重点: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原则和组织实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则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二、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
(一)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二)风险评估程序
(三)风险控制方法
三、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一)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会、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二)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
1.建立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的机制
2.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
(三)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
(四)编报财务信息的要求
1.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2.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4.按法定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信息
5.建立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
(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单位应当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人单位信息系统中。
四、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一)预算业务控制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1.预算业务的主要风险
(1)预算编制的过程短,时间紧张,准备不充分,可能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低 ;财会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或业务部门不参与其中,可能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基建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预算项目不细、编制粗糙,随意性大,可能导致预算约束不够。
(2)单位内部预算指标分解批复不合理,可能导致内部各部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影响部门职责的履行和资金使用效率。
(3)未按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预算,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可能会影响预算的严肃性;不对预算执行进行分析,沟通不畅,可能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
(4)未按规定编报决算报表,不重视决算分析工作,决算分析结果未得到有效运用,单位决算与预算相互脱节,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的效率低下;未按规定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未得到有效应用,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缺乏监督。
2.预算编制环节的关键控制措施
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1)落实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
(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单位财会部门应当正确把握预算编制有关政策,做好基础数据的准备和相关人员的培训,统一部署预算编报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相关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相关规定。
(3)建立单位内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机制。单位应当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
(4)完善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
(5)强化相关部门的审核责任。
(6)重大预算项目采取立项评审方式。
3.预算批复环节的关键控制措施
(1)明确预算批复的责任。明确财会部门负责对单位内部的预算批复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设置预算管理岗负责单位内部预算批复工作,对按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和细化;设立预算领导小组(或者通过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对预算指标的内部分配实施统一决策。
(2)合理进行内部预算指标分解。内部指标分解应按照各部门(及各下属单位)业务工作计划对预算资金进行分配,对各项业务工作计划的预算金额、标准和具体支出方向进行限定。
(3)合理采用内部预算批复方法。
(4)严格控制内部预算追加调整。单位应当明确预算追加调整的相关制度和审批程序。
4.预算执行环节的关键控制措施
单位应当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
(1)预算执行申请控制。
(2)预算执行审核和审批控制。
(3)资金支付控制。
(4)预算执行分析控制。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单位可以通过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的形式,开展预算执行分析。预算执行分析会应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5.决算与评价环节的关键控制措施
(1)决算控制;
(2)绩效评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