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三点思考 高中语文课上学生独立思考案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新课改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将何去何从?语文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材与教学意识?这些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与教研过程中,不少老师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此,笔者从专题意识、整体意识与深度意识三个方面结合正反教例进行了一些探究,希望能给同仁们一点启示。
一.教材把握要有专题意识,不要孤立、割裂文本的专题情境
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一般有两种:文体单元,主题单元。文体单元,是写作方法的互补;主题单元,统一围绕同一个话题,不同角度的互补。相对于语文教材编排的文体组元这一传统教材编排方式,苏教版高中语文的主题组元利弊皆有:弊端是教科书的结构没有整体性;对文本有些刻意的组合;好处是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而且能够形成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互补,也使能力训练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角度。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要求教学时对教材的把握要有专题意识,不要孤立、割裂文本的专题情境。因为专题中几个模块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内容相对呈纵向递进顺序。它们联合构成一个内容的有机整体。如果割裂,教师的教学视野要受到很大局限。
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 有两个模块:第一模块“漂泊的旅人”(《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这一模块是一个感性层面,突出“家”的情感内涵:人要想家,旅人要思念故乡。文本抒发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有哀伤,有痛苦,有悲凉,也有欢乐。第二模块“乡关何处”(《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一模块是一个理性层面,突出“家”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人为什么要思念故乡。文本表达的是:故乡、家园是人成长的精神滋养,是人的生活证据,是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如果家都没有了,人也是虚无的。
对于这样的主题单元,教学时要注意避免两种教学方式:一是以主题为中心的教学,这是典型的人文课;二是简单相加,把同一文章用过去的老教法同样教一遍,这不能有效拓展教学资源。正确的做法是把主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并以这个切入点引发对教材的深入思考。
必修一“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这一模块,可以这样切入:“天籁”是什么意思?“天籁”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必修二“总借俊眼传出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模块,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主题中关键词“俊眼”来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其中“俊眼”是谁?“俊眼”传出来的是什么?必修二“一花一世界”(《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这一模块,可以这样切入:“花”是指谁?“一花”如何能表现出“一个世界”?必修三“颂歌的变奏”(《发现》《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这一模块,“颂歌”很显然承接上一模块“江山多娇”(《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肖邦故园》),“变奏”是一种情感的变化,是一种手法的变化,这一组诗作为颂歌的一种“变奏”,形式表现明显:军阀混战、腥风血雨的祖国,悲哀忧郁的祖国,贫穷布满伤痕的祖国,把自己赶出去的祖国,都让人爱得更加深沉!这一模块就可以这样切入:“变奏”是什么意思?
二.单篇教学要有整体意识,不要让单篇文本呈现零碎、繁琐化
从大量的课堂教学表现看,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多为:文章写了什么?你认为哪句话精彩,点评一下,朗读个别语句段落。
这种教学表现都是把文章分割成碎片,没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使文章呈现给学生的不是一个富有逻辑的整体。这种分割式、局部式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读懂文章,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利于学生作文整体布局结构的学习借鉴。
1.文本研习要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布局教学环节
一篇教材是完整的,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也应是完整的。为什么有的课给人的感觉是不完整、零碎、繁杂、东一榔头西一杠头?一是没有把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整合形成几个实实在在的教学环节;二是即使有了几个高度整合的教学环节,但这几个教学环节如果没有经过合理的逻辑排序,呈现的方式就会散乱,没有层次。
反例:2008年江苏省优质课评选,一位教师教《老王》一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整体阅读,思考老王做了哪几件事?(送冰块不收费,送人上医院不收费,送香油鸡蛋)――研习5、6段:为什么老王主动提出车费减半,送医院不收费?――我对此是怎样反应的?(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查找分析)――研习8-16段:教师介绍白描,要求学生找出表面朴素实际蕴含深意的白描语句进行分析(学生找,小组交流,学生发言)――研习最后一段:说说你理解最深的句子。
一节课上下来,教学陷进了文本琐碎的分析出不来。文本研习有基本的教学层次:第一层是意义理解(外显义和内隐义,即表层含义和文章主题);第二层是形式理解(结构、方法等);第三层是语言理解(表达形式:不能没有表达形式的理解,也不能只是鸡零狗碎的语言理解)。而这节课教师把文本研习只停留在第一层,课堂教学哪还有高度和厚度?
一般情况下,教学环节的设计一般包括这样几个:介绍作者,整体把握文意(整体把握的能力),深入明确主旨,点评赏析语言(含有语言的具体知识),延伸拓展(主题延伸,写作延伸,语言现象延伸)。这样几个教学环节基本涵盖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般情况下,教学环节的排序应是呈层进式排列顺序。这样经过前面的铺垫,才有后面的高潮。说到底,就是通过这样的排序方式把文本文字静态的呈现方式变成动态的教学呈现。注意:这种动态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问题思考来总领的!
正例:2008年江苏省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艾青的《北方》一诗,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读(体味悲哀的感情基调)――问题思考:诗人笔下的北方为何如此悲哀?(诗歌内容分析)――问题思考:这悲哀的北方是什么让诗人如此爱恋?(主题探讨)――联系现实(2008年中国多难),引导学生拓展:多难兴邦的话题。
正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一教师教《品质》一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样设计:整体感知(教师设置阅读思考: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简洁概括)――质疑探微(教师通过学生的阅读发现和质疑,整合几个思考问题:①靴子的本质是什么?②小说多处说到了橱窗中的靴子,有何用意?③为什么格斯拉兄弟做的是最好的靴子,但生意却很清淡?④小说最后一句再次强调“他做了最好的靴子”,到底是何用意?)――心灵对话(思考问题:他为什么执着一念,不转变观念,一直到穷困潦倒到死,这样做值得吗?引导学生争执讨论“值”与“不值”,在于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肯定真善美等美好的品质)――聆听大师(以几位文学大师的精彩哲言启发学生进一步感悟真善美)――延伸拓展(思考问题:好的小说以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提醒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请体悟小说主旨,发挥想象,以格斯拉的身份给现代人写一段忠告。目的是要学生理解如何在追求华丽的环境、社会时保持一颗坚守的心)。
应该说,这几节课的教学环节都是十分明确的,这样明确的教学环节都表现了教师清晰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很明显是按照层进的方式排列的,这种层进方式给人的感觉是:教学有内容,教学有层次,教学效果好。
2.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环节要围绕文本中心进行组织
一篇文章有两个要素:内容和形式。内容又统领形式。一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围绕这两个中心,不论是知识的,方法的,能力的,还是情感道德等人文的,任何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皆不能游离于这两个方面之外。这是原则,这是基本,这是教学规律。
反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辛德勒名单》,这样组织教学内容:名片简介――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文脉梳理,内容整体把握:教师具体概括各层次的内容(101―104惨景触动辛德勒的心灵,决定救犹太人;105―107,逐步展开营救活动;108―109拟名单;110―112,被救人回到故乡;113―117,出现意外,最后成功)――问题分析:⑴101―104哪些语句表现了辛德勒内心怎样的挣扎?⑵围绕这份名单,辛德勒在拟定和操作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文本拓展:⑴高斯人物形象分析;⑵播放片尾被救人祭奠辛德勒的电影画面。如果你也在祭奠辛德勒的行列中,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设置看似行云流水,其实偏离了文本主题:节选部分的主题是通过两个人物在战争中的人性对比,凸显的是战争与人性,我们读完文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对辛德勒进行歌颂和褒奖,更多的是要对战争进行反思。这位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扣住主题,仅停留在人物形象的写作刻画上,没有思想认识的高度。
文本教学当然有主体教学环节,也必不可少地要用一些辅助环节进行铺垫,就像一篇作文,主体事件外要铺垫情节一样。但辅助环节毕竟是辅助,切忌喧宾夺主。
反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老王》,用近10分钟探讨:老王死后为何裹白布?探讨的结果是:老王是回民,死后都是三尺白布;杨绛通过这一白布告诉人们,老王生前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死后终于和别人一样得到了平等。
反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老王》,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老王是个人物,他那么不幸,却不自卑,还关心一个政治上斯文扫地的落魄知识分子。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孔子经常表扬颜回,常批评子路,但也表扬了子路一次。有一次子路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富贵面前,毫无愧色。由此教师告诫学生,不要学颜回那样抑郁一生,要学子路那样做一个阳光少年。
正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登高》一诗,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师生改编《登高》一诗。用叙事抒情的表达方式改编诗歌,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既扣住了十个主题内容,又训练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效果非常好!
三.教材的内容思考要有深度意识,不要浮于表面,浅尝辄止
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高中教材的思想高度也是初中教材难以企及的。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寒风吹彻》,曹文轩的《前方》,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曹禺的《雷雨》,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罗素的《人为什么活着》,汪曾祺的《葡萄月令》,钱钟书的《论快乐》等。高中生的作文思想要求中有明确的一条是“深刻”。文本研究要有深度,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要达到高位化的认识要求
能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在别人思想的基础上再多想一点,这就是深刻。高中老师的“高”,要有语言涵养的魅力,要有思想的高度。而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思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低位化的教学:满足于教学内容的简单化梳理;瞄准考试进行简单教学。
反例:一教师教《想北平》一文,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文章抒发了什么情感(思念北平)?写了北平的什么(动中有静,布置匀调,物产丰富,接近自然)?品味几处句子(有北京味的句子)。就此结束。这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平淡教学使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究其原因:教师没有研究文本,没有探究文本,没有对文本及与作者相关的庞杂的材料进行研究式备课,只借鉴一些简单教案,这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认识是肤浅的。教师找不到东西,就无法给学生东西。教师没有高度,课堂就没有高度,学生的学习认识当然就更没有高度。
2.教师要注意品析文本的三重义
教学必须以文本为基础,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决不能在没有理解文本的情况下就展开丰富的语文活动。但语文教学又决不能满足于文本理解,文本理解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的三分之一,应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或过程中融入语文活动。
一般而言,文本有三重义,即:文本的作者义,文本的社会义,文本的个性义。作者义:作者写这篇文本的目的。社会义(这是我们常说的作品主题):文本出世后,就是社会的,会形成新的社会义和历史义。个性义: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这是学生在阅读中自我生成的一些理解,有时教师要把一些不当的理解收回来。
从教学实际看,很难有教师能把文本的三重义加以兼顾,课堂普遍缺失学生文本理解的个性义,即使文本的社会义也难有高度,甚至有课堂教学对文本的作者义也出现了偏失。如《老王》一文,大多认为老王是像农民工一样的弱势群体,文本告诉我们要像杨绛那样善待弱势群体。这都是看了教参上的一点皮毛。杨绛是把老王看作是比自己人格更高大的底层人,而且老王比杨绛理解的老王更高大,所以作者在文末才“愧怍”。
如果文本思考能够达到这样的认识,课堂教学自然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思想的大门,比人云亦云的空泛的“劝告学习”这一说法不是深刻得多吗!
3.教师要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恰当的凭借
语文课堂,教师一般要为学生的文本理解提供一些凭借,即设计几个问题给学生思考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们设计的这些问题有质量的不多。原因是:文本教学的成功来自教师自己的文本阅读和阅读发现。当教师自己都没有进行精细阅读或深入阅读,或在阅读中没有高于学生和教参的阅读发现的话,课堂教学即使环节再多,花样再多,也是空洞无物。呼吁教师不要成为教参与学生之间的二道贩子,即使是老教材,也要保持陌生阅读,即发现式阅读。没有发现式阅读,就无法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在教《辛德勒名单》一文时,可以给学生的文本理解提供这样一个恰当的凭借,可以设计一个思考问题:两个刽子手,为什么一个能从兽性中解脱出来,另一个却不能呢?还可以让学生改写:把剧本改写成小说。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思考问题:一滴水指什么?一滴眼泪又是什么?一滴水为什么能换来一滴眼泪?教《登高》一诗,可以这样深入:诗的前两联写登高所见之景,境界宏大,而后两联却只是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明显不足,你怎么看?教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可以这样设计思考凭借:舒婷笔下的祖国贫穷、落后,为什么反让舒婷更加爱得深沉?
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寡人之于国也》,就设计了一个很有高度的探究思考题:最终,惠王是否采纳了孟子的建议?经过学生研究,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不可能。学生借助于文本解释的理由是:因为孟子的理想社会主张是建立在没有战争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孟子构建的理想的和谐社会不是为了战争;而惠王恰恰相反,他感兴趣的国力的强盛是为了实现争霸的目的。学生的这个极具探究价值的发现来源于自己的发现式阅读,而学生的这一发现式阅读实则来源于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发现凭借。
孟凡军,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邳州。本文编校:左晓光
一.教材把握要有专题意识,不要孤立、割裂文本的专题情境
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一般有两种:文体单元,主题单元。文体单元,是写作方法的互补;主题单元,统一围绕同一个话题,不同角度的互补。相对于语文教材编排的文体组元这一传统教材编排方式,苏教版高中语文的主题组元利弊皆有:弊端是教科书的结构没有整体性;对文本有些刻意的组合;好处是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而且能够形成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互补,也使能力训练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角度。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要求教学时对教材的把握要有专题意识,不要孤立、割裂文本的专题情境。因为专题中几个模块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内容相对呈纵向递进顺序。它们联合构成一个内容的有机整体。如果割裂,教师的教学视野要受到很大局限。
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 有两个模块:第一模块“漂泊的旅人”(《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这一模块是一个感性层面,突出“家”的情感内涵:人要想家,旅人要思念故乡。文本抒发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有哀伤,有痛苦,有悲凉,也有欢乐。第二模块“乡关何处”(《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一模块是一个理性层面,突出“家”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人为什么要思念故乡。文本表达的是:故乡、家园是人成长的精神滋养,是人的生活证据,是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如果家都没有了,人也是虚无的。
对于这样的主题单元,教学时要注意避免两种教学方式:一是以主题为中心的教学,这是典型的人文课;二是简单相加,把同一文章用过去的老教法同样教一遍,这不能有效拓展教学资源。正确的做法是把主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并以这个切入点引发对教材的深入思考。
必修一“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这一模块,可以这样切入:“天籁”是什么意思?“天籁”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必修二“总借俊眼传出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模块,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主题中关键词“俊眼”来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其中“俊眼”是谁?“俊眼”传出来的是什么?必修二“一花一世界”(《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这一模块,可以这样切入:“花”是指谁?“一花”如何能表现出“一个世界”?必修三“颂歌的变奏”(《发现》《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这一模块,“颂歌”很显然承接上一模块“江山多娇”(《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肖邦故园》),“变奏”是一种情感的变化,是一种手法的变化,这一组诗作为颂歌的一种“变奏”,形式表现明显:军阀混战、腥风血雨的祖国,悲哀忧郁的祖国,贫穷布满伤痕的祖国,把自己赶出去的祖国,都让人爱得更加深沉!这一模块就可以这样切入:“变奏”是什么意思?
二.单篇教学要有整体意识,不要让单篇文本呈现零碎、繁琐化
从大量的课堂教学表现看,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多为:文章写了什么?你认为哪句话精彩,点评一下,朗读个别语句段落。
这种教学表现都是把文章分割成碎片,没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使文章呈现给学生的不是一个富有逻辑的整体。这种分割式、局部式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读懂文章,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利于学生作文整体布局结构的学习借鉴。
1.文本研习要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布局教学环节
一篇教材是完整的,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也应是完整的。为什么有的课给人的感觉是不完整、零碎、繁杂、东一榔头西一杠头?一是没有把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整合形成几个实实在在的教学环节;二是即使有了几个高度整合的教学环节,但这几个教学环节如果没有经过合理的逻辑排序,呈现的方式就会散乱,没有层次。
反例:2008年江苏省优质课评选,一位教师教《老王》一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整体阅读,思考老王做了哪几件事?(送冰块不收费,送人上医院不收费,送香油鸡蛋)――研习5、6段:为什么老王主动提出车费减半,送医院不收费?――我对此是怎样反应的?(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查找分析)――研习8-16段:教师介绍白描,要求学生找出表面朴素实际蕴含深意的白描语句进行分析(学生找,小组交流,学生发言)――研习最后一段:说说你理解最深的句子。
一节课上下来,教学陷进了文本琐碎的分析出不来。文本研习有基本的教学层次:第一层是意义理解(外显义和内隐义,即表层含义和文章主题);第二层是形式理解(结构、方法等);第三层是语言理解(表达形式:不能没有表达形式的理解,也不能只是鸡零狗碎的语言理解)。而这节课教师把文本研习只停留在第一层,课堂教学哪还有高度和厚度?
一般情况下,教学环节的设计一般包括这样几个:介绍作者,整体把握文意(整体把握的能力),深入明确主旨,点评赏析语言(含有语言的具体知识),延伸拓展(主题延伸,写作延伸,语言现象延伸)。这样几个教学环节基本涵盖了新课程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般情况下,教学环节的排序应是呈层进式排列顺序。这样经过前面的铺垫,才有后面的高潮。说到底,就是通过这样的排序方式把文本文字静态的呈现方式变成动态的教学呈现。注意:这种动态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问题思考来总领的!
正例:2008年江苏省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艾青的《北方》一诗,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读(体味悲哀的感情基调)――问题思考:诗人笔下的北方为何如此悲哀?(诗歌内容分析)――问题思考:这悲哀的北方是什么让诗人如此爱恋?(主题探讨)――联系现实(2008年中国多难),引导学生拓展:多难兴邦的话题。
正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一教师教《品质》一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样设计:整体感知(教师设置阅读思考: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简洁概括)――质疑探微(教师通过学生的阅读发现和质疑,整合几个思考问题:①靴子的本质是什么?②小说多处说到了橱窗中的靴子,有何用意?③为什么格斯拉兄弟做的是最好的靴子,但生意却很清淡?④小说最后一句再次强调“他做了最好的靴子”,到底是何用意?)――心灵对话(思考问题:他为什么执着一念,不转变观念,一直到穷困潦倒到死,这样做值得吗?引导学生争执讨论“值”与“不值”,在于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肯定真善美等美好的品质)――聆听大师(以几位文学大师的精彩哲言启发学生进一步感悟真善美)――延伸拓展(思考问题:好的小说以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提醒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请体悟小说主旨,发挥想象,以格斯拉的身份给现代人写一段忠告。目的是要学生理解如何在追求华丽的环境、社会时保持一颗坚守的心)。
应该说,这几节课的教学环节都是十分明确的,这样明确的教学环节都表现了教师清晰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很明显是按照层进的方式排列的,这种层进方式给人的感觉是:教学有内容,教学有层次,教学效果好。
2.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环节要围绕文本中心进行组织
一篇文章有两个要素:内容和形式。内容又统领形式。一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围绕这两个中心,不论是知识的,方法的,能力的,还是情感道德等人文的,任何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皆不能游离于这两个方面之外。这是原则,这是基本,这是教学规律。
反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辛德勒名单》,这样组织教学内容:名片简介――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文脉梳理,内容整体把握:教师具体概括各层次的内容(101―104惨景触动辛德勒的心灵,决定救犹太人;105―107,逐步展开营救活动;108―109拟名单;110―112,被救人回到故乡;113―117,出现意外,最后成功)――问题分析:⑴101―104哪些语句表现了辛德勒内心怎样的挣扎?⑵围绕这份名单,辛德勒在拟定和操作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文本拓展:⑴高斯人物形象分析;⑵播放片尾被救人祭奠辛德勒的电影画面。如果你也在祭奠辛德勒的行列中,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设置看似行云流水,其实偏离了文本主题:节选部分的主题是通过两个人物在战争中的人性对比,凸显的是战争与人性,我们读完文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对辛德勒进行歌颂和褒奖,更多的是要对战争进行反思。这位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扣住主题,仅停留在人物形象的写作刻画上,没有思想认识的高度。
文本教学当然有主体教学环节,也必不可少地要用一些辅助环节进行铺垫,就像一篇作文,主体事件外要铺垫情节一样。但辅助环节毕竟是辅助,切忌喧宾夺主。
反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老王》,用近10分钟探讨:老王死后为何裹白布?探讨的结果是:老王是回民,死后都是三尺白布;杨绛通过这一白布告诉人们,老王生前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死后终于和别人一样得到了平等。
反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老王》,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老王是个人物,他那么不幸,却不自卑,还关心一个政治上斯文扫地的落魄知识分子。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孔子经常表扬颜回,常批评子路,但也表扬了子路一次。有一次子路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富贵面前,毫无愧色。由此教师告诫学生,不要学颜回那样抑郁一生,要学子路那样做一个阳光少年。
正例: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登高》一诗,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师生改编《登高》一诗。用叙事抒情的表达方式改编诗歌,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既扣住了十个主题内容,又训练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效果非常好!
三.教材的内容思考要有深度意识,不要浮于表面,浅尝辄止
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高中教材的思想高度也是初中教材难以企及的。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寒风吹彻》,曹文轩的《前方》,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曹禺的《雷雨》,周国平的《直面苦难》,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罗素的《人为什么活着》,汪曾祺的《葡萄月令》,钱钟书的《论快乐》等。高中生的作文思想要求中有明确的一条是“深刻”。文本研究要有深度,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要达到高位化的认识要求
能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在别人思想的基础上再多想一点,这就是深刻。高中老师的“高”,要有语言涵养的魅力,要有思想的高度。而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思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低位化的教学:满足于教学内容的简单化梳理;瞄准考试进行简单教学。
反例:一教师教《想北平》一文,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文章抒发了什么情感(思念北平)?写了北平的什么(动中有静,布置匀调,物产丰富,接近自然)?品味几处句子(有北京味的句子)。就此结束。这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平淡教学使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究其原因:教师没有研究文本,没有探究文本,没有对文本及与作者相关的庞杂的材料进行研究式备课,只借鉴一些简单教案,这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认识是肤浅的。教师找不到东西,就无法给学生东西。教师没有高度,课堂就没有高度,学生的学习认识当然就更没有高度。
2.教师要注意品析文本的三重义
教学必须以文本为基础,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决不能在没有理解文本的情况下就展开丰富的语文活动。但语文教学又决不能满足于文本理解,文本理解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的三分之一,应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或过程中融入语文活动。
一般而言,文本有三重义,即:文本的作者义,文本的社会义,文本的个性义。作者义:作者写这篇文本的目的。社会义(这是我们常说的作品主题):文本出世后,就是社会的,会形成新的社会义和历史义。个性义: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这是学生在阅读中自我生成的一些理解,有时教师要把一些不当的理解收回来。
从教学实际看,很难有教师能把文本的三重义加以兼顾,课堂普遍缺失学生文本理解的个性义,即使文本的社会义也难有高度,甚至有课堂教学对文本的作者义也出现了偏失。如《老王》一文,大多认为老王是像农民工一样的弱势群体,文本告诉我们要像杨绛那样善待弱势群体。这都是看了教参上的一点皮毛。杨绛是把老王看作是比自己人格更高大的底层人,而且老王比杨绛理解的老王更高大,所以作者在文末才“愧怍”。
如果文本思考能够达到这样的认识,课堂教学自然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思想的大门,比人云亦云的空泛的“劝告学习”这一说法不是深刻得多吗!
3.教师要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恰当的凭借
语文课堂,教师一般要为学生的文本理解提供一些凭借,即设计几个问题给学生思考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们设计的这些问题有质量的不多。原因是:文本教学的成功来自教师自己的文本阅读和阅读发现。当教师自己都没有进行精细阅读或深入阅读,或在阅读中没有高于学生和教参的阅读发现的话,课堂教学即使环节再多,花样再多,也是空洞无物。呼吁教师不要成为教参与学生之间的二道贩子,即使是老教材,也要保持陌生阅读,即发现式阅读。没有发现式阅读,就无法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在教《辛德勒名单》一文时,可以给学生的文本理解提供这样一个恰当的凭借,可以设计一个思考问题:两个刽子手,为什么一个能从兽性中解脱出来,另一个却不能呢?还可以让学生改写:把剧本改写成小说。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思考问题:一滴水指什么?一滴眼泪又是什么?一滴水为什么能换来一滴眼泪?教《登高》一诗,可以这样深入:诗的前两联写登高所见之景,境界宏大,而后两联却只是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明显不足,你怎么看?教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可以这样设计思考凭借:舒婷笔下的祖国贫穷、落后,为什么反让舒婷更加爱得深沉?
2008年江苏优质课评选,一教师教《寡人之于国也》,就设计了一个很有高度的探究思考题:最终,惠王是否采纳了孟子的建议?经过学生研究,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不可能。学生借助于文本解释的理由是:因为孟子的理想社会主张是建立在没有战争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孟子构建的理想的和谐社会不是为了战争;而惠王恰恰相反,他感兴趣的国力的强盛是为了实现争霸的目的。学生的这个极具探究价值的发现来源于自己的发现式阅读,而学生的这一发现式阅读实则来源于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发现凭借。
孟凡军,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邳州。本文编校:左晓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